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大會發言稿范文(精選3篇)
幼兒園教師大會發言稿范文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俗說:“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孩子正處于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不夠的。孩子的興趣已否,決定了孩子學習的積極精神。興趣是孩子們不斷探究他們所生存的這個“未知”世界的動力源泉,是開展各項活動的前提和保障。興趣可分成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在實際活動當中,幼兒的直接興趣和間興趣是可相互轉換的,有時甚至是互為一體的。因此,不管是為發現和滿足幼兒的直接興趣“生成”的活動,還是培養激發幼兒間接興趣“預設”的活動,都是受幼兒歡迎的,是幼兒當前需要的,有益于幼兒積累經驗。能適應于幼兒發展的活動。如何發現與滿足幼兒的直接興趣和激發幼兒的'間接興趣,就此我結合工作談談幾點。
一、參與幼兒活動發現和滿足幼兒直接興趣
1、做孩子的伙伴,傾聽孩子的看法。在組織活動中,教師應善于傾聽孩子們對某事的不同看法。從中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同時應隨著孩子的這一興趣引導孩子們進一步探索。有一次,過端午節,有一個孩子帶了一個彩色的網兜,里面裝著紅蛋,于是幾個孩子都圍上去,討論著“這網兜里的蛋是生的,還是熟的?為什么要吃紅蛋呢?我媽媽都沒有給我煮紅蛋,我家的蛋不是紅色的?”孩子們討論著,此時教師正忙著組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分區活動,結果大部分孩子被彩蛋迷住了,哪有什么興趣去分區活動中玩。這時教師十分著急,就嚷嚷著說:“快點到別處去玩,別擠在一塊了。”可沒有幾個孩子聽見老師說的。如果這時能夠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傾聽孩子們的談話,很快會發現孩子們的興趣點。從中引導許多有意義的探究課題。當孩子討論蛋是生的還是熟的時,教師可用簡單的小實驗如旋轉紅蛋看蛋的轉速與生蛋的轉速有什么不同?教孩子比較鑒別,并啟發孩子們說一說還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蛋的生熟呢?這樣既有利于調動幼兒的原有經驗,集中幼兒注意力,還可以生成新的教學主題。如“蛋是從哪來的?蛋有什么作用?雞媽媽怎樣孵小雞?”等教育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會表現出異常激動和專注的神色,而對自己不喜歡的活動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積極關注孩子們的表情,洞察孩子的心思和動機,引領他們去尋找活動的興趣。如開展體育活動時,老師發現孩子們對玩紙飛機沒有剛開始時那么興趣,有的還把這撕了扔了,缺少點什么呢?這時教師結合飛機特技表演設置穿越障礙,提出飛機著落的遠近距離為勝負時,并給予獎勵,那一定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跟蹤孩子的行為,捕捉“生成”教育的契機,拓展孩子的知識。在活動中,教師可采用延伸幼兒興趣而生成教育,在追蹤幼兒行為時,教師對幼兒的一些不易理解的行為保持審慎的態度,注意對其先前和后繼的行為進行追蹤,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意想不到把捕捉“生成”教育的契機。如課間活動時,老師發現有位孩子手里捧著“可惡的小蟲子”回到活動室,正想批評之際,忽然發現許多孩子渴求的眼神,老師便問:“這些‘東西’是哪里來的?”孩子們說,“在草地里捉到的。”這時老師才明白在自由活動時,許多孩子跑到草地角落忙著研究的是小蟲子,于是老師引導幼兒把有關的活動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生成昆蟲的種類名稱、生活習性、收集昆蟲標本、昆蟲圖片資料等等活動。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拓展孩子的興趣為了培養幼兒思維流暢性,引導幼兒興趣的拓展并使他們能夠從中獲益而應采用適當的生成策略。《如大班活動“認認電”》,教師設計了首先讓幼兒操作電動玩具,并修理壞的電動玩具。啟發幼兒懂得電池有電,電流有方向性的道理。然后讓幼兒展開想象:“我發明的電器是什么樣的。”然而有一位幼兒問是不是只要裝對了電池就能動起來,老師機靈地拿來導線、電珠、電池,引導幼兒討論“究竟是不是裝對了電池,玩具就能動起來呢?”小朋友用老師的小實驗材料動手實驗起來,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靈活地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用反問、動手實驗的方法讓孩子們找到了答案。把小小的“焦點”拓展成為一個引導幼兒探索的主題。
二、注重培養和激發幼兒的間接興趣
1、在教育活動中應注重趣味性、真實性與挑戰性相結合。教師在為幼兒創設趣味的活動情境時,使他們“身臨其境”,在活動氣氛中產生興趣。因為在活動中大量具有生動、直觀、形象,可感觸,富于變化的情境理更易吸引幼兒的注意,例如如何開展“尋寶”探險活動,讓幼兒像一位探索家那樣,爬過“山地”,越過“小河”,走過“森林”,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解開圖中之迷,最后尋得“寶貝”,這比一般的看圖講解要好多了。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不斷地發展,當代幼兒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們不再滿足于做假戲,他們更喜歡體驗“假戲真做”的真實效果,如自制水果醬、自制豆漿等真實的實踐活動。又如與部隊解放軍聯歡,帶他們去體驗軍營生活。在設計活動,教師一定要注重材料的真實性,體驗真實的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在開展體育游戲時,孩子們都喜歡表現自己。我認為在設計活動時應注意選擇富有挑戰性的游戲。活動難度與幼兒能力之間是否恰當,才能取得成功的挑戰喜悅。教師在活動設計中應注重各年齡段的特點,挑戰難度要有層層遞進性。一旦幼兒失敗次數多了,他們就失去信心。當幼兒完成任務時,可根據情況適當地提高難度。使幼兒能夠有機會迎接新的挑戰。這樣孩子們不僅會對活動產生新的激情,使得活動能進一步深入開展下去。孩子在活動中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
