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派干部發言材料
在實踐中成長
左錢發(杜集區朔里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鄉鎮是一個大舞臺,掛職時間不長,但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交到了不少農民朋友,了解掌握了基層政府的整體運轉流程。五個月以來,我堅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根據工作分工,盡力做好各項本職工作,堅持做到盡力幫忙,絕不添亂,積極做好橋梁和紐帶,堅持搞好相互間的團結和配合,嚴格自律,保持良好的作風,謙虛做人,認真做事。通過掛職,我也逐漸地成長起來,感悟到很多東西,這對我來說是一生的財富。我將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用心學習,沉下心來實踐,不斷改正自己、提高自己,不辜負組織的期望。
做足“豆”文章
劉庭玉(第二批大學生村官,烈山區古饒鎮王店村村委會副主任):王店村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傳統村,村里有幾位勤勞的村民靠種植豌豆和食用豆實現了發家致富。經過多渠道學習和了解,我知道如果想依靠種植發展,就必須擴大種植的規模,在村委會的帶領下,我們聯合77戶村民成立了淮北市王店豌豆食用豆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發展的這兩年,很好的引領村民靠種植特色農產品,提高了經濟收入,群眾也認識到這就是我村發展的可行之路。XX年初,我村的年度計劃里確定發展壯大專業合作社,我通過走訪、廣播、公告欄等積極宣傳土地流轉政策,激勵支持更多的村民把手中的土地流轉到合作社,進行大規模種植。同時,通過向北京農業大學一位教授取經,引進適合王店村土質的中豌六號,并在中間的間隔期種植菊花心白菜,實現一地多用,提高經濟效益。經過努力,XX年秋,我們村成功流轉1000畝土地用于種植優良品種的豌豆,帶動群眾種植達到兩千余畝。通過網上洽談,一些安慶、蚌埠等地的收購商前來收購豌豆,價格上較當地每斤高出2角,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村的舞臺很大很廣闊,找準定位,會大有作為,我就在小小的“豆”上找到了施展才能的空間,我勵志通過自己的努力,揮灑青春汗水,不斷的給村民帶來驚喜,為加快建設和-諧、富足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注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