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代表發言稿范文(精選3篇)
語文教師代表發言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作為一名鄉村語文教師,要有善良、慈愛之心,要有對事業的熱忱、執著,也要有對知識的不滿足,要對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鄉村教育事業服務,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子們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呢?就這個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要做一名語文知識的播種者。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在小學生的內心深處中下學習語文的種子,從小時候加強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小學語文課能夠使小學生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使小學生具備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培養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思維和方法、培養了小學生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這就要達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就能接受語文知識的熏陶,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能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在小學啟蒙階段,努力地去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讓自己能夠真正成為一名語文知識的播種者。
其次,要做一名語文知識的多面手。小學語文不同于其它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承擔的是綜合教學的任務,所以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淵博的知識,教師們經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長流水”。小學語文教師能做到以上基本要求,做一名語文知識的多面手,才能把握好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更能運用自如,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語文知識的提升服務。
再次,努力培養自己的探索、創新精神。當前,教育改革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創新的素質。很難想象一個因循守舊的語文教師能培養出很有創新意識的學生。一般說來,語文教師的創新素質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教師的創新素質是由創造性地確定教育教學目標,創造性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及總結問題的能力等因素構成的。農村語文教師應努力培養自己的探索、創新精神,使自己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在理論的指導下,不斷提高。
最后,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每每踏上三尺講臺,也許看到的是許多蓬頭垢面的沒人為他梳洗的留守兒童,但也要想到他們同樣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從他們饑渴的眼神里可以知道他們同樣需要我為他們傳道授業解惑。他們與城里的孩子一樣,健康活潑向上;他們與城里孩子不一樣,更懂得感恩。每逢教師節,都能收到學生的賀卡:“老師,您辛苦了!”一聲聲真誠的問候濃縮了所有的期望;“老師,節日快樂!”一句句深情的祝福蘊涵了無數的吉祥!所以我從心里愛他們,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也只有師生互愛,才能在融洽快樂幸福的氛圍里,學生才樂于學。
總之,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我們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績,才能為人類將來的巨大文明打下美好的基礎,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代表發言稿范文 篇2
位領導、各位同仁:
下午好!
雖說從教十余年了,但由于同學的不同,總感覺比較實用的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只是憑借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全身心的付出做了我應做的努力。畢業班語文教學的經驗,我更說不上有多少,只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而已。我覺得語文教學中,為了“對付”畢業考,須抓好兩件事,一是閱讀,二是寫作。這兩塊內容抓好了,就比較有把握了。下面簡要談談我的努力方向。
一、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同學學習的保證,因此,新學期開學接到一個新班,我首先對同學進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同學內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平時在班上多表揚、鼓勵同學,多尋找同學的閃光點,喚起同學的學習激情,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
我們班同學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同學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同學得以發展。對班內學習后進的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后進生的信心,培養同學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同學都有提高。
三、開動腦筋,搞好作文教學。
同學對閱讀缺乏敏捷的解題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題技巧。對作文選材的把握是同學下筆時的難點,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筆的低劣是六年級同學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關卡。從試卷分析發現,語文的確包羅萬象,是名副其實的大語文。最突出的是語文的課外知識必須豐富。而這對農村同學來說,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1、激發同學的寫作興趣。
2、指導課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展示優秀作文,明確好作文的標準。在作文指導課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優秀作文更重要,通過讓同學閱讀、分析、討論、作文中的病例,使他們認識到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和怎樣進行修改,同時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總之,在指導課上堅持不懈地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同學的作文質量一定會提高得很快。
3、重視作文評改。小同學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同學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因此,老師對同學的習作過程,都要給以積極的鼓勵、激發,建立一個新的評改模式和評價標準,一定要改變以往評改作文時間過長,老師單方面參與的狀況。
四、運用“三勤”教育方法,收效十分明顯。
1、頭腦勤。語文老師鉆研教材,鉆研同學必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力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口勤。每個班級都有令人頭痛的后進生。對待他們我不采取簡單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進行說服教育,擺事實講道理。
3、手勤。對于同學你對他松一尺,他會對自己松一丈。平時的作業,尤其是同學讀書筆記,每一篇日記我都堅持全批全改,持續對他們進行分數激勵,非但引起了同學的寫作興趣,而且在堅持中提高了同學的寫作水平。在這“三勤”當中,“頭腦勤”是基礎,只有考慮成熟了,你才能去講去做。當然,“手勤”、“嘴勤”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三者密切結合,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
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與其他人的差距,這讓我甚感汗顏。我必須更深刻到反思,向他們學習。在一次次的教學后,在一次次的檢測中,讓我和自己的同學共同的有收獲,有長足的長進。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我們的同學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成為語文這門課的真正主人!
語文教師代表發言稿范文 篇3
上午好!我是語文教師吳,很高興有機會能和您們進行交流。我要向您們匯報的題目是《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20xx年。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不斷摸索適合于學生的教學方法,現將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向三位專家作以匯報。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我緊緊圍繞我校“快樂教育”的辦學特色,力爭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因為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創設樂學情境,注重情感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如:在教學《三個兒子》導入新課時,我先表揚幾個學生,然后讓他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么樣夸獎你的?”孩子們頓時來了精神,積極發言。走進文本,“文中有三個媽媽在評價自己的孩子,想想應該是什么樣的表情?用什么樣的語氣?”學生們躍躍欲試;最后讓三個學生分別扮演媽媽去評價“自己的兒子”,體驗媽媽的心情,學生興趣盎然。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親自提起滿桶的水親身體驗。這個孩子的動作和表情激發了其他孩子要親身試一試的欲望。有了這個貼近生活的情境體驗,然后用“可”字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那個親自提水桶的孩子用“可”說出自己的感受時,他的動作和語言博得了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的陣陣笑聲。孩子們對媽媽們的辛苦就有了更深的體會。
二、關注表達能力,突顯朗讀訓練。
閱讀課堂是“練兵”場,是實踐園。學生要在這里歷練聽、說、讀、寫、思的語文能力。教學時,我以文本為載體,始終致力于學生說話和理解能力的訓練,如練習用“當……的時候,媽媽夸我……”“一邊……一邊……”“可”這樣的句式說完整話。這堂課中,不少孩子勇敢地回答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聲音響亮。有的孩子說“當我幫媽媽干活時,媽媽夸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有的孩子說“當我寫作業時,媽媽夸我字寫得很漂亮”……一句句童真的語言,帶著驕傲,帶著自豪。
學生帶著真摯的情感走進文本,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力,并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有了真切的情感體驗。朗讀時,學生便能自然地帶著情感朗讀,文章蘊含的情感也在朗朗讀書聲中,深入孩子的心靈。這節課,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的學習氛圍中學會了知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三、感悟文章語言,提高審美情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富有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仿佛使人置身其中。對這些文章的反復誦讀,可以使學生逐步感受語言內蘊和文章氣勢,領會其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精妙之處,是讓學生感悟語言的絕妙材料。我在指導學生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通過對第二自然段的反復誦讀,并配以圖畫、音樂,使學生感受到南海海面瑰麗的風光,又以這種繪畫美、音樂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孩子們快樂地融入生活場景中,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了教學目標,提高了語文教學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