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精選14篇)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1
首先,請問大家,今天,4月23日是什么日子,讀書的人都要知道,世界讀書日!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讀書人的不懈追求。上馬擊狂虜,下馬草戰書是讀書人的萬丈豪情。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干。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請大家多讀書,讀好書,以書為伴,因為“青春作伴好讀書”。
4月份是我校的法制教育月,健全的法律,是一個國家國泰民安的先決條件。任何人都要知法、學法、守法,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更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至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年齡特點決定了同學們的幼稚、不成熟,可能會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識淡薄而導致一些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未成年人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的社會問題,有人將未成年人犯罪與環境污染、販毒吸毒并列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同樣是—個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近幾年來,全國各市縣人民法院在受理的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曾明顯的上升趨勢,未成年人正值人生的黃金年齡,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然而有的入卻把握不住人生的方向,誤入歧途,令人痛心。很多犯罪的成人,大多也是因為在你們這個階段、你們這個年齡不聽教育,漸漸變壞,最終走上了犯罪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來盡量減少直至完全避免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針對我們學校校園內存在的一些有如:進網吧、曠課逃學、說謊騙取家長的錢、欺負同學、敲詐、打架、斗毆,與社會上不良青年交往密切等不良現象,我特別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道德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有遠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奮刻苦、奮勇拼搏,體現自身價值。
其次、要提高自身的紀律和法制觀念,用紀律和法律標準約束自己,要學法、懂法,繼而守法。先從《中學學生守則》和《規范》入手,通過《守則》和《規范》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用校紀校規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嚴格遵守。因為遵守紀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礎的環節。另外還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等。要清楚地認識我們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和責任,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權利,同時更應明確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
第三、要有寬廣的胸懷,不因小事激化同學矛盾,搞好團結。少數存在違紀現象的同學,要及時糾正錯誤行為,全校同學也要引以為戒。提倡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補充、互相理解,善于換位思考,積極營造濃厚的團結氛圍。同學們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魯莽行事。同學間難免磕磕碰碰,需要大家相互之間禮讓、寬容及時避免矛盾,在校園里有些同學在發生碰撞或摩擦后,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雙方都能友善的道歉,體現了同學之間的文明、修養和大家庭的友愛與團結。出現了矛盾,雙方要退讓一步,積極化解矛盾,雙方應該冷靜地處理,而不能說一些刺激性的話語、做一些挑逗性的動作而激化矛盾,防止大打出手,造成嚴重的違紀現象,另外矛盾是兩個人之間的問題,絕對不能擴大,更不能糾集他人甚至校外人員參與。同學們要爭當文明學生,做守法公民,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時刻以法律為準繩,規范自己的言行,監督自己的行為,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長,做一名全面合格的中學生。
第四,學校是我們大家共同學習生活的大家庭,我們每個學生是其中的一員,當出現一些不良現象或發現某些不良苗頭,我們每位學生都有責任和義務加以勸阻制止,并及時報告老師,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要宏揚正氣,堅決與歪風邪氣作斗爭,營造一個和諧、團結、健康的學習氛圍。
同學們,請熱愛書本,不斷加強個人修養,做文明合格的中學生。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2
讀書使我快樂!讀書裝飾著我的生活!
是書籍,帶我走進歷史。看!勇猛的荊軻手持利刃,直刺秦王,可惜最后落得一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結局。秦始皇剛愎自用,堵塞言路,焚書坑儒,實在讓人悲憤不已,我多想勸他一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馬遷跪拜朝堂之上,不顧自己的安危,為李陵將軍辯護,漢武帝龍顏震怒,讓他遭受了酷刑,從此之后,司馬遷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自卑一生,但始終不忘父親的囑托,寫下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傳世巨作——《史記》。司馬遷,你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學習!走進歷史,這是我讀書的樂趣!
是書籍,帶我認識了朱自清那關心兒子的老父親;是書籍帶我認識了曹文軒書中那無數個性豐滿又鮮明的人物:活潑可愛的桑桑,教學有方的梅紋老師,淘氣的二弟……讀書的樂趣,就是讓我認識一位位性格迥異的人物,明白一個個生活道理。
嗅著陣陣書香,我領略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奧妙。“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一幅幅美景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秦兵馬俑神態各異,有的眉頭緊鎖,緊握雙拳,仿佛要為戰死沙場的戰友復仇;有的喜笑顏開,好像剛剛迎來了一場大戰的勝利;有的神情凝重,似乎正在為下一場戰役整裝待發……讀書的樂趣是讓我足不出戶,卻“走遍”祖國的萬水千山!
