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主要將上學年所做的工作和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跟老師們交流一下:
一、重視集體榮譽感的培養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入學,初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對于他來說,適應學校生活又一個過程,為了幫助他們盡快的適應集體的生活,我經常帶著他們一邊學習,一邊游戲,我還常常教育孩子們:一年級三班就是我們的新家,每一位同學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要多看到同學的優點,在邊玩邊學中,同學們很快就適應了集體生活。我們班的周澤林同學從開學第一天就開始哭,整整哭了十天,一下課就拉著老師哭,要回家,要媽媽,在老師和全班同學的關愛下,現在時非常喜歡上學,非常熱愛我們的集體,還常常對同學們說要為我們的集體爭光,要是誰讓我們的集體扣了一點分,他總是非常生氣。尤其是在評優的時候,他會振振有詞的評價同學,誰為班爭光了,誰沒有為班爭光,他在我們班是學習最吃力的孩子,他都能這樣,其他同學就更不用說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種集體氛圍,所以人人都愿意當好孩子。每一次我們班拿到流動紅旗的時候,孩子們都特別的激動,高興的不得了,拿不到的時候,孩子們準要在班會課上七嘴八舌的議論一番,找出不足的原因,明確努力的方向。這學期學校有幾次大型的評比競賽活動,如開學初行為規范背誦比賽,我們班是全年級第一名,廣播操比賽是全校的三等獎,跳繩比賽十位同學參加,全年級取前八名,我們班又八名同學獲獎,男同學把二三四五六名全包了,女同學嚴嘉敏還得了女子組的第一名呢。
二、重視規范意識的培養
孩子們雖然小,但我認為也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小公民來看待,他們應該明白什么事是該做的,能做的,什么事是不該做的,不能做的。開學初,學校大隊部開展了全校的行為規范背誦比賽,一段時間以后,侯逸飛、朱筱玨、宋書宇、王釗宇、劉慧珊等大多數同學都能背,但背的最好的是馮書聞同學,有些孩子不能背,覺得又難度,我就按照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編了一套規范歌,從早讀、課前、上課、下課、課間餐、午休、練字、值日等活動都有,讓孩子們一邊念、一邊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如果違反了,我們就會給他一些小小的懲罰,當然不是體罰。如早讀不認真的同學,負責早讀的班干部就會叫他站到前面來讀,讀一會兒在他回去,上課不太認真的同學,尤其是喜歡影響別人的同學,我們就會請他來當小老師,幫助老師維持紀律,體會當老師的辛苦。我跟他們說以前馬路上有些交通警察,抓住違章的人不是罰款,而是讓他來當警察,維持交通次序,體會警察的辛苦,直到他找到下一位“警察”為止,這樣一來,同學們都特別地愛聽講,最起碼的都能做到不去影響別人。有些家長還特別配合學校的工作,當孩子違反規則時,他還幫助我們讓孩子寫說明書,寫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朱筱玨同學、蔣劭杰同學,通過他們的寫,不僅僅練習他們的表達和寫作能力,而且讓他們在反思中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事記錄了他們成長的故事,其實沒有人不犯錯誤,孩子們本來就是在錯誤中不斷的成長和進步的,孩子們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總是去犯相同的錯誤。
有一次,宋書宇的媽媽買宋書宇的書包里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鉛筆頭,馬上就追問是從哪里來的,宋書宇就說是楊欣送給他的,宋書宇的媽媽擔心他拿別人的東西,就特意打電話到楊欣家問清楚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正所謂防微杜漸,由此可見家長的良苦用心。著名教育家孫云曉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播下一種行動,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而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
三、重視時間觀念的培養
大家都看到了,我們的墻上掛了一面鐘,這是我們班宋書宇同學的媽媽捐給我們班上的。孩子們天天一抬頭就可以知道時間。剛開學的時候,孩子們沒有什么時間觀念,做什么事都是拖拖拉拉的,你說他慢吧,他不知道他慢在哪兒了,現在有了這面鐘,他就可以計算收書包要多少時間,擺文具要多少時間,抄作業登記要多少時間,做值日要多少時間。我還讓學生收集了許多珍惜時間的名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圖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時間抓住了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于謀殺,浪費自己的時間就等于自殺。”……有的同學遲到了,就覺得不好意思,不敢上來,在校門口哇哇大哭,這說明孩子們是愿意做一個守時的好孩子,他有很強的集體意識和紀律觀念。李嘉馨,何宇皓等一些孩子都是這樣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