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培訓班的發言稿范文(精選3篇)
鄉村振興培訓班的發言稿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對照__屆五中全會對建設新農村的20字概括,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這次,有四句話不一樣。新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設定的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最終目標。始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關注農民生活環境。以人民為中心,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
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這一項,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扎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這一重要內容。從關心廁所衛生,通過“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這樣的“小事”可以看出,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人居環境的改變還有農民的幸福感越來越被重視。
鄉村振興培訓班的發言稿范文 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現就XX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XX鎮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方針,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實,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調結構”,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
XX鎮緊緊抓住和林格爾新區和呼和浩特新機場建設重大機遇,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和一二三產業融合,聚力打造特色產業鏈,發展綠色有機循環農業,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一是調整優化現代農業產業布局。采取“基地+大戶+農戶”模式,選定忽通兔、巴旦營、岱洲夭、討速號、閆城營、后猛獨牧等7個村5。5萬畝耕地,作為全鎮“種植高產創建”示范區,推廣科學種植高產玉米、蔬菜等優勢產業,進一步扶持庭院經濟、鄉村旅游等新興產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主導產業。二是依托內蒙古犇騰牧業有限公司、和林格爾縣禾盛農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發展奶牛、肉羊產業,實現農作物秸稈及農副產品綜合利用,解決農村環境衛生的基本問題。三是主動融入空港經濟區建設。抓住和林格爾新和空港經濟區建設的契機,引領農民從事商貿、旅游、餐飲、住宿等產業,打造和林格爾縣產城融合示范區;引領農民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農家水果采摘建設等高效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四是全面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積極培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二、突出“優環境”,加快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讓農民過上美好生活,是我們工作的落腳點,我們要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設宜居宜業美麗新農村。一是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安排,堅持“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創新機制、確保長效”的工作機制,堅持重點先行、典型引路、梯次推進、全面覆蓋的原則,下半年對巴旦營村、岱洲夭村、XX村、閆城營村、忽通兔村進行集中整治,重點推進農村固廢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改造及糞污治理、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農作物秸稈及農林副產物綜合治理,著力解決鎮村環境衛生的基本問題,努力建設衛生整潔、管理有序、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文明進步的美麗鄉村。二是實施森林保護與河流治理。加強護林防火,嚴禁濫砍濫伐、濫采砂石,保護好寶貝河生態環境。結合寶貝河流域XX段治理工程,按照打造空港經濟區文化長廊、休閑長廊、景觀長廊的定位,將寶貝河打造成休閑帶狀公園,形成高品質城鎮生活帶。涉及忽通兔、巴旦營、岱洲夭、討速號、前猛獨牧6個自然村,我們一定積極配合工程建設,確保工程順利開展,使寶貝河流域XX段成為我鎮人民群眾休閑、觀光、健身的寶地。三是繼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村文化站、文化廣場、文化室、農家書屋的利用率,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開展“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主題活動,倡導良好的家風家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推廣文明單位、文明村組、文明家庭,培育文明鄉風。四是有序推進新型集鎮建設。作為全國大型復合樞紐機場和國際貨運樞紐所在地,我們要加快集鎮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打造6。5平方公里的新型智慧城鎮,快速融入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將新機場建設區域內的村莊搬遷合并、統一安置,進一步拉大集鎮建設框架,加快集鎮建設規劃方案編制工作,拓展城鎮服務功能,讓農民充分享受現代化、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帶來的實惠。
