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暨家長會校長發言稿(通用3篇)
開學典禮暨家長會校長發言稿 篇1
各位家長:
我要感謝你們對學校工作的支持。你坐在孩子身邊,就是用行動說話:孩子,我愛你!你的參會,讓學校感受到了有堅強的群眾基礎為我們做后盾!我們希望各位家長,對我們的老師多份理解,多份寬容。
老師這個職業的確責任重大,而且神圣。但每位老師和你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他也上有老,下有小。他也要吃飯,買房,管自己的娃,他也有自己的煩惱。特別是現在,教育的大環境不是很好,書不好教,學生不好管。彈學生一指頭就叫體罰;讓學生多站一會兒就叫變相體罰;讓學生多做幾遍作業,說話嚴厲點兒就叫精神摧殘。整個社會打著保護孩子的旗號,對老師越來越嚴苛。老師在教育學生上瞻前顧后,縮手縮腳,壓力很大。每天上課面對五六十號學生,每節課人人過關,每天人人過關,每周人人過關。成天圍著學生轉,特別是那些學習不主動,基礎差的學生。4名宿管老師管理將近800名學生,要讓孩子們按時起床、休息、刷牙、洗腳、疊被子,整理內務。想想寒暑假,一個孩子在家,你管理的怎么樣?每頓飯1000多名學生就餐,我們餐廳上下十幾名老師看管,還有每天課間活動,樓道、校園、操場,每隔幾十米都要有老師值守。除了備課、上課、改作業,查學生"四清"過關,這些安全上的事更是弄得人疲于奔命。稍有疏忽孩子磕了,碰了,我們就拉不離手。碰到個別家長給學校找事,更是讓人難以應付。但我想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須嚴格管教。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線;有了底線,方知對錯。我們不會體罰學生,但應該給老師管教的權利,給老師適度管教的自由。跪著的老師永遠教不出有出息,有責任的學生。只有讓老師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瀟瀟灑灑地站在課堂上,這個社會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嚴是愛,寬是害。玉不琢不成器,被管教的孩子可能委屈一時,卻會受益一生。現在,只有負責任的老師才管教學生,我不指望每個學生都懂得這個道理,因為她們畢竟只是個孩子。但是我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懂得這個道理,因為你們不是孩子!所以煩請各位家長告訴你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負責、公正、認真、嚴厲的老師,是件多么值得慶幸的事情啊!
同學們、老師們、各位家長朋友們,有句話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就是說要到達希望的彼岸從來不是一路坦途!好習慣是成長的階梯,踏踏實實是做事、做人、學習最基本的態度,責任心是邁向成功的起點。讓我們不畏艱難,辛勤工作、努力學習,在槐芽初中這片沃土上播種希望、灑下真情、奉獻智慧。讓我們相互理解、彼此支持,憑著真誠,憑著努力,創造槐芽初中更美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開學典禮暨家長會校長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下午好!
感謝你們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下午的家長培訓班,我代表學校對你們給予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請你們來,主要是給你們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此使學校和家長聯合起來,共同教育好你們的孩子。
記得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在排列順序上,他把家庭列在首位,由此可見,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每個人與社會接觸步入人生的起點站。可以說,每個人的意志品質、個性性格、禮儀道德、人生理想、求知興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獲得熏陶與啟迪。家庭是人成長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同時,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有意無意地,自覺不自覺中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地教育影響著子女。這種影響潛移默化,伴隨一生。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資源,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并且,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里的頭等大事,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些家長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陷入種種誤區,比如重智育,輕德育;過分寵愛;重視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重分數輕能力等等,以致造成了很多悲劇,令人痛心。
也有很多父母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事與愿違。因為來自孩子的調查顯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滿意。xx市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孩子并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青年報報道說,全國有6000萬父母承認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并對怎樣教育孩子感到困惑。這些數據反映出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不夠滿意,同時也說明了父母在怎樣正確認識家庭教育,如何科學的進行教育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多的疑問和困惑。就現在的家庭教育而言,由于有些家長缺少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的了解和掌握,教育規律所知甚少,即使家長思想上很重視,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為此,我們學校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站,這個指導站就是對各位家長所產生的教育孩子的困惑,給予幫助、指導。尤其是今天的培訓更是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希望通過今天的培訓能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作法上以實實在在的指導。那就讓我們的共同努力,使你的孩子在我校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
開學典禮暨家長會校長發言稿 篇3
各位老師家長:
大家好!
