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交流會發言稿2篇
五、牟世金的如臨大敵法
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牟世金是研究古代文論的專家。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出版了多種專著,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七十余篇,共計一百三十多萬字。他的《雕龍集》一書被評為山東省1981—1983年度文學研究方面唯一的一等獎。他的論著多次被香港翻印出版。1985年7月,日本出版的《中國文學語學論集》將牟世金的論文《劉勰原道論的實質
和意義》放在同類文章的首篇。牟世金教授的論著涉及經史子集、諸子
百家,知識廣博,足見他是一位博覽群書者。他的讀書方法很奇特,他
自己是這樣說的:
我近年讀書,已成怪癖,打開書本,就如臨大敵。”
所謂“如臨大敵”,實際上就是多思善疑,讀書時勤于思考,敢于提出疑問,而不是書上講什么就信什么。他讀書時總是邊讀邊在書上畫著紅藍兩色的線條,那藍線便是表示有疑問的地方。即使是像《辭源》這樣比較好的工具書,他也要“如臨大敵”一番,發現其中的某些錯誤。有關《文心雕龍》注釋的著作,向來是以范文瀾本為權威的,但牟世金既尊重它,又不輕信它,從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出發,對其中存在的許多問題給予糾正。需要說明的是,牟世金“以書為敵”,并不是懷疑一切,目空一切,而是要使“敵”轉化為“師”,從中受益。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時倘若人云亦云,被書本牽著鼻子轉,就不僅有可能上當,而且不能將書本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見解,毫無建樹,充其量不過是個活“書櫥”而已。讀書多思善疑,不僅可以發現很多書中的謬誤,而且許多富有創造性的獨到見解也就在“疑”中形成了。“如臨大敵”般地讀書,速度自然很慢,并且是很費力的,需要有耐心和毅力。這樣讀書,讀一次會有一次的收獲和提高,即使有時看起來似乎白費了力氣,但實際上也都有看不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