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守誠信演講稿800字(通用4篇)
講文明守誠信演講稿800字 篇1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后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子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并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
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圣地。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有人說,在現代社會,商品經濟風起云涌,道德淪喪如決堤之水,誠信缺失也就隨之泛濫成災。我們誰都無法否認市場經濟中存在嚴重的誠信危機,但我們更無法否認誠信永遠像一朵不凋零的鮮花,它的芬芳宜人,它高雅迷人,一直吸引著完美的靈魂向它靠攏。
年5月份,《xx晚報》刊登過這樣一條新聞:xx市一位50多歲的老農民來到,等他打算回家時才發現口袋里的錢買車票還差5元。他在舉目無親,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向xx區某民警借了5元錢。5元錢,也許誰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何況是一個被人們認為素質低下的農民借去的呢?但第二天一大早,這位農民就將5元錢給這位民警送來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沒什么曲折離奇、扣人心弦的情節,但它透露出來的質樸,折射出來的誠信,卻不能不震顫人的心靈,它在拷問每一個在誠信危機重壓下的人們,難道我們真的就應該背信棄義、惟利是圖,視誠信如糞土嗎?難道我們就真的應該將誠信摧殘得面目全非、無地自容嗎? 也許你會說我們整天生活在平靜如水的校園,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誠然,這類事情離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但誠信卻近在我們的身旁,它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埋藏,它時時在我們的耳畔吶喊。
近幾年來,大學生償還助學貸款的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牽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心。據xx大學和中國網的一份調查顯示,有3.5%的貸款學生承認從不考慮還貸問題。而中國xx銀行分行的負責人表示大學生的拖欠貸款率已經高達20%。一個在新時期成長的大學生,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接受國家幫助的人,居然在順利畢業之后,把貸款一事忘得干干凈凈,將誠信二字踐踏得粉身碎骨……。
誠信是耀眼璀璨的陽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誠信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他的胸懷承載山川;誠信是秀麗神奇的山川,他的壯麗凈化人的心靈;誠信是最美麗、最圣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同學們,讓我們守住誠信的陣地,笑看誠信之花的絢麗綻放!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講文明守誠信演講稿800字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你們好!
我國有一句話叫做:“誠信是金!币馑际牵鹤鋈酥v誠信,就像金子一樣寶貴。可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認為誠信比金子更沉重,更寶貴。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已有成百上千年了,自古都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事求是,講究信譽”為人們追求的品德和德行。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紀,我深信每個人都一定會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
“誠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睆墓胖两窬陀性S多這樣的例子。
例如: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一天,孔子和自己的學生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問題。一個小孩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么時候離我們最近。我說早上近,他說中午近。你說說是誰對呢?”孔子認真聽了他們的理由,覺得他們各自的觀點都有道理,實在分不清誰對誰錯。于是他老老實實地承認:“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學問的人請教一下,再來回答你們吧!眱蓚孩子聽后哈哈大笑:“人家都說孔夫子是個圣人,原來你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說完就轉身跑走了?鬃拥膶W生子路很不服氣地說:“您真應該隨便講點什么,就能把他們鎮住。”孔子說:“不能這樣做,如果不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不懂,怎么能聽到這番有趣的道理。在學習上,我們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只有抱著這種誠實的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又比如:《商鞅“立木”》的故事。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的時候,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見見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誠信比金重,誠信如同一身華麗的衣服,使我們給每個人都留一個深刻的印象。誠信比金重,誠信如同一把大雨中的雨傘,在我們成長的道路為我們擋風遮。因此,我們每個都要“言必信,行必果。”使我們美麗的大家園被優秀的品質所環繞。
講文明守誠信演講稿800字 篇3
朋友們:
你們好!
誠信,顧名思義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用。早在孩提時代,我們就受到過很多關于的誠信教育,可以說,誠信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會存在的基石。
我至今仍記得幼兒園老師老師最愛講的一個故事:一個放羊娃在山上放羊,他忽然別出心裁的想出一個捉弄人的游戲,于是,他大聲高喊:“救命啊!狼來了!狼來了!”遠處放牛和務農的大人們聞訊紛紛趕來,結果發現完全是個鬧劇,根本沒有狼來。被愚弄的大人紛紛指責這個小孩,批評他不是一個誠實的小孩。放羊娃看到大家被捉弄的神情,感到開心極了,根本不知道悔過。過了幾天,放羊娃又耍了一次這個“游戲”,這次,被愚弄的大人們紛紛搖頭,然后嘆氣走開。后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放羊娃急得放聲大喊,但遠處的人們以為他又在開玩笑,于是沒有人趕來救他,放羊娃被狼活活吃掉了。
“狼來了”的故事講的是不講誠信的惡果,而我在上中學后讀到的另一篇古文則是說明了講誠信的益處。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早晨,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她的孩子在一旁哭鬧不已,曾子妻便許諾孩子,回來后殺豬煮肉給他吃。傍晚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曾子見了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你又何必當真?”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都會學父母,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于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么家中的豬保住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正是由于曾子做人誠信正直,所以他的兒子長大以后有了成就,曾子也成為留名千古的智者賢人。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誠信的故事千千萬萬。孫武練兵,淚斬宮女,為吳王練就了一支驍勇善戰的鐵軍,最終成就一番霸業。商鞅變法,立木為信,最終建立了強大的秦王朝,為后來的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言必信,行必果。”“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天都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別人對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們豈不會成為人人避之的獨行者?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誠信的人和事。最近,“中國首富”黃光裕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賄賂等被捕,湖北某地一二把手因巨額財產不明同時被雙規,牽扯出大批官員紛紛落馬,這些事情的本質就是違反了做人的誠信原則,其結局也難免咎由自取。
建立誠信的社會,要從我做起,建立誠信的社會,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教育體系和社會監管機制,建立誠信的社會,任重而道遠!
講文明守誠信演講稿800字 篇4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和文明古國,“誠信”二字一直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所謂的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所謂的守信,就是恪守諾言,不虛偽,不欺詐。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凝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智慧的名言警句言簡意賅,都形象的表現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美好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贊歌,而且始終努力的身體力行。
追溯歷史的潮流,我們不難發現誠信的重要性。
20__年多年前孔子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培養出了一代賢才;周成王“桐葉封弟”至今傳為美德;秦商鞅“立木為信”為自己樹立了威信;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卻自取滅亡;諸葛亮七擒孟獲信守諾言,最終取得了勝利;老字號同仁堂更是以“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經營理念使他歷經幾百年滄桑仍然巋然不動。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日益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誠實守信表現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上,就是要認真踏實,專心致志,實事求是;表現在我們的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相互信賴;表現在對待集體和國家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忠于祖國,忠于人民。
正像高爾基說的那樣:“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作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