隨著“雙減”政策相繼出臺,“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受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重要話題。
“雙減”后學校如何通過高品質的作業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如何通過作業的有效管理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主學習習慣?我校作了如下嘗試:
一、確定“142”作業設計原則,建設學科單元作業庫
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重新學習作業的功能、分類、設計等理論知識,并結合學校實際研究確定了“一個設計思路,四個相結合,兩個全面覆蓋”的“142”作業設計原則。
整體設計課內課外學習活動,將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作業設計思想:作業要體現學科核心素養,要關注學生能力培養,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簡單、機械、重復的低質作業,實現“減負提質”。
作業設計“四個相結合”:作業設計要做到依據常規性和階段性相結合、規定性和自主性相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實踐性和人文性相結合。
作業要“兩個全面覆蓋”:單元內的知識、能力、素養要全覆蓋,并要有側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個性作業全覆蓋,并要有余量。學科教研組通過系統性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科學習規律、體現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作業,逐步形成適合我校學情特點的單元作業集,最終建立學科單元作業資源庫。
每位教師在“142”作業設計原則指導下,學習提升自主設計作業能力,精選作業內容,精準設計作業,合理確定作業數量和難度。
在布置作業前自己先將作業做一遍,并根據完成作業的體驗預估作業的難度和學生完成的時長,并進行菜單式分類。在實際布置作業時,要在下課之前完成作業布置,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菜單式布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內容選單及對應的完成時長范圍,指導各個層次的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二、編制每日作業記錄單,實現作業全方面監管
1、校級管理
學校統一設計學生作業記錄單模板,供學生記錄每日作業及完成情況。作業記錄單的項目包括:學科、作業內容、預估時間、實際用時、自主安排、就寢時間、家長留言等。
2、教務管理
教務處每周通過各年級各學科備課組上交的下周作業預布置清單,監控各年級各學科作業的質量,統籌協調每日各班學生的作業總量,確保學生作業減量提質;同時教務處還通過檢查各班學習委員記錄的班級日志,監控學科高質量作業管理的落實情況。
3、備課組管理
學科備課組提前一周研究設計單元作業,并形成周學科作業清單,上報教務處。
4、年級組管理
各年級組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管理學生作業記錄單,即通過對學生作業記錄單的收、批、評,落實班級學生的作業管理。
作業記錄單使用:每個學生每日隨堂記錄各科作業的內容和老師預估的時長;并在完成作業后記錄實際的完成時間,以及就寢的時間;學有余力的學生記錄自主學習的內容和時長;家長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自主留言;班主任每天收集批改學生的作業記錄單,對各科作業的實際完成情況及時與學科教師溝通,對家長的留言及時回復,對作業單反應出的學生優點及問題及時匯總,并利用每周班會時間對作業記錄單所反應出的情況作點評,樹立班級完成作業標桿,引導學生做好時間的主人。
作業記錄單看似簡單,其作用還真不小。
對學校而言:
■可監控各學科作業布置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為學科組提供作業設計合理性的佐證,強化對作業設計的研究。
■為班主任統籌各學科作業量提供依據,從而更好的控制學生作業總量。
對學生而言:
■通過學生作業記錄的完成情況,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通過優秀作業記錄單的點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培養隨堂記錄作業的習慣,逐步學會管理時間,養成限時作業珍惜時間的品質,提高學習的效率。
■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在其學習基礎上都有鞏固提升空間,自主安排可以指導學生居家的個性化學習、活動等。
對家長而言:
■家長知曉學生作業情況,監督學校“雙減”工作的落實。
■搭建學校、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渠道,隨時了解家長的訴求。
■追蹤學生學習狀態,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小作業、大思考、精管理,減負不減質,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創新管理方法,探索更多讓“雙減”落地的措施,減負提質。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