讀書使我快樂,它裝點著我的生活!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請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讀書人的節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征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很多世界著名作家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日”,鼓勵人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為很多國家讀者的一個節日。培根說:“讀書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發達國家不論高層還是平民,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持卡人數仍高達1。48億,即每兩個美國人就有一人持有讀者證;據統計,美國國民去公共圖書館的人次數是觀看足球、籃球、棒球、曲棍球合計總人次數的5倍多。
俄國人之酷愛讀書舉世聞名,在莫斯科的地鐵上,隨時可見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在專心捧讀。并且,這些捧讀者中讀的都是大部頭的托翁、陀翁等蘇俄大師的名著。
日本人愛讀書也是舉世公認的,在日本的電車、巴士上,無論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還是身穿校服的學子,差不多都在專心看書。
猶太人更愛讀書。在每一個猶太人家里,當小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猶太人的墓地里常常放有書本,因為“在夜深人靜時,死者會出來看書的”。當然,這種做法有一些象征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候,求知卻永無止境。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歷代重視教育與讀書。古代有很多刻苦讀書的感人故事,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車胤、懸梁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歐陽修的“三上”讀書、范仲淹苦讀的佳話等等,他們為書而生,為書而死,為書而樂,為書而苦,為書而貧,為書而瘦,幾千年來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了,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引導人們自覺讀書,并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提高個人修養和健全人格的事,而應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養的大事。
為此,我們學校這樣倡議:打開書,讀吧;讀了書,聊吧!希望全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使自己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4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常常走到父親的書架旁,把架上一摞摞的書一本一本的搬下來,累在地板上。接著,我便爬上最高的一本書,大聲喊來父母親,興奮地用幼稚的聲音叫起來:我長高了。
后來,我驚奇地發現自己確實長高了,不過這時的我可沒有鴉鴉學語時的頑童那么調皮了,總是靠在椅子上,聽母親拿起童話書讀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時,我幼小的心靈中便知道書中藏著許許多多的故事。
于是,有一天,我好奇地翻開了那些書,一下便對書中漂漂亮亮的插圖著了迷。我就站在書架旁,學著父親一本正經的樣子在那兒看。這時便埋下了我閱讀的萌芽。
再后來,上了小學,接觸到了書多了,便知道什么是讀書,原來小時侯那是讀畫,讀故事,讀成長。不過一位圣賢曾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記得那時還為這驕傲過一陣子呢。、
又過去了三四年,短短幾年間,閱讀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閑暇之余,隨手捻來一本書,或疾聲高誦,或微吟默想,自由自在,有滋有味。若讀到一篇美文,于其左右,或輕或重,或莊或詣,把自己的隨感寫下,其可快意哉!
少年時的閱讀是率性而為,四年前剛到初中的我已是一個青年人,沒有了少年時的率性。每當閱讀書籍,對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仔細斟酌,就如同面隊美味佳肴,須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生怕一不小心把精彩之處給錯過了。如果與作者有些不同的觀點與看法,也不隨意點涂在書上,只另尋一本,專作評論。
就這樣到了初三,繁重課業使我對課外閱讀的時間不斷減少,最后只得忍痛割舍。可是藕斷絲連,我還是擠出那小的可憐的一點時間。以閱讀為樂,為我緩解了緊張的氣氛,調節了心態。這就像為神經緊繃的考生抹上一縷清涼油,給荒漠上的探險者送上一碗清涼的水,這種感覺沁人心脾且至關重要。
如今,我已是一名高中生,十多年的閱讀經歷以及書香校園的氣氛使我對閱讀倍加喜歡。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又長高了。
小時侯,我讀畫,讀故事,讀成長。長大了,讀書,快意地讀,咀嚼式地讀,緊張中讀,都讀得沁人心脾,讀得我變高了!
