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召讀書的演講稿(通用4篇)
號召讀書的演講稿 篇1
說起讀書,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句古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人們就以讀書改變命運,以讀書跳出“農門”,這里的讀書多指求學。讀書人很多,有相當一部分人把讀書作為“敲門磚”,卻也有那么一些人把讀書當成終生的樂趣,養成一種讀書的習慣,就像我們縣委吳書記說的“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一樣,這種習慣靠的是對讀書的熱愛,以讀書為樂,其樂無窮!。
我算不上優秀,我很平淡,也擁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個乖巧的女兒、一份度日的工資,除了一份庸常的生活還有一顆酷愛書籍的心。我喜歡讀書。書,是精神的糧食, 糧食不一定是自己生產,但必須自己去消化,才會成為營養。年輕時書讀的不多,并非不喜歡,而是懶,還有就是忙于經營家庭生活,大部分時間荒廢掉了。年屆不惑,卻真正靜下心讀書了。雖然晚矣,卻樂此不疲。我在疾控中心工作,有很多空余時間,常坐在辦公室讀書,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也有人笑我跟不上時代,陽春白雪的書籍現在誰看呀?對此,我只是淡淡一笑。雖然如此,卻看到單位上讀書的人異乎尋常的多了,或許這就是書籍的力量吧!
書,是多少聰明才智點點滴滴匯集而成的呀,沒有人能毫無憑藉地造出一部書來。
讀高中時,我愛讀詩歌、小說,比如泰戈爾的《飛鳥集》《吉檀迦利》《新月集》,歌德、雪萊的詩,也愛讀當時詩壇朦朧詩代表人物北島、舒婷的詩,還讀《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唐詩、宋詞,也看了不少言情小說。那時候看書很快,一本書兩三天就看完。不知道為什么,年輕時,我對泰戈爾情有獨鐘,他的作品我反反復復讀了很多遍,直到現在,仍經常去翻翻,讀后總會有所感悟。
讀書如交友,靠的是緣分,我有緣接觸了各種不同的書,因為有一個同樣酷愛書的爸爸,畢生收集了幾千冊書籍,讓我從中受益非淺。
所謂開卷有益,雖是如此,也應該擇書而讀,畢竟生命有限,書海浩淼。近年,我讀書稍稍多了,因為年紀的關系,偏愛于散文、隨筆、詩詞及富有文化、歷史厚重的小說。
不同的書給人的認識是不同的。比如《水滸》,它讓你認識人間的不平。我對施耐庵是有點不滿,他顯然對女性有所歧視,在小說中為男人抱不平,卻不為女人說話。又比如《紅樓夢》,能讓你認識紅塵中的兒女情長、世態炎涼。比如歌德的《浮士德》,會讓你認識到宗教與科學、理智與情感、神性與人性、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比如錢鐘書先生的《談藝錄》,更能讓你認識到知識的無窮力量。不管你是平民百性還是單位領導,不管你是富有還是貧窮,書籍都會給你不同的智慧,讓人的精神永遠的富有。
“學會讀書就是點燃火炬”,讀歷史讓人智慧,讀哲學讓人理性,讀文學作品讓人洞明。
當今社會,物流橫溢,讀書也被功利化了。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有8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沒參加今年的高考,據說是因為現在就業困難,難道真應了“讀書無用”的論調么?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似乎忘記了讀書的真正意義。我認為孔子關于大學的論述是非常正確的,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求功名、穿紫衣、封萬戶侯,而在于明理、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這樣的讀書,才是真正的好讀書!。一個優秀民族的崛起,是以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為前提的,我們祖國那么多優秀的歷史文化精髓,都存于浩瀚的書本中,這,要靠咱們一代一代人傳承下去的呀。
愛書吧,書是你的良師益友,書能給你智慧,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讓讀書成為你終生的快樂!
號召讀書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叔叔阿姨們:
大家好!在這我要說說自己對讀書的體會,如果誰有意見可以提出來。
這次發言,我要呼吁大家多讀書,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因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七八點鐘的太陽。而書能讓我們更好地成長,它是我們人生中的照明燈,能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許多成功人都是飽讀書詩的,都是在書的培養下成長的。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魯迅也說過:“書是營養面包。”的確是這樣的,在我的人生中,書和我也有十分親密的關系,我和書已經是融為一體的,是不可分寶割的。書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每天都少不了它。正因為這樣,我在校讀書的成績一直保持優良,這都是書的功勞。相信你們都和書有許多故事,并且都是在書的引領下成長的吧!沒錯,書就是我們人類最珍貴的朋友,它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希望你們愛讀書。在這里,我要引用冰心的一句話: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號召讀書的演講稿 篇3
很多人都談過讀書的樂趣,尤其是歐陽修的讀書三樂──馬上、廁上、枕上最為著名。歐陽修的讀書法的確是人生至樂之境,這也說明讀書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有興趣什么時候都可以讀,而沒有必要求得一個好的環境。
歐陽修是深得讀書樂趣的文豪;因為,讀書實在是個人的興趣所至,一個不愛讀書的人,給他任何好的條件也沒用。而喜歡讀書的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隨手翻開書來閱讀。
古人曾以“紅袖添香夜伴讀”來體現一種理想的、浪漫化的讀書情趣,如果真有這份空前絕后的艷福,那肯定會把人樂得屁顛屁顛的,但這未免是一場癡夢。讀書人大都貧窮,養活一家已是夠狼狽的了,哪還敢奢望再找一個所謂的紅顏知己;“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边@畢竟是富家子弟用金錢堆出來的“福分”。所以,讀書人大概既羨慕又無奈,好在文人的想像能力特別豐富,于是編一個美麗的童話來滿足自己。
讀書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讀而炫耀的,他們很有情趣,總擔憂別人讀書而不得法,因此,他們很樂意向別人介紹自己讀書的方法;一種人是食古不化者,他們讀書的目的只是背誦“圣人”的句子,然后,搖頭晃腦地陶醉于書中精彩的道白,這種人家里的藏書無一例外的都是“名著”,并常常冊封自己為“精神貴族”。這是一種比較好玩的讀書人;而另一種讀書人是最苦惱的,他們常常越讀越糊涂,越讀越迷惘,這是最容易感覺不得志的人。
這三種人對讀書的樂趣可能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體會。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第一、第二種讀書人,對他們來說,讀書是一種享受和消遣,而淺嘗輒止的讀書法會讓人始終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讀書要動腦子不免是一件痛苦的事,李白云:“古來圣賢皆寂寞!边@大抵是由于用腦過度會使人產生消極的情緒,君不見,苦讀之人,大多面如菜色,神情萎靡、憂郁,不像那些讀而不究的人,始終有一副好胃口和一張油光鮮亮的臉。
號召讀書的演講稿 篇4
同學們,你們好!
我愛讀書,書教給我冷靜處事的方法,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成長路上的每一次坎坷,因為有了書,我總能越過。當我遇到困難想要退縮時,她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于是在書的引領下,我學會了挑戰困難。當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時,她又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于是,在書的鼓勵下,我學會了慎重考慮,自己選擇,自己承擔。當我煩惱一大堆,意志消沉時,她接著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于是在書的教誨下,我學會了用剪刀剪除煩惱,重新整裝待發。讀書讓我享受著痛苦過后的成功喜悅。
書山有路,登山有情。在一日又一日的讀書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書對于人的真正價值。她能把我從一個小小的天地引向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開闊了我的眼界;她能連接古今,貫通中外,豐富了我的生活;她記載歷史,傳播知識,積淀文化,砥礪了我的思想。與書作伴,其樂無窮。
我相信,在這條登山的道路上,我將一路歡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