安全演講稿——關于煤礦安全培訓的思考
后來,我在安全人員培訓中看到了同一場景。
再后來,我在接受煤礦其它類別的教育培訓中一次又一次重復著同樣的麻木。
我記起十年前參加一個作業隊組技術員為工人學習貫徹作業規程的場景。
工人們坐在排椅上,技術員坐在講臺前,拿起一本作業規程,說:“我們今天學一學掘進工作面規程,給大家念主要內容,注意聽”。接著,新工人聽不懂的和老工人聽膩了的名詞一串串地讀了出來。黑板在一旁靜靜地矗立著,上面沒有文字,沒有草圖。10分鐘后,50多頁的作業規程被技術員擇要而結束。
“大家簽一下學習記錄,要簽上自己的名字呦”,技術員說道。“下面,咱們對規程考一考試。”技術員說著,拿出一疊考題一樣的卷子,讓工人發給大家作答。頓時,我曾經重復過的場景再一次出現。
“技術員,我不會寫字”,一位老工人問道。“你找個人幫你一下”,技術員回答道。接著,另一名工人站了起來,又一位老工人站了起來,向技術員提出著同樣的問題。
無需對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再記憶什么,但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在這輕松的談笑間為煤礦礦難不斷地增加著“肯定”的結論。
一位作業隊隊長曾與我談到對作業規程或安全措施的個性理解時,大言不慚地說,安全措施(作業規程)是什么,就是工程開工的通行證,只要開了工,它就沒有用了。誰看?!給領導看!!!
我默然,但我更憂郁。
這,或許就是中國煤礦安全素質教育的“流行風”。只是不得而知,我們必須用多少條鮮活的年輕生命,才能完成對這一“流行風”的改變和改造。
四
要么,因為領導素質的高下決定著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空白與否?
要么,因為領導意識的強弱選擇著員工安全培訓的形式?
我無意于褒貶某個單位、某個礦領導對煤礦安全教育培訓的責任缺失與否,更無意于評判某個單位、某個領導對于職工生命權、教育權的有意褻瀆。至少,較好的職工素質會給煤礦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更會給煤礦企業帶來“安全”這一更具競爭性產品的社會效益。
無論裝備如何先進、技術如何進步,離開企業員工安全素質的整體提高這一基本前提,必然導致現場作業環境的繁雜,行為的不規范,現場秩序的紊亂,必然最終導致煤礦礦難這一顛覆性的惡果。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煤礦礦難頻發的嚴峻形勢,終于讓管理高層發出了“我們不要帶血的煤炭”的呼喚。XX年6月7日,國家安監總局下發了《關于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并把“加強教育培訓,實行全員安全準入”作為專項列入指導意見之中。
煤礦技術人員的培養,煤礦從業人員培訓,技師制度的推行和強化。乃至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與實施,為中國煤礦從業人員素質整體提高提供了前提與基礎,讓我們在煤礦企業技術人才斷層的陰霾中看到了煤礦安全教育的光芒。
教育的光芒必將引領中國煤礦企業走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