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比機會更重要辯論賽辯論稿
改革開放以前,政治的狂熱沖擊了致富的欲望,經濟的貧困抹殺了能力的差異,平均主義的大鍋飯使人們安于低水平的平等。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國人經歷了三次暴富的機會。第一次是下海經商,第二次是炒股票,第三次是經營房地產。這三次機遇給予人的回報,不一定與努力成正比,有些人正是利用了制度的缺陷而成為暴發戶。今天,中國正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行政手段,進一步規范市場,建立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競爭環境,構建民主法治、誠信友愛的和諧社會。因此,在當前大力倡導公平公正的形勢下,“一夜暴富”的投機性將會越來越沒有市場,人們面臨的機會將會進一步趨向平等。當今時代,又是中國歷史上創業的最好時期,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機遇的創業時代。因此,青年人應當更好地把握自己,抓住機會,用自己的努力,去構筑事業的輝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年是播種和耕耘的季節,青年時期的努力比任何時候都寶貴。對方辯友強調機會,輕視努力,在今天的形勢下,只會使年青人滋長投機心理,養成懶漢思想,只求坐享其成,不愿艱苦奮斗。有些青年只愿付出有限的代價,甚至還想不勞而獲,他們既貧窮又沒有賺錢的途徑,因此到那些彩票發行點、證券交易所等地方趨之若鶩。把脫貧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意外”而不是努力之上,只能永久陷入貧窮的無底深淵。
在即將結束我的發言的時候,我要感謝市委宣傳部、團市委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一次機會,使我們有一個發揮辯才、展示風采的平臺。我們辯論雙方的機會是均等的,誰笑到最后,只有勤奮努力者才有可能脫穎而出。請問對方辯友,你們想要獲勝,是依靠臺下評委的一支筆,還是依靠你們自己的努力呢?
四辯發言稿(時間4分鐘)
主席、評委,大家好!
今天對方辯友和我們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實際上雙方爭論的焦點是機會與努力誰是主導。我方認為,機會與努力,是一個外因與內因的問題,也是一個偶然與必然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必然性是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這是必然性;而機會只是偶然性。必然性在事物發展中占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發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處于從屬地位,對發展過程只起促進和延緩作用。
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機會是給予某些掌握資源者的回報。個人所掌握的資源包括先天和后天兩部分。先天包括人的智商、秉賦,包括他所繼承的財富和社會關系,以及他所具有的環境資源;這些都是不可選擇的。后天的資源則主要是通過努力獲得,例如通過學習所取得的知識、能力,通過就業所獲得的財富,通過人際交往所建立的社會關系。青年人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處境,創造有利于事業的機會。既然如此,機會本身就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有努力而沒有機會,可能會延緩他的成功;但是有機會而沒有努力,任何一個人面臨的只有失敗。
今天我們青年創業,更要提倡努力拼搏,積極進取。九江市委書記趙智勇6月25日在九江“新階段新發展”大討論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建設新九江,使命崇高而任務艱巨,需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立竿見影。”今天,我們重提愚公精神,就是要發揚不畏艱難,努力奮斗的精神;我們重提長征精神,就是要發揚不屈不撓,努力拼搏的精神;我們強調保先教育,就是要發揚努力學習,時刻警醒的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機遇與挑戰,在我們九江,涌現了一個又一個努力奮斗的杰出青年。在我市第四屆十大杰出青年中有江西星火有機硅廠黨委書記鄭重,聯盛集團董事長嚴永敏等等。對方辯友難道認為這些杰出代表是靠機會和幸運得來的榮譽嗎?再來看看修水縣祥輝公司董事長王祥輝:他放棄國家干部身份,以拉板車、扛玻璃為起點,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銷售收入2100萬元的市級龍頭企業老板,被譽為“成功的商人”。盡管身擁千萬,但他并不滿足,他說要再一次越千山,涉萬水,穿過重重山巒,去領略壯美人生。無數事例已經向我們昭示:努力比機會更重要。
朋友們,青年創業的號角已經吹響,不要再等待機會,不要再猶豫傍徨,讓我們用滿腔熱血,努力拼搏,放手干一番事業吧!我們堅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努力比機會更重要辯論賽辯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