三、突出“強保障”,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鎮廣大干部職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為民心態,認真研究每一戶貧困家庭的具體情況,按照“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工作要求,實現全鎮農民“兩不愁,三保障”,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堅持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精準到人,完善脫貧計劃進度賬、幫扶措施辦法賬、幫扶責任工作賬,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二是統籌推進社會保障工作。以扶危、助殘、救孤為重點,做好重新核算農村低保、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等工作,實現農村低保應保盡保,農村養老實現全覆蓋。構建與我鎮經濟發展水平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三是認真實施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對失地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采取以自愿參保為主,采取“政府與個人”共同繳費的原則,實現“征地”與“參保”并軌運行,統一管理。建立健全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長效機制,對已經領取養老保險者,我們要加強管理;對征地時的中年人員,可按不同年齡段每人分別一次性繳納不同年限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后,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內;對征地時的年輕人員,由于不確定因素多,原則上不用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解決失地農民后顧之憂。
各位領導、同志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下一步,XX鎮將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最高標準,按照鄉村振興“二十字”總要求,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咬定目標不放松,積極作為不松勁,乘勢而上,砥礪奮進,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XX鎮全面落地、生根結果。
鄉村振興培訓班的發言稿范文 篇3
各位領導:
大家好,
今年以來,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堅持以“五位一體”新發展觀念為新領,充分發揮x村自身資源和區位優勢,聚力脫貧攻堅,為圓滿完成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鑒定基礎。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狠抓產業發展,使貧困戶早日脫貧
今年的疫情是百年不遇人員災害,盡管這樣惡劣環境下,黨委政府一聲令下,各村設立交通卡口,我們村由駐村干部、村干部、組長及志愿者,安排各自的崗位,各負其責,堅守陣地,24小時值班,奮戰40天,完成了黨委政府交給我村的光榮任務,在此同時領導干部帶頭用喇叭喊,用肉口傳,并通知包聯干部給貧困戶打電話謀劃產業,早計劃、早準備把各人家庭今年的主要產業規劃好。于是群眾主動找到我們干部幫忙購買種子、豬娃、雞娃、羊娃民、牛娃等,結果形式一派大好。
(一)香菇產業:
x村從宣傳香菇產業的前景起,召開多次群眾會,針對每個貧困戶的家庭實際,每戶制定生產多少棚?最后實際上多少棒?通過香菇技術員耐心地講解種植香菇的技術,落實x戶貧困戶,種植香菇x棚,上了x棒,村上安排治調主任x負責,并派專業技術人員陳家貴堅守香菇基地,白夜守候,定時噴水,定時采摘,嚴格按照香菇公司的操作流程,致使我村的香菇產業產量高、質量好,得到了香菇公司的好評,同時給貧困戶增加了一定的收入,使貧困戶對此產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認可香菇產業使一個富民的`短平快的致富產業。
(二)紅皮椒產業:
此產業全村x畝,一組x畝、二組x畝、三組x畝、四組x畝。從育苗抓起到整地、到移栽、到管理、到采摘,都安排專人負責,由組長親自帶頭,每個環節都有村干部負責管控,使此產業達到預期的產量和效益。
(三)養殖業:
1、養牛:一組葉書群圈養本地黃牛13頭,產值達25萬元,葉書春養牛8頭,年產值達15萬元。通過他們兄弟倆養牛,使不少貧困戶都看到了此項目的明顯效益。
2、養雞:全村共計養殖6560只,主要分布在一、三、四組,雖說是沒有大規模的養雞場,但農戶首先自己吃雞蛋和雞肉方便些,總收入達64.8萬元。
二、聚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鎮委鎮政府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上,堅抓國家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機遇,統籌謀劃,全面整改我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問題和短板,積極構建防貧減貧和持續增收長效機制,確保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任務。
x村通過駐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組干部、全體黨員反復開會研討貧困戶收入達標問題,針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監測戶如何增收問題?把扶貧政策用足用透,根據家庭實際情況,有的給他衛生公益崗、有的給他道路公益崗,這樣通過多種途徑把收入偏低的貧困戶收入提起來,使建檔立卡貧困戶x戶,x人人均純收入達到x元。
三、全面排查化解扶貧領域信訪矛盾。
我們工作隊在駐村幫扶工作中,通過戶戶走到,發現問題就地解決問題,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層層上報,把信訪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入戶宣傳扶貧政策,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好貧困群眾思想發動、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激發擺脫貧困內生動力,開導群眾對產業的發展帶來興趣,以便產生動力,促進脫貧攻堅奔小康。
總之,作為駐村工作隊員,克服新冠肺炎影響,深入推進產業扶貧,穩崗就業和消費扶貧,協助完成年度減貧任務,大力協助村委會收繳“兩金”,落實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監測戶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下一步我們繼續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民,繼續堅守駐村崗位,做到在脫貧鞏固期內,幫扶工作力量不撤、節奏不變、力度不減。繼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幫助指導建強基層黨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健全完善村級事務管理制度,扎實推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接續好鄉村振興。要積極探索新形勢、新時期、新條件下駐村幫扶工作新機制,不斷提高駐村幫扶工作水平,使駐村幫扶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