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辯論戰術
相反,如果硬著頭皮去說清楚,就要費太多的口舌了。再舉一個大膽承認的例子。 例:“煙草業對社會利大于弊” 反:對方老是說煙草業能上繳多少利稅,能創造多少經濟利益,難道要等到我國經濟發達后,才來取締煙草業嗎? 正:當然如此。 (停頓)反:那你們將千千萬萬中國人的生命置于何地。 正:我再提醒對方,吸煙只是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而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在這個例子中,正方成功地運用大膽承認的戰術,打亂了反方的陣腳,相當得分。
16. 連續提問 第4個戰術叫連續進攻,主要是指臨場與隊友的配合。而這里的連續提問可以在事先準備好。 例:“煙草業對社會利大于弊” 反:對方同學承不承認,煙草業是社會失靈的產物? (停頓)正:對方還沒有告訴我們,你們的利弊標準是什么? 反:這一點我方早已論述,我再請問對方,你們究竟承不承認煙草業是市場失靈的產物? 正:事實勝于雄辯,如果煙草業對社會是弊大于利的話,那為什么我國還要嘉獎云南玉溪卷煙廠,難道是表揚他們多殺人嗎?
反:看來對方同學沒辦法回答我方的問題,那我再問一個更簡單的問題,煙草業是不是一個外部不經濟的行業? 明知對方不太了解經濟學方面的知識,有意提出這類問題,連提兩次后,對方仍然回避,如果重復第三次,好象顯得本方只有這么一個問題,這時候轉向一個類似的問題,巧妙。要注意兩點,不能提問過多別人聽不懂的問題,偶爾一次是戰術,多了會被人誤認為在破壞辯論。對關鍵性的,不能由別的問題代替的提問,可以重復多次。(這種情況不多,一般總能找到幾個類似的問題)
17. 攻擊對方過激行為 在辯論中對對手要保持一種尊重客氣的態度,不可出現人身攻擊的語言,也不能與隊友大聲談笑,拍桌子,踢腿等等。如果對方有人身攻擊的語言,可以這樣說:“對對方同學剛才的措詞,我方表示遺憾……”,如果對方有很不禮貌的行為,可以這樣說:“在嚴肅的辯論場上,對方**同學剛才卻很不嚴肅地(拍桌子……),我方對此表示遺憾”。切不可針尖對麥芒,把辯論場變成吵架場。
18. 聽不清楚對方發言的對策 對策有二: 一是客氣地請對方重復一遍。這種做法優點是顯得有風度,缺點是如果再聽不清楚就不好辦了,重復后如果聽清楚了又很難回避對方的問題。 二是攻擊說:“對方說得不清不楚,我實在聽不懂。”優點是掌握主動,缺點是顯得不留情面。
19. 合理用時 自由辯論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每次發言都應該簡短有力,不允許象規范發言一樣“一、二、三”點的展開。在《獅城舌戰》中,自由辯論雙方各用時4分鐘,臺大發言33次,復旦發言32次,平均每次發言7秒多。一般說來,每次發言在十五秒以內,絕不能超過半分鐘。一定要半分鐘以上才能說清楚的,不如讓隊友來回答,或者干脆回避。如果本方發言完了,對方卻還剩下一、二分鐘,那比賽等于是輸了一半。
20.利用多余時間 對方發言時間用完后,如果本方還有多余,可以讓4名隊員挨次站起發言,這樣顯得頗有氣勢。一般情況下,每個隊員發言都是完整的一句話。華東師大有所創新,4名隊員的話加起來才是一句完整的話,而且他們常主動要求結束自由辯論,以顯示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