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感恩演講比賽(精選3篇)
高中感恩演講比賽 篇1
說感謝老師的呵護,感謝同學的關愛,實際上,到頭來,還是在感謝母校——沒有母校,哪來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站在教室的窗口前眺望,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映在我眼前。它們對我而言是多么熟悉的呀!它們保存了我的許多回憶:那寬闊的藍球場上,經常有我們朝氣蓬勃的身影;那綠色的跑道,記錄著我們奔跑跳躍的姿態。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那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讓我們學到更好當我走到那的文化知識,老師那慈祥的笑容總在我眼前浮現,我們朗朗的讀書聲總在我耳邊回蕩。每敞開著迎接著我們的大門,看到校名,總感到非常驕傲……母校,帶給了我無限的回憶,同時我要感謝母校帶給我的一切。
母校是大地,輸送我們養料;母校是細雨,滋潤我們心靈;母校是陽光,普照我們靈魂。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您指引著我們走出困境。當我們迷失方向時;您指引著我們找到方向。當我們誤入岐途時;您又指引著我們走上正確道路。我們是魚,母校是水,魚兒離不開柔水的情懷。我們是雛鳥,母校是鳥巢,雛鳥離不開鳥巢的溫暖。感謝您——我親愛的母校。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五年的小學的學習生活就要過去了。回首往事,五年的小學生活歷歷在目,。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諄諄教誨,從枯燥的拼音字母到朗朗上口的作文,您為我們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是您指引著我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忘不了,美麗的校園,您像一位溫和的母親,用甜美的乳汁哺育著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忘不了……
在即將小學畢業的時刻,我們的心情格外激動,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留戀之情。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是那樣是那樣熟悉,那樣親切,想著想著,我的淚已不知不覺的流淌雙頰。是啊!五年的情誼,真的難舍難分!朋友,請珍重!老師,請祝福!母校,請放心!我們會騰飛、我們會奮發。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想對我親愛的母校說一聲:“母校,謝謝您!”。今后無論我到了天涯海角,永遠難忘在母校度過的這段美好時光!
高中感恩演講比賽 篇2
9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一代代優秀青年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
6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從此青年有了自己的節日。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90周年。
“我們開創新的世界”,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中國正在奮起,正在振興,我們傲視全球,走向大洋,行駛神圣的使命。
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譜寫了壯麗雄渾的青春贊歌!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青年留下了英勇奮斗的足跡,做出了無愧于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青年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紀吧。
高中感恩演講比賽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四班的吳斌杰,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禮儀充滿人間》。
文明禮儀是什么?文明禮儀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是我們祖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明禮儀。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不文明現象也逐漸多起來。這不得不讓我們再提文明禮儀。
同學們,一滴露珠能夠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同樣,一件小事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一件小事這樣做就是文明的,那樣做就是不文明的,道理并不復雜,做好一件小事也并不難,但難就難在只有長期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文明習慣是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的重要表現。我國自古就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要求。舉幾件我們身邊的小事: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是文明行為,上課走神、課后貪玩、不完成作業就是不文明的表現;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是文
明的行為,不聽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教導,與同學鬧矛盾可就不好了;主動撿起地上的廢紙扔進垃圾箱是文明的舉動,隨手扔掉廢紙就是不文明的表現;課間做正當有益的活動是文明的行為,追跑打逗、大喊大叫就是不文明的表現;愛護校內公共設施是文明的行為,而走路時不管不顧,弄臟雕塑和墻面,損壞護欄就是不文明的表現;坐、立、走、讀書、寫字姿勢正確是文明的行為,相反,坐、立、走、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不僅難看,而且也不利于身體健康;按時到校是文明行為,進校門之前面對國旗認真行禮是愛國的表現,而早到校,在開校門之際隨便地行個禮就喊著鬧著跑進校門就是不愛國、不文明的表現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習慣無處不在。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長期堅持。學校是我們的家,愛校護校靠大家,讓我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強化文明行為、培養文明習慣,做當之無愧的實驗中學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