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關于誠信考試演講稿怎么寫(精選3篇)
學生關于誠信考試演講稿怎么寫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同學們,你是否在考試以后拿到“帶著面具的分數”還沾沾自喜,甚至在別人面前耀武揚威呢?今天,在期中考試來臨之際,我要告訴大家:沉著冷靜,誠信應考。考試是緊張的,我們要重視考試,又要正確對待考試。考試既是知識的檢測,又是意志的磨練。考試時要沉著冷靜,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要科學對待考試。認真分析試題,仔細推敲,先易后難。
誠信是為人之根本。孔子說:“言必誠信,行必忠正。”魯迅說:“誠信為人之根本也。”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說:“沒有誠信,何來尊嚴。”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社會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每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同樣是每一個考生必有的品質。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拿虛假的分數來欺騙自己,欺騙自己的父母,欺騙自己的老師。
誠信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人格,是一種精神,是一個人道德范疇中重要的成分。很難想象,一個不講誠信的人會贏得人們對他的認可,對他的贊同。古人云:“積習成性,積性成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從拒絕作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誠信”二字,讓“誠信”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閃閃發光。
最后,在莊嚴的國旗下,讓我們一起記住: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也只是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也只是失去了一小部分,但是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將會一無所有。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學生關于誠信考試演講稿怎么寫 篇2
大家好!
在我的心里,誠信是一盞明燈,當我們徘徊在真理前方時,誠信可以引導我們走向輝煌;誠信是一根拐杖,當我們摔倒在利益面前時,誠信可以幫助我們披荊斬浪;誠信又是一盆清水,當我們蒙蔽于浮華時,誠信的督促使我們純凈坦蕩。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對于誠信,我想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誠信究竟是什么呢?對于懵懵懂懂、活潑可愛的三歲頑童,誠信也許就是兩根纖細的小手指,拉過鉤兒便不能反悔;對于意氣風發、豪氣萬千的有志青年,誠信也許就是一張精致的信用卡,信譽是不能透支的諾言;而對于蒼蒼白發、垂垂暮年的老者來說,誠信也許就是一本厚厚的日記,一張不容打折的人生契約。可見,隨著年齡增長、歲月更迭,對于誠信便有不同的理解。
泱泱華夏,以誠為美;炎黃子孫,以信為金。從立柱為信的商鞅到一諾千金的季布;從曾子殺豬到尾生抱柱;在悠悠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歲月沖淡了幾乎所有的浮華,留下的卻是古人像金子一樣閃爍的誠信:秦國的強盛離不開商鞅變法的成功,而商鞅的成功便又離不開誠信的力量;季布的一諾千金換來的是無價的人生;曾子與尾生的舉動雖然質樸,但卻是那樣的令人觸動。所以被譽為圣人的孔老夫子曾感慨:“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誠信是為人處事的之本,是成事立業的之基,是最基本的素質與道德要求,是人際關系得以維系的準繩。
作為教師而言,不僅要自己誠信做人,踏實做事,教育孩子如此。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天真無知的孩子,告訴孩子怎么做,孩子就能怎么做。故事:記得那是新接五年級的孩子,孩子和我還沒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天發現缺3本作業,當時就是為了了解誰沒完成作業,以便下課督促完成,做到心中有數。于是我就問:現在不管作業寫完沒,作業帶著沒……只要作業本不在老師這兒,你們就舉手示意我。等了幾分鐘,沒人舉手。我就又強調一次:我現在只是想知道誰沒有交來作業,沒有責怪你們的意思,我想講新課呢。我認為:我已經把我的想法說清楚,五年級的孩子應該理解。可是等了一陣,還是沒人舉手。作為一名老師,當時我想:雖然教學任務繁重,課時緊張,但教育孩子做人更重要。于是我停下課,繼續又說:沒有完成作業不要緊,關鍵是要有勇氣承認錯誤,知錯改錯就是好孩子,誠實更是每個人的做人原則。盡管我這么耐心勸導,3個孩子還是堅決不承認。經過一番折騰,3個孩子在證據面前低下了頭。我抓住時機,和全班同學說:如果你們能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養成誠實做事的好習慣,我們這么寶貴的時間就不會白白浪費掉。經過這次教育,后來再沒有孩子因為沒完成作業而說謊。
教師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在平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培養孩子誠信做人,踏實做事的品行。
再如:小孩子愛聽表揚是非常正常的,不僅小孩愛聽,大人也愛聽。比如,當太太辛辛苦苦做完晚飯,丈夫一吃,說什么,太咸了,這不好,那不好……太太肯定火大,什么!嫌不好,別吃,自己做去。
如果孩子付出了努力,她應該得到表揚。表揚就是這一時期孩子的動力。有的孩子很懂事,為了得到表揚,很多事情都很自覺的去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為了得到父母老師的關注,讓父母老師高興而表揚自己兩句。所以,對這樣的孩子,多讓人憐愛呀。做的好的時候,就一定要鼓勵表揚,沒做好的時候,或是做的有不足的時候,我先肯定孩子為此付出了努力,然后跟孩子說,“如果你要是能把……再改進一點,那就更好了。老師知道你做的很認真,老師很喜歡你的認真勁……”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坦蕩做事的好習慣。
誠然,在人際交往中,不免會接觸到一些耍小聰明、占小便宜之人。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得逞于一時一事,卻輸掉了一生一世。虛偽、_詐為人處事,終會落得名譽掃地、眾叛親離。如山中流水,初時為高,日有所降。
誠信做人踏實做事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就我而言,誠信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力量,只有誠信人踏實做事,才會讓我們的人生走得更踏實、更坦蕩。就企業而言,誠信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只有誠實做人誠信做事,才會讓我們的企業走得更遠,變得更強。
謝謝大家!
學生關于誠信考試演講稿怎么寫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誠實是什么?誠實是講真話,表里如一,不欺騙別人。誠實更是一種勇氣,是敢于向別人坦誠相待。
曾看到過這么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從前有一位賢明的國王,深受百姓愛戴,但因年事已高,膝下無子,便想了一個辦法。在全國出了一道題:讓孩子們每人領一些花種子,種出最美的花,就能做他的義子,繼承他的王位。
孩子們個個精心照料著種子,有一個叫般若的小男孩也不例外,但盡管每天精心照料它,給它澆水,施肥,松土。十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未能讓種子發芽,更別說開花了。
到了收獲的那天,滿大街的小孩都捧著美艷的鮮花,站在了國王面前,唯獨般若的手上卻是一個空花盆,什么也沒有,而國王卻說:“我要的就是你!”
原來國王在發種子的時候,是全部煮過的,根本不會發芽!捧著鮮花的孩子都是更換了別的種子,而只有般若,用誠實打動了國王,為自己贏得了一切。
在我的生活中,也遇到過這么一件事,讓我學會了誠實。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邊上的小店買飲料喝,我看到了放在邊上的棒棒糖,問阿姨:“棒棒糖多少?飲料多少?”阿姨回答:“棒棒糖一根8毛,兩根1塊5,飲料3塊一瓶。”我拿起兩根糖和兩瓶飲料。媽媽遞給阿姨二十元整錢,媽媽正要把找零放進口袋的時候,我眼尖地發現不大對勁,應該要有一個金燦燦的五毛呀!但好像沒看到,于是,我讓媽媽掏出錢來數一數,果真沒見著,一數,反而是阿姨多找了五毛,我毫不猶豫地遞給阿姨,說道:“阿姨,您多給錢啦!”她接過一元硬幣,找給我金燦燦的五毛,直夸我:“真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和媽媽都笑了。
回家的路上,媽媽告訴我:“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擁有誠實,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