——后記
在這個越來越重視閱讀的時代,我相信讀者們會贊同文中對讀書的諸多看法,但文中不少字詞仍值得斟酌,就以下一處愿讀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處是“讀故事”,文中故事是母親講給幼年時的我聽,但我認為我在聽讀,也是廣義上“讀”的一種,這也是為什么我寫讀畫、故事和成長用了近半篇幅的道理。
關于以上觀點,我希望聽取讀者的意見。文末,我也感謝您讀完本文。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5
曾在瀟湘館聽林黛玉的悲吟,曾在巴黎圣母院聽卡西莫多敲鐘,曾登料峭寒山賞北國風光,曾游塞納河水觀巴黎夜色······
書,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天賜尤物。最好是那種硬面的,泛黃的書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用手輕輕地摩挲著,感受寧靜的、放松的、盎然古意卻又生機勃勃的快感。置身其中,只覺得身心具凈,忘記現實的悲歡離合,忘記自己的成功失敗,而進入另外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你盡可以丟棄煩惱,無所顧慮的與古人對話,或與未來使者暢談。書讓人忘我。
當你從媽媽的肚子里呱呱墜地,眼睛慢慢地張開,伴隨著驚恐地哭泣,眼中迷離著無知的的困惑,你就迫切到需要學習了。學習如何吃奶,學習如何爬行,學習如何叫“爸爸”,叫“媽媽”。當你慢慢長大了,羽翼漸長了,你就會遇到,閃耀著智慧光澤的金礦。于是你知道了地球是圓的,陽光是七彩的,月亮本身不發光,等等。書讓你從一個無知的孩童成為一個博學智慧的風華少年。書讓人成熟。
空閑時,也許你會看者天空發呆,看者流水徘徊,看著愁紅慘綠無動于衷。但當你遇到書后,愛上了閱讀,你的心靈絕不會如此空白而無情。它給予你一種新的視角,使你的精神世界煥然一新,讓你看到藍天會謳歌自然的美好,看到流水會感嘆年華的易逝,看到愁紅摻綠會痛斥風雨的無情。對自然的感悟,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更多的則是書的恩賜。這不是生存的本領,而是心靈的需要。它讓空虛的心靈不再空虛,讓躁動的心靈不再躁動,讓一切的腐朽化為全新,讓假惡丑得到揭露,真善美得到弘揚。書讓人情感豐富。
厭倦了忙碌的學業,在夏日的傍晚,沐浴夕陽的余輝,坐一張藤椅,習習的晚風輕拂,吹散香茗的清香,捧一本好書,什么考試、作業通通甩一邊,忘乎所以地閱讀,沉浸在書所營造的那種氛圍之中。煩躁的心啊,像沉浸在樹蔭下那口古井的水中,人清涼愜意彌散心頭。書讓人放松。
當春花爛漫山頭的時候,我有書陪著;當夏蟬聒噪枝頭的時候,我有書陪著;當秋草枯槁大地的時候,我有書陪著;當冬梅傲立霜雪的時候,我有書陪著。
像那不變的恒星,書,永遠照耀著我。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6
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四月,書香彌漫……
今天是四月份的第四周了,你知道嗎?四月可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月份。4月2日,是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誕辰日,1967年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把這一天定為“國際兒童圖書日”,以喚起人們對于讀書的熱愛和對兒童圖書的關注。而后天,也就是4月23日,又是每年一度的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界讀書日”。因為同在1620xx年4月23日這一天,三位世界級的文學大師去世,他們分別是:英國著名戲劇大師莎士比亞、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和另一位劇作家維加。人們為了紀念這些文學巨匠,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將每年的4月23日正式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并在1996年更名為“世界讀書日”,以此鼓勵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去讀書。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書,就像黑暗中的一盞燈,為人們照亮前行的道路;書,又是一壇釀了多年的美酒,細細品味,那種如癡如醉的感覺就永遠割舍不了。讀一本好書,能讓我們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于人生。讀書能升華自己的品德與情操,是一件十分愉悅身心的事情。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你懂得真正的讀書方法,能將書中的名言佳句都深深印入腦海,你的寫作水平自然也會提高。
四月,正是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季節,到處春光明媚,一切令人神清氣爽。而一個月的時間里,有兩個與書有關的節日,讓四月越發顯得溫文爾雅、才情四溢。為此,我由衷地希望同學在這美麗的季節里能親近書籍,享受讀書的樂趣,養成讀書的習慣,讓書香彌漫我們的家庭、校園和人生!
