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誠信教育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誠信教育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2)班的葉x,我是四(2)班的梁x,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誠信教育》。提出“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從小重誠信,講誠信。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人類的美德,無論哪個國家它都是最受重視,最值得珍視的品德。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誠信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干渴的心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廣闊的天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精彩的世界;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有這樣一位名人說過“我在小學校園里學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知識,學會了借東西一定要還,學會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別人,學會了真誠以待,學會誠信。”可見,誠信在我們人生成長的過程中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其實講誠信并進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還給別人,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考試考得不好時,要實事求是地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做錯了事,大膽承認,真誠道歉,盡快采取行動彌補,吸取教訓避免再犯;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講誠信了嗎?想一想當你離開座位后,自覺地把椅子貼著課桌放回原處了嗎?當老師上課時能做到不插嘴嗎?當看完書以后,能歸還原處嗎?當答應別人的事,你努力做到了嗎?當你犯錯誤時,你能誠實地說出實情嗎?這些看起來是一件件小事,但誠信就在這點點滴滴中。養成誠信好品質,需要從小事做起,更需要堅持去做。只要同學們能以誠為本,以信為根,堅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從小養成一種做任何事認真踏實,對任何人以誠相待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良好的品德,那你就會成為一個具備誠信好品質的人。
誠信是一朵馨香的花朵,讓他人快樂,使自己陶醉;誠信是一首古老的詩歌,讓他人品味,使自己高尚。同學們,我們要用行動來做到誠實守信,讓誠實守信成為我們的習慣吧!只要人人講誠信,文明之花就會開遍全社會。愿每一位同學都載著誠信之舟,駛向前程似錦的明天,愿我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走得踏踏實實,成為一個高尚的誠信人!
我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誠信教育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具有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誠實守信的佳話舉不勝舉。
孔子早在20xx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后,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有一位企業家,經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電視媒體采訪他,問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說靠的就是“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他還說:“世界是實實在在的,所以我們做人就要老老實實,做事就要認認真真。”說得樸實無華,卻道出了“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的道理。
與之相反,有些人卻因為丟了誠信而付出巨大的代價。相信《狼來了》這個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小牧童第一次朝山下喊“狼來了”的時候,好心的人們急忙趕上山,盡管他們到了山上后發現被騙了,但還是原諒了牧童那幼稚的惡作劇。當牧童第二次喊“狼來了”時,山下的人們依然不計前嫌上山幫忙。但當他們發現又一次被牧童捉弄了之后,便一致認定不會再上當了。所以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牧童再怎么喊救命,縱使他喊破了喉嚨也沒人會再相信他。結果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幾十只羊被狼吃光而暗自流下后悔的眼淚。
無獨有偶,有一家原本生意很好的酒店,老板娘就因為貪小便宜,往酒里加了水,只賣過一次,卻因此丟掉了信譽,生意越來越差,最后只好被迫關門。
可見,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合作的橋梁,是社會運轉的基石。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不誠信的人不能信任,更不能委以重任。誠信對于我們來說就好像劃船必用的槳,沒有船槳怎么能渡船呢?
人類需要誠信,時代呼喚誠信!同學們,作為當代的小學生,理應把誠實守信的美德發揚光大。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應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在與人交往中,就應真誠待人,互相信賴;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應該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讓我們都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
小學誠信教育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誠實守信從我做起》。
同學們都聽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這些話講的都是誠實守信。誠,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發生了許多誠實守信的故事。有古代的曾子殺豬不失信于孩童、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商鞅立木為信推新法等等都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更有流傳的《狼來了》、烽火戲諸侯、溫州鞋匠……這些不誠信的例子為我們敲醒警鐘。
今天我為大家講述的是一條廣告。一位男士到超市買水果,看到一盒非常新鮮的橘子,上面寫著“香甜可口”,價格是四十八元,男士買完打開一看,全都是爛的,男士大喊:“你們的誠信呢?”這條廣就告訴做生意的人們,要想把生意做得強大,首先要對顧客誠實守信,弄虛作假、以次充好換來的是顧客的懷疑、斥責,更是對自己信譽的敗壞。
有人或許認為這件事和我們沒關系。其實不然,這和我們息息相關。如果商販、商場經營者、飯店老板等弄虛作假、以次充好,那我們買了變質的食品、飯菜,質量不合格的衣物、甚至房屋、交通工具豈不是很危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做到誠信,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做,那么,整個民族素質就會前進一大步。在此,我呼吁,誠實守信,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