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諸葛亮的發言稿
官面前讀他們的文章。眾人捧場稱好,劉表心里也樂滋滋的,劉琦、劉琮、劉瓊更洋洋得意。
他們三人的成績怎么會突飛猛進?這還得從老二劉琮說起。老二又能又滑,為了對付他父親在四書五經上的詢查,就
請諸葛亮幫忙,在文章上就請請葛亮為自己修改,甚至干脆就照抄。這樣老二就騙得劉表對他的特別寵愛,蔡夫人心里
更加高興,逢人就夸老二好(因為劉琮為蔡夫人親生)。后來,老大、老三也看出“竅”來,也走起“捷徑”來,效果都不壞。
牧府里每逢舉行盛大宴會和接待貴賓,三個兒子都要在盛大場面發表講話或朗誦文章。以前都是結結巴巴的,現在
都顯得有章有節,詞理通達,博得了群臣及客人的贊賞。劉表對三個兒子也更寵愛了。
一天,劉玄德從新野突然到來,劉表為玄德舉行宴會,要三個兒子在宴會上單獨會見劉備,并致“歡迎詞”。時間只有半個時辰了,老二急忙去找諸葛亮寫“發言稿”。寫了老二的,老三、老大也接踵而來,時間來不及了,諸葛亮只好把前稿稍加改動,照抄一遍,分給老三、老大,才把他們打發走了。
開始,劉表喊劉琦來見玄德。施禮過后,老大致歡迎詞,詞句流利通達,劉備聽后連連點頭,劉表也捻捻胡須,顯得十分得意。又呼老二劉琮進見玄德,老二進來,施禮致詞,拿出稿來照念。念了一會兒后,劉表抬頭看了看劉琮。劉表想:老二的言詞怎么跟老大的差不多?再繼續聽下去,幾乎和老大念的一模一樣,這是怎么一回事?劉表轉了轉眼珠也沒作聲,命他坐在老大身邊。最后,再呼老三進見,老三照例致詞,劉備與劉表一昕,怎么老三的“詞”也和老大、老二的“詞”一模一樣?劉備出于禮貌,只是在心中打了個問號,劉表卻氣得胡須直抖,把他們的講稿拿過來一看,簡直是一個棋子倒出來的。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劉表把手一擺,說道:“把學業堂的先生給我請來!聽差的應聲而去。
不一會,學業堂的先生被請來了。劉表把老大劉琦的文章叫他看了一下說:“這是誰的筆跡?”先生看了看說:“諸葛亮的。”劉表又把老二劉琮的發言稿交到先生手中,問道:“你看這一篇又是誰寫的”?先生仔細端詳了一會,答道:“這篇也是諸葛亮寫的。”劉表看了看先生,又把老三劉瓊的稿子遞到先生手中說道:“請你再看看這篇是誰寫的?”先生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是怎么一回事?但不實說又不行,只得照實回答說:“還是諸葛亮寫的。”
劉表真生氣,也顧不得禮貌,指責三兄弟道:“你們都成了諸葛亮?——唉!荊州又出了三個諸葛亮!”
<不吃豆腐不喝酒>
提起諸葛亮,一般人都知道他能掐會算,料事如神,是個大能人,卻不知道他也曾被一筆小賬難倒過,以至他指天發誓,終生不喝酒,也不吃豆腐。
諸葛亮在襄陽隆中隱居時,常常自比“管仲、樂毅”,抱負不凡。有一天,他在抱膝亭上讀書有些累了,便夾著書,信步下山散散步。到了山下,見一位老漢坐在一棵大樹下,面前歇著一副擔子。諸葛亮上前一看,一頭是桶白凈水嫩的豆腐,一頭是壇醇香誘人的高梁酒。這時,諸葛亮覺得肚子餓了,便上前躬身施禮道:“老人家,這豆腐和酒可是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