謝謝大家!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7
今天,范老豆問:“同學們,誰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趙__說:“讀書日。”我頓時被我的孤陋寡聞嚇了一跳。
我從來都不知道還有世界讀書日,我覺得可能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吧。可見讀書對人們多么重要,所以就有了世界讀書日。
我很喜歡讀書,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買書,也經常帶我去圖書館借閱圖書。我既喜歡漫畫書,也喜歡文書類的書,我都看過《笑貓日記》《走心的日子》《哈利波特》《狼圖騰》等很多書了。
我愛讀書,書是陪伴我們一生最好的朋友。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8
早上好!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自由地閱讀,安靜的力量》。
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才華。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人生。所以,書,真是個好東西,閱讀,真是個好習慣。
20__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以色列人均閱讀率最高,每年達60本以上,而且以色列的圖書館分布、借閱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俄羅斯人為35本,美國人均閱讀率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韓國是11本左右。而中國的人均紙質閱讀率僅為4.56本,微信讀者人均每天超過40分鐘,其中聊天、看朋友圈比例均超80%,數字化閱讀接觸率達58.1%。另據兩次國際中學生閱讀評量報告,在閱讀能力方面,芬蘭、加拿大、新西蘭、韓國、英國、日本等名列前茅,我國榜上無名。這個報告應引起學子們淡淡地哀愁、深深地思考。在我校,小學生的閱讀率是完美的、綻放的100%,,中學生的閱讀率只有80%。好多學生會說,我好忙,根本就沒有時間看書、閱讀。其實這都是借口,你有時間聊天、聊QQ,玩游戲,就沒時間閱讀了嗎?就圖書館往年的統計而言,一般情況,各獎學金班的閱讀量、率都高于普通班,這是為什么!一個真正的讀者是沒有時間空間性的,有自己的讀書癖好、讀書興趣、讀書口味。所以對于面向國際,接軌國際化的實驗學校而言,閱讀量率的提升空間是無限制的。
很多人批評中國沒有信仰,不知敬畏。其實中國人不是沒有信仰或者缺失信仰,而是忘卻了自己應有的信仰。這種信仰在哪里體現呢? 我覺得應該在書里。原則上說,沒有哪本書是必須要讀的,但事實上,有些書對一個人的精神成長、信念信仰往往具有基本價值,是民族的文化之根。如《圣經》是西方人的文化之根,它之于西方人,莎士比亞之于英國,泰戈爾之于印度,而孔孟、楚辭、詩騷、李杜、《孫子兵法》、《紅樓夢》等等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她之于全球華人。毫無疑問,這些書對一個人的思想啟蒙而言,你讀和不讀是不一樣的。
讀書是為了愉悅精神,更是為自己積累知識財富,開闊視野、創造思路。 古人云,食不可無肉,居不可無竹。現在我們再補一句:人不可無書。
閱讀是一種安靜的力量,在生命中超越。無論你是跪著讀書、站著讀書、坐著讀書、躺著讀書、走著讀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因為天堂大致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自由地閱讀,是一種水滴石穿的力量,涓涓淙淙地影響著你。綿不絕、清澈底。
自由地閱讀,是一種涵養性靈的力量,讓我們安靜地存在。所以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必須好好地活著。閱無盡,讀無垠。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是五年級四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今年的4月23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15個“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書,它積累了人類無窮的智慧和想象力的傳承媒體,給予了人們眾多情感的交集。讀書,不僅能擴展現在的空間,還能給人們指明未來的方向。讓我們現在就開始拿起手邊擱置已久的,或厚或薄的動力源泉開始閱讀。
我們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行為舉止文明得體。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恒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態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經典詩句,讓我們充滿智慧;童話故事,讓我們浮想聯翩;歷史巨著,讓我們博古知今;科普書籍,讓我們思維縝密……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學校提供了良好的讀書條件。通過學校里的圖書室,可以增加同學們的閱讀量,開闊同學們的視野,培養同學的閱讀習慣,使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娛樂和提高,營造了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10
在藍藍的天空中,是誰最快樂?是鳥兒,因為藍天給了鳥兒一雙堅硬的翅膀;在茫茫在大海中,是誰最歡暢?是魚兒,因為大海給了魚兒一片廣闊的世界;如果你問我做什么事最開心,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讀書!因為書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書給了我智慧的頭腦,書給了我一個廣闊的世界。我認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事就是讀書。書貴在讀,貴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開讀時的那一份虔誠。當你讀書時,你的思維在書中神游,你的情感在書中起落,書的魅力便在于此。
小時候,我是在媽媽的故事中長大的。在每個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媽媽開始給我講書上有趣的故事,聽著聽著,我慢慢地、不知不覺地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在悠藍色的夜空中,我仿佛成了一顆長著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忽然,我夢見自己變成了故事中的小鹿斑比、善良的小矮人、可憐的流浪狗、流浪貓……聽著媽媽那些神奇美麗的故事,盯著媽媽手中的書,我開始知道,原來書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呢!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喜愛書籍了,
