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演講稿800字(精選3篇)
春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演講稿800字 篇1
同學們:
近來,有一種風氣,這就是有的人張口是過去如何,還是過去如何。這使我想到一個問題:難道xx人引以為驕傲的,只應該是過去嗎?
不錯,有悠久的歷史,也確實聞名遐邇。她是殷商的故都,甲骨文的故鄉;她曾孕育出許多舉世矚目的名將、文豪、先哲;她曾產生過許多悲壯感人的故事……安陽,真可謂人杰地靈啊!
是的,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有許多值得驕傲的過去。但是,這畢竟是歷史。作為一個青年,安陽哺育出來的80年代的大學生,能老用眼睛盯著安陽的過去嗎?我們讓四海而來的客人欣賞的難道只能是安陽先人的陳跡、遺風嗎?讓四海而來的客人帶走的難道只能是懷古的幽情嗎?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嚴酷的歷史告訴我們:明天我們也得作古,今天也將成為歷史。到那時候,仍讓我們的子孫、我們子孫的子孫去炫耀“司母戊”(商代青銅鼎,1939年于安陽出土)和“甲骨文”嗎?
先人的驕傲,決不能代替今人的創造;先人的光榮,也決不能等于我們的光榮!
我們這一代青年,是跨世紀的青年。歷史不允許我們愧對古人和后人。我們應以卓越的智慧、堅強的意志、大無畏的開拓精神,使安陽展現她當代的風采!
1986年援安中央講師團的潘老師曾經說:“我在北京是搞外事的,初到安陽,就覺得安陽是塊‘風水寶地,人杰地靈’。安陽的青年含蓄、內秀。真是拿十個紐約,我們也不換給他們一個安陽。”朋友,你聽了這樣的贊譽,能不激動嗎?是安陽的青年,就要時刻想著她的現在和未來,而不要總是津津樂道于她的過去。是安陽青年,就應該在洹河岸邊,在安陽大地,為我們的子孫后代豎一座空前輝煌的豐碑!
春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演講稿800字 篇2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面就這么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么時候啊!又加了一點干的面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
面好了我等不及的沖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
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搟皮。搟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搟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搟面杖搟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搟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后我就像搟大餅一樣搟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
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搟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后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么困難。
終于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鍋里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游戲。餃子煮熟了!嘴里吃著餃子心里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演講稿800字 篇3
各位同學們: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國驢呢?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并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