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發言稿
㈡上課、聽課、評課這三個環節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這三個環節也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過程。在上課過程中是對自己教育能力的一個檢閱(例如我們上學期推廣的“課堂教學當堂反饋制度”這一做法要大力宣傳并嚴格執行);在聽課活動中是對自己一個學習經驗、方法的過程(在此方面我們嚴格抓好每位教師每學期20節聽課任務的基礎上,加大教師間的隨意聽課和推門聽課活動);在評課過程中是一個相互總結、反饋、提高的過程。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必須抓好這三項工作,并貫穿每一個學期的始終。在此方面我所要特別強調的是村小教師由于時代的原因和教育信息的閉塞,導致教學理念、方法相對落后這一現實,。所以,作為一名村小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一定要在本校搞好聽課比武、教研活動的基礎上讓老師們走出去或者把先進的請進來,讓老師們自己進行學習、比較,尋找差距,為自己以后的教學指明方向。例如,我們鎮中心組織的“同上一節課”活動對我們每一個村小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一活動能一針見血的反映出兩個老師對同一節課的把握程度、教授方法、學生的掌握情況等等情況處理方法的不同。更便于每一位老師課堂駕馭能力的整體提高。不過,每一個村小在組織前一定要做好三方面準備:第一,作為業務校長要通過大面積的聽課,權衡學校所有教師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并以校為單位進行準確的歸納、分析、總結。找準學校教師最迫切解決提高的方面。第二、確定本校的薄弱年級、薄弱學科。第三、搞好活動的總結反饋工作。這一環節尤為重要,在老師們意識自身不足的同時,要指明以后努力的方向才是最為關鍵的。
㈢作業設置及批改:合理而有效的作業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把每一科的作業進行合理的規定,包括作業量的多少、作業的批改方法等,并進行及時的跟蹤檢查反饋。
第二、加大校內、校級間教研活動的開展。
教師教法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漸進的、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避免拔苗助長這一錯誤舉動,要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讓老師在參與中學習、在實踐中試著去運用、在運用中去修正、提高,最終拿出一套符合新課改要求的、適合自己的教法。
一、加大校內教研活動的開展。村小由于班級較少,我們可以以學科為單位進行劃分教研組,不定時的開展聽課、評課活動,讓老師們暢所欲言,在爭辯中尋求學科共同點,以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
二、努力營造教師交流學習平臺。通過組織教師比武活動,為廣大教師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三、加大校際間的交流。前面我已經提到了,可以結合我鎮組織的“同上一節課”活動,讓老師有針對性的去探討某以課題,尋求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更直接更便利的發現自己努力地方向,為以后的課堂教學指明方向。
四、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作為我們的每一個人來說力量、能力以及精力都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動我們周圍每一個人的力量,爭取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們周邊的一切資源,進行更為便捷的更為有效的教育活動。我們的同事遍布膠南各個學校,我們可以向他們請教、借鑒甚至索取我們所需要的教學資料,真正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