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有關讀書演講稿范文參考
假如有人問我,在你近30年的人生歷程中,你最喜歡什么,我會說:我喜歡泉水,它給了我清雅純潔的心境;我喜歡大海,它給了我無私博大的胸懷;我喜歡高山,它給了我堅強無畏的意志;而我最喜歡的是讀書,它給了我認知世界的雙眼和衡量自我的砝碼。
悠悠三十載,書香伴我行。
童話是我兒時的親密伙伴。我羨慕白雪公主的美麗與善良,我想擁有東方阿拉丁的智慧,我想騎上那匹會飛的木馬,環(huán)游世界,我痛恨漁夫夫婦對金魚的貪婪,我欽佩身材奇小的大拇哥的勇敢,我心疼艾麗婭為解除十一位哥哥魔法的詛咒而忍受痛苦。真善美成為兒時世界中最美的星星。
悠悠的歲月,濃濃的墨香。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已經是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回顧幾年的鄉(xiāng)鎮(zhèn)工作經歷,我體會到農村工作有滿腔的熱情樸實的鄉(xiāng)情是遠遠不夠的,他更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去讀當?shù)姆结樥撸鷮崒嵉貙W習法律法規(guī),深解其味,才能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工作,才能為農民辦好事、辦實事。而與先哲的對話,我深知作為一名基層的干部我更應該心中有農民。
工作之余,我再次捧起書本:重讀魯迅,在他艱澀的語言中我終于讀懂了他深深的民族情結,無愧于“中國脊梁”的稱號;再品杜陵,我終于明白深處江湖之遠、貧病交加的老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情懷;細味蘇軾,我迷醉在他優(yōu)美曠達的詩文里不能自已,也終于了解他坎坷人生只因堅持為民;手捧紅巖,不禁隨著繡紅旗的針針線線而熱淚盈眶------讀書使我把歷史長河的點點滴滴盡收眼底,將人類社會的每一寸足跡一覽無余。
xx年5月12日14時28分,山崩地陷,江河嗚咽;四川汶川,突發(fā)八級地震,短短80秒,土地破碎,山河瘡痍,(11日12時)69146人遇難,374131人受傷,失蹤17516人……一時間,汶川成為人間地獄。我的心也不禁跟著顫抖。
面對災難,我驀然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有那么一份至誠至深的關愛,我們原來生活在一個充滿善良溫暖的世界。當15名空降兵奮不顧身跳向災區(qū)時,當搶險隊員舍生忘死創(chuàng)造一個個拯救生命的奇跡時,當貴州山區(qū)農婦袁安惠毅然賣掉4只小羊,把相當于她全年收入一半的1000元錢捐給災區(qū)群眾時,這份深愛和關切,讓13億雙手緊緊相握,讓13億人親如一家。 張米亞、譚千秋、茍曉超、吳忠洪,一個個人民教師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詮釋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的高尚和神圣。他們的壯舉證明,我們民族的先人后己的美好情操,在人們血脈中不絕流淌,舍生取義的高尚情懷,已深深融入人們的靈魂中。
我們?yōu)樽约旱拿褡甯袆樱瑸樽约菏莻中國人自豪!
我們這個曾經飽經憂患的古老國度再次遭受磨難!無情的風雪,囂張,大雨的傾盆,慘絕的地震,沒有擊倒這個詩書大國。
而我作為一名年輕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一定會做好一顆螺絲釘,立足于本職,兢兢業(yè)業(yè),多做實事,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今天,我們是以“讀書與人生”為主題的演講,就請讓我用艾青先生的詩來結束我的演講,并獻上對我們祖國最真摯的祝福: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我愛這土地》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在書中我曾經與詩仙李白斗詩百篇;與范仲淹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讀書不僅讓我樂不思蜀,也讓我體會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因此,書如同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良師益友。
我是在讀書中享受藝術美,享受其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可以暢游在書的海洋里,坐著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廣漠的草原之上,去領略王維所點燃的直沖云霄的孤煙,欣賞那動人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圓”,還可以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如此壯闊的岳陽樓。
而看《巴黎圣母院》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筑,那些奢華的象征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來展現(xiàn),展現(xiàn)建筑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復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筑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這則又讓我體悟到書中也有腐濁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