2、設置懸念是探究活動的催化劑。如果一項活動能讓幼兒探究各種問題和現象,讓幼兒有機會解除一個又一個懸念,那么幼兒便會覺得此項活動“其樂無窮”。例如①在提問中產生懸念。故事《烏鴉和狐貍》中,教師提問狐貍為什么要說謊話?烏鴉聽了狐貍的話會上當嗎?如果你是一只狐貍應該怎么吃到烏鴉嘴里的肉?②在實驗或操作中產生懸念。請幼兒表演角色嘗試一下上當受騙的心情,明白烏鴉的自大,愛聽信別人的吹奉最終失敗和狐貍的精明狡猾是二種不同的角色。③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幼兒的好奇、疑問產生的前提。
3、設計的活動應注意具有選擇性。幼兒對自己能夠選擇的活動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學習風格、特點、愛好等設計不同類型、不同難度、不同性質的活動供幼兒選擇。我認為教師在提供可選擇活動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做準備:①活動材料的可選擇。教師圍繞活動設置的材料應是豐富多樣的,讓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成品的、半成品的材料或自然物進行活動。②活動內容的可選擇。幼兒在選好材料后,同樣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活動。③活動難度的可選擇。幼兒可根據自己活動能力選擇難度不同的活動。④活動方式的可選擇。實踐中,大部分6—7歲的男孩愛好拆卸、拼裝的操作活動或建構法;而同年齡的女孩則喜歡角色模仿或藝術表演活動。因此,即使在同一活動中,教師也需考慮幼兒的性別差異等等為其提供多樣化的操作形式。總之,教師應注重孩子興趣培養,用孩子好奇、積極探究的精神去打開智慧之廳的鑰匙。
幼兒園教師大會發言稿范文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今天,我們以喜悅的心情迎來了二十一世紀的第60個“六一”兒童節。首先,我榮幸地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職員工,向來參加“六一”兒童節“歡慶六一·家園共樂”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您們長期以來對幼兒教育的關懷和支持。在這喜慶的時刻,我們向祖國的花朵、可愛的小朋友們致以節日的祝賀!
回顧過去,我們激情滿懷。做為我們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的審視自己,時刻提醒鞭策自己,怎樣才能對的起尊敬我們的幼兒;怎樣才能對的起信任我們的家長;怎樣才能對的起為我們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各級領導。要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就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文化修養,以良好的品質教育影響幼兒,引導幼兒。我們要不斷的更新知識,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取得新的成績,不辜負各級領導和幼兒家長對我們的期望。
展望未來,我們任重道遠。教育是興國之本,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我們要把知識留給孩子,把微笑帶給孩子,讓歡樂陪伴孩子,為幼兒創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生活環境,把幼兒教育工作不斷推向新的臺階,為幼兒的茁壯成長貢獻出全部力量。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來賓在百忙中來參加今天的慶祝活動,祝大家身體健康,兒童節快樂!
幼兒園教師大會發言稿范文 篇3
各位老師們:
每個人都很好!今天是我第二次站在講臺上,站在這里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是什么意思是一個好老師嗎?“答案是:“愛孩子,相信孩子,關心孩子,理解孩子,時間不會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孩子!”
這學期我一直關心幼兒園,大師的精神愛幼兒園,愛孩子,貢獻自己的力量,想法,幼兒園。不斷地重溫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學習新“大綱”,了解新思想,新觀念,新信息,總是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
一如既往地關心孩子的冷暖,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教他們游戲、唱歌、跳舞、畫畫和計算。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不能幫助孩子們傾注愛的感覺,鼓,牽手,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練習,進步。每天早上,我熱情接待的兒童和他們的父母,經常與父母交流,征求父母的意見,一個學期下來,父母非常滿意我們的工作,孩子們的表現在家長開放日的時候,6月1日兒童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表演取得了更高的滿意度。
孩子們跟我相處,外出學習,他們會想我,每天都期待著回來,我將會為我哭泣,我感謝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我在心里默默的問自己:“我是一個好老師嗎?”答案是:“不,一個好老師和差距。“工作,很快我可以接受任務,并能跟蹤完成任務,還積極做事情認真,從表面上看,這感覺很好。缺乏的,事實上,在我的工作:大腦、創新、方法等,教育活動的指導,我缺乏耐心,真的,不適合所有的需要,完全相信孩子,理解孩子,所以我說我和一個好老師還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