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教育活動表彰會議發言材料
三、想方設法創設多種渠道,使讀書活動扎實、持久開展。
針對青少年學生的特點,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想方設法創設了開展讀書活動的多種渠道:一是搞好學校圖書館開放。為了便于學生讀書,我與圖書室管理員商量,每學期在讀書活動形成高潮的一段時間內,圖書館在假日照常開放,給學生借書,讓他們在閱覽室讀書。二是為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班級圖書角成了學生讀書的另一個重要陣地。我要求各班制訂了本班“圖書角”的管理制度,設有圖書管理員,保證圖書借閱的有序實施。學生自主管理,自主閱讀,使課余閱讀井然有序。三是開展“書香家庭”快樂讀書活動。我們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系,努力創造條件,雙休日讓其父母和學生一起讀書,書情加親情,對學生的閱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四是廣開讀書門路,鼓勵、指導學生假日到城區的圖書館、書店讀書。五是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每學年都由我牽頭,組織讀書活動積極分子和優秀輔導教師外出活動一次。六是“經典誦讀”廣播。學校廣播站開辟了“經典誦讀”欄目,每天定時播放經典的配樂詩、詞、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書香的熏陶。七是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每學期我們要求各班開展一次以“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為主題的主題班隊會活動。八是在寒、暑假建立“家庭——學校連心卡”,老師與家長配合,加強對學生的讀書指導,要求每個學生讀1至5本英雄、名人的人物傳記,精讀并背誦古詩詞10首,寫1至5篇600字以上的讀后感,以此保證學生在假期中的讀書活動的開展。九是構建讀書交流平臺。在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黎俊生的指導下,在我的親自操作下,創辦了校刊《浪花》,選登優秀文章,使小報成為學生讀書、抒情的舞臺,為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華和能力的空間。《浪花》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之一。
通過這些渠道,使我校的讀書活動開展得活躍、扎實,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起來很大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與贊揚。一位家長來信說:“讀書的陽光灑進了我家,給我家增添了文明,既增長了孩子的知識,帶動了其弟妹勤讀懂事。我十分希望學校能把讀書活動堅持下去。”家長們的來信,更加鼓舞了我們開展讀書活動的勇氣和信心。
四、建設強有力的輔導隊伍,健全“充電”制度。
XX年,我校開始開展“讀書”活動時,由于區關工委給我校贈書,廣大師生受到極大的激勵,讀書活動迅速地掀起。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部分教師卻產生厭煩思想與畏難情緒,對指導讀書活動得過且過,甚至放任自流。針對此,我意識到:要使讀書活動能持久開展,就必須建設一支熱心、穩定、高素質的輔導隊伍。基于此,征得領導小組的同意,在我的具體策劃下,挑選了一批責任心較強、水平較高的語文老師,匯同各班班主任,作為指導讀書的輔導員。與此同時,還建立了輔導隊伍的“三個一”的“充電”制度,即一個月一次集中學習、一季度一次交流輔導經驗,一學期一次總結、研討,不斷提高輔導隊伍的質量。
在開展讀書活動中,我要求輔導老師扮演了“讀書導航”、“讀書點撥”、“讀書創新”的角色,對讀書活動具體指導、全程跟蹤、全面落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幾年來,這支輔導隊伍兢兢業業地工作,保證了讀書活動的長期開展與質量。
五、建立激勵機制,促進讀書活動深入開展。
適當的獎勵,對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保證學生的讀書恒心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爭取學校同意,把引導學生參加讀書活動列入班級工作,把督促檢查、評比列入學校工作,并建立了激勵制度。在學校經濟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都擠出一定的資金,對讀書活動進行獎勵。譬如,多年來我們堅持了每個學生一個月讀一本好書(尤其名著)和寫一篇學習心得,一學期編出一份手抄報,撰寫一份優秀習作的要求,做到每學期都進行評比,并給予獎勵。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性“讀書”活動作文大賽,并將獲獎征文刊登在校報《浪花》上,并向xx市《校園文學》等報刊推薦、刊登。每學期都評選出一批讀書活動積極分子,并獎給他們精美的筆記本。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在學生中樹立典型,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學生中出現了勤讀、勤學、勤思的風氣,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形成。
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收效十分顯著,學生奮發向上,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家長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對學校開展讀書活動給予肯定與贊許。一位家長在家長座談會上說道:“我要感謝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我的孩子加入‘讀書興趣小組’僅一年的時間,就有了很大的改觀。以前,孩子回到家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現在回到家里就坐在書桌上看書,還經常幫著做家務,人也變得有禮貌多了。” 還有一位家長反饋:“我的孩子升入初中才一年,她的分析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有了很大進步,受到好書的熏陶,學會了用寬廣的胸懷對待別人,脾氣也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