閑暇時,我喜歡一個人沉浸在書的海洋里,靜靜品味書中的故事。我曾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流下同情的淚花;也曾為《皇帝的新衣》中愚蠢的皇帝而捧腹大笑;更為居里夫人、諾貝爾他們追求科學,堅強執著的精神而感動。我就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書的百花園采集花粉,又好像一塊海綿,日夜不停地在知識的海洋中吸水。我從書中吸取了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長大后,我對書中的故事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詩人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的書,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對話。”是的,一本好的書,能給予我們精神的力量。文學大師們有著敏銳的、洞察的目光,將自己的所見滲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與讀者們在書本中交流,因此,書中便有了大師們的精神。《巴黎圣母院》充滿著雨果對腐朽社會教會的憤怒,洋溢著他對愛,對人道主義的向往,書中始終閃爍著人性的光芒;《阿Q正傳》如同針一般刺入國人麻木不仁的肌膚;《論語》中流露出孔子誨人不倦的身影;普希金的詩歌中洋溢著對邪惡統治的痛恨……它們教會了我識別善與惡,教會了我去行善,去痛恨邪惡。我從書中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真、善、美,我從書中體會到了博愛,了解了作惡的下場。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種種困難。當我讀書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時,老師教導我: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當我對書中的話語百思不得其解時,媽媽鼓勵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我寫日記寫作文感到筆下枯竭時,老師告訴我:讀書而不積累,就象一個人身入寶山,卻空手而回;當我在書店不加選擇隨意借看時,媽媽建議我: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反之還不如不讀。漸漸地我明白了,讀書要讀好書,讀書要積累,讀書更要思考。
我愛讀書。書是知識的寶庫,是她,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生活;書是人類的階梯,是她,幫助我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書是快樂的源泉,是她,帶給我幸福,帶給我滿足。讀書,真好!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擁有書,我們就擁有美好的明天! 同學們,和我一起熱愛讀書吧!讓書香伴我們快樂成長,讓書籍滋潤我們的人生!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不僅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而且是創建學習型社會、優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同時,大量閱讀書籍,能開闊我們的知識視野,增加自己的文化積淀,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同學們,你喜歡讀書嗎?你們知道4.23是什么節日嗎?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這個節日,是希望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膚色各異的人種之間,在操著不同語言的國度里,人們不約而同地做著同樣的事情——讀書。這是全世界讀書人共同的節日!
古今中外多少志士偉人都是勤奮讀書的楷模。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魯迅少年時,冬天晚上讀書冷,就把辣椒放在口中嚼,用辣椒驅寒,堅持讀書。毛澤東一生愛讀書,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只要一有閑暇時間他就讀書。而且他不動筆墨不看書,讀書時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上空白的地方寫上批語,有時還把書中重要的內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的心得體會,并把學習所得運用到實踐中去,指導中國革命。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人物,是他們熱愛學習,博覽群書,又善于思考的結果。
在今天,我們也一定要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中的大事來做。在“讀書節”里,我們寫下這樣的誓言:“與經典同行,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今天我們應該選擇哪些書來讀,利用哪種方式讀書呢?我覺除了讀好課堂上的書,更要泛讀課外書。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作品到外國作品,從學校圖書館到校外書店,從古詩誦讀到經典閱讀……只要有圖書的地方,就要有我們的身影。
最后,我向大家倡議如下:
在4.23這一天,大家互贈一本最喜愛的書,傳遞美好的感受和新的啟迪;
在這一天,全家關閉電視一小時,在溫馨安靜的環境里共享閱讀快樂;讓我們記住:4.23——世界讀書日——我們的節日!
讓我們記住:讀書是成長的基石,讀書是精彩人生的開始!
同學們,讀書吧,讀書、學習使生活充滿希望,充滿夢想,充滿詩意與浪漫,缺乏詩意的生活是無聊的,不讀書的日子是不可思議的,讓我們一起讀書,一直讀下去,使自己的生命之花常開,使自己的生命之樹常綠!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12
這些年來,我讀過的書都不計其數。而且每一本書都有各自的含義,都利用了許多方式來告訴我們一些大道理與小道理,讓我們學以致用。
眾人皆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一本好書,你就能多進一步階梯,可如果你是囫圇吞棗地亂讀一通,那么進步的階梯將會有缺陷,你的人生也將會步入另一個不同凡響的世界。
不要以為讀一本好書很難,其實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讀書時,你要敞開你的心扉,在不同的環境下幻想書里面的人物與場景。并非親身感受,又怎能悟理如云呢?而且,讀書時最好不要抱著各種干擾,要做到“心如止水”、“心無止境”這八個字,在這種環境下讀書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只要你做到以上幾點,即可成功!
