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安全發言稿(精選3篇)
清明節安全發言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我國旗下的題目是“話說清明節及安全注意事項”。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響相對更大更廣。清明節是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清明節是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新成立后,人們都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業績,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繼承和發揚優秀的革命傳統,表達對烈士的敬仰懷念之情。
清明節,同時還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是我國民族傳統中一個極富特色的節日。清明節本身包容著民族的、歷史的、地域的豐富內涵,在江南一帶按照傳統習俗,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
今年清明節,從4月4日到4月6日放假三天,4月7日(星期四)正常上課。在放假期間,學校要求全體學生在遵行民族習俗的同時,要體會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真正意義,要孝敬長輩,學會感恩,要體會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民族自尊心與歷史責任感。同時,我們希望同學們在放假期間一定要注意安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清明節安全發言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但這段時間也是安全事故的高發期。
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需要大家一同關注,高度重視,為此,我們結合實際向全校師生提出以下注意要點一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遵守相關交通法規。
乘車注意乘車安全,不要乘坐三無車輛,特別要提醒家長不能酒后駕車步行要牢記一停二看三通過,注意行路文明,牢記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
二要注意發生緊急情況時自護自救工作如遇交通事故時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要及時報警,如遇歹徒時,牢記撥打或家長的電話,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與歹徒周旋,找機會向大人求救,確保自己盡快脫離險境。
三要注意做好傳染疾病的預防工作,如流感麻疹流腦肝炎,如發現自己發熱咳嗽咽痛出紅疹等癥狀,體溫超過度,要請家長盡快帶往醫院就醫,就醫后充分休息,等康復后再返校學習。
若被確診為傳染病病例,要及時告之班主任老師。
四加強室內通風,做好居室消毒如撥灑消毒液或食醋等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做好保暖預防工作,加強體育鍛煉,配備必要預防藥物。
五關于清明節祭祀活動及森林防火的幾點要求請廣大學生盡可能同家長一道參加清明節祭祀祖先活動。
清明節安全發言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告別了漫天的飛雪,告別了凜冽的寒風,我們邁步走進春天的校園。當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這些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都感到萬分的自豪,無比的幸福。然而,這完美的生活來得多么不易啊!
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個腳印寫著真誠,每一顆紅星閃亮著期望,每一聲槍響寄托著革命的信念。二萬五千里長征路啊,氣壯山河!忘不了青紗帳里,中華兒女出奇兵,槍頭凝聚著民族的仇恨,向著侵略者發出怒火。奔騰的黃河,為他們高奏凱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林森火、王二小,機警地偵察敵情,用自我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國的旗幟上留下輝煌。
烈士們雖然不在了,但他們的革命就像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烈火,燃燒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他們無私無畏的,也必將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完美的環境為我們帶給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就應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就應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職責和歷史使命。
我們這些成長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中的少先隊員,將莊嚴宣誓:發揚革命傳統,繼承英雄業績,牢記人民期望,立志報效祖國。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真知,鍛煉意志,培養品德,全面發展,成為繼往開來、大有作為的新一代!
讓我們在春天里播種理想,在秋天里收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