當然,讀書也是分好與壞的。你讀的書可以是小學生校園類型的,也可以是有關學習類型的,這些都是好的。而壞的書是不適合小學生看的恐怖書還有古靈精怪的書。我曾經讀過一本恐怖的書,自從那以后,我每天都對黑暗特別敏感,也變得膽小如鼠了。這些壞書可真是害我們小學生不淺啊!所以,當我讀了好書,清楚了心智時,也是我不在畏懼的時候了。
讀書對我們小學生也有很大的幫助,它會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與素質教養,也會豐富我們的大腦,素描出一片又一片數不盡的書籍園林。
書,是階梯,讓人步步高升。
書,是船帆,引領著人們邁向無盡的書海。
書,是大樹,孕育著一個又一個色彩鮮明的果實。
書,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藝術境界,將你的所有才華都展現在耀眼的舞臺。
當你喜悅時,書會讓你豐富知識。
當你傷心時,書會讓你重新自拔。
當你生氣時,書會化作雪嘗試著讓你消氣。
當你靦腆時,書會讓你儀表堂堂而又不失風度。
讀書,會讓我們天天向上、永垂不朽、受益匪淺、馬到成功!
專家點評:
這一篇說理散文,闡述讀書的意義,立意淺顯。材料豐富多彩。語言描寫流暢生動,敘事條理清晰,層次分明、主次合理、詳略得當。主旨思想表達明確充分。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13
點起一豆燭火,溫一壺綠茶,在輕盈的茶葉中翻飛時,捧起一本書,品味著字里行間的書香。
小時的我對讀書一點興趣都沒有,可媽媽是一位愛書之人。每當我玩樂完回家后,媽媽總會對我說:出去玩,不如在家好好讀書……直到那一天,我遇見了它——《徐志摩詩集》。因為有它,我對書產生了興趣,慢慢地愛上了詩集從此就有了一顆愛詩的心。“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我輕輕地翻開了扉頁,這溫柔般的文字,鮮活的思想,動人的情感正注入我的心田。
在它的字里行間中,我了解到了她夢中的少女可望而不可即,讀出了他內心的思念,寂寞和傷感。對此,我還品讀過大量的古代詩集,從中我體會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自在,白居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傷感,王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迷戀。品味書中的香氣,讓自己心曠神怡。
在這成長的路上,我對現狀并沒有感到有一絲絲的滿足。于是,我開始選擇一些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細細地品味,體會它的內涵所在。
我愛曹雪芹的《紅樓夢》,愛那嬌小的林黛玉。因為她知道她是寄人籬下,所以只好用犀利的話語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軟弱,見自己深深地掩藏。每每想起大觀園,便想起她那揪心的淚。她愛過也恨過,快樂過也傷心過。正因如此,她的人生才會一波三折,才會有酸甜苦辣。品味書中林黛玉的一生,你會有許多不同的感受,你會對人們口中的林黛玉有所改觀。
人生需體驗,書香需品味,品味書中的香氣,與作者進行更深一層的思想交流。品味書香,可以感受到春天那風乎舞云的愜意,可以感受到夏天那滂沱大雨后的一絲清涼,可以感受到秋天那落葉紛飛的凄涼,可以感受到冬天那雪花飄零的壯闊。
一壺綠茶,一縷書香,在如豆的燭火下,茶香繚繞,書香浸染……
世界讀書日活動演講稿2022 篇14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提防那只念一本書的人。——拉丁諺語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韓愈
4、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5、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6、不動筆墨不讀書。——徐特立
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8、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孫中山
9、讀書足以怡情,足以長才。——培根
10、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1、一日無書,百事荒廢。——陳壽
12、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4、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子
15、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歐陽修
16、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17、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雪萊
18、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魯迅
19、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丘
20、自得讀書樂,不邀為善名。——王永彬
2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2、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莊周
23、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薛煊
24、養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鄭成功
2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6、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德伯里
27、有些人生來只會吸收書中的毒素。——瓊森
28、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王永彬
29、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30、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1、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鄭玄
32、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33、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清)王豫
34、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35、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6、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于廢紙。——華盛頓
37、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8、讀書對于智慧,也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艾迪生
39、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40、讀書而不回想,猶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
4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42、了解一頁書,勝于匆促地閱讀一卷書。——麥考利
43、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44、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45、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王充
46、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47、光明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48、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菲爾丁
49、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50、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