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推進會議上的發言稿范文(精選3篇)
在鄉村振興推進會議上的發言稿范文 篇1
:
大家好!時間為我們定位未來坐標,同樣也會為我們開啟一段嶄新征程。20xx年歲末,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__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XX鎮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立足鎮情農情,順勢而為,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邁開了堅實步伐。
一年來,我們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聚焦優勢調結構。按照“南種麥、北生態、東苗木、西果菜、中節水、牧覆蓋、公路沿線加工帶”的產業結構調整布局,X、X等特色種植面積增加到X萬畝,家畜、家禽存欄量分別逼近X萬頭只,各類加工業迅速興起,農業發展方式悄然轉變。
一年來,我們盡銳出戰、精準施策,打響環境保衛戰。完成采伐跡地更新X萬畝,筑牢X區東北部綠色生態屏障。完成農業高效節水淺埋滴灌面積X萬畝,全年節水X萬立方米、節肥X%以上、玉米增產X萬斤。在全市率先整鎮推進“廁所革命”,安裝衛生廁所X戶,多次代表X市接受上級檢查,全市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將在我鎮召開。農村水電路等基礎條件大幅改善,X村道路通暢率X%,農村網絡覆蓋率達X%,自來水安全工程入戶率達X%,學校、幼兒園、衛生室實現全覆蓋,群眾出行、上學、看病、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得到較大改善。
一年來,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精準施策拔窮根。根據“大小兼顧、長短結合、新老并重、一戶多策”的原則,實施“菜單式”扶貧政策,疊加推進X特色“五小”幫扶措施,具體從“種養托收工技貸,健教民殘房水愛”14個方面入手,脫貧攻堅進程加快推進,截止20xx年底,全鎮正常脫貧X戶、X人,穩定脫貧X戶、X人。
一年來,我們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鄉村治理煥生機。X村“兩委”換屆選舉成功率達X%,“一肩挑”比例達到了X%。全面加強村級配套組織建設,X個X村全部產生了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以及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進一步規范了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嚴格按照標準完成黨費月收月繳、黨組織關系集中排查整頓、離任老干部補貼申報等工作,全面落實黨員發展全程紀實,消除了X個連續三年未發展黨員X村和X個集體經濟空殼村。
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與新時代“三農”工作發展的新要求相比,與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任務相比,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依然存在薄弱點;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依然滯后;社會維穩工作壓力大;貧困人口基數大,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等等。面對這些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未來五年,我鎮將統籌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一、培育五彩田園,筑就肉海糧山
產業興才能鄉村興。未來五年我鎮將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積極在培育“金紅綠紫白”五色產業上做好特色文章。一是做好金色產業“量變質”的文章。金色產業即玉米產業。積極與大型糧食收儲和加工企業合作,通過土地集中流轉,全面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淺埋滴灌、“一穴多株”、全程機械化等手段,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到20__年力爭形成穩定流轉X畝以上的玉米種植區X個,畝產力爭超過X斤。二是做好紅色產業“特中特”的文章。紅色產業即紅鮮椒產業。充分發揮好X村紅鮮椒合作社取得出口權的優勢,將全鎮紅鮮椒栽植規模擴大到X萬畝。20xx年完成X平方米冷庫建設,進一步提高紅鮮椒的附加值。三是做好綠色產業“好中優”的文章。綠色產業即綠色蔬菜產業和雜糧雜豆產業。將好X、X等5個村打造成蔬菜專業村,把X、X等X個村打造成小麥專業村,將X子、X等X個村打造成雜糧專業村,將X、X等5個村打造成高粱專業村,全鎮非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到X萬畝以上。四是做好紫色產業“好中強”的文章。紫色產業即以沙地釀造葡萄為主的果樹栽植產業。到20__年,全鎮各類果樹栽植面積達到X萬畝,其中沙地釀造葡萄X畝、沙棘X萬畝、榛子X萬畝、五味子X畝,其它果樹X畝。五是做好白色產業“優中優”的文章。白色產業即以奶牛、肉羊、生豬、白鵝為代表的養殖業,采取小規模大群體與規模養殖場相結合的模式,全鎮奶牛存欄恢復到X頭以上,肉羊存欄X萬只,生兔年出欄X萬口以上。大力發展林下養鵝產業,年出欄達到X萬只以上。同時,積極發展基礎母牛、肉牛、肉驢及其它特色養殖業,把我鎮建設成養殖大鎮、養殖強鎮。
二、培育X后園,筑就綠水青山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我們要讓山更青,鞏固林業整改跡地恢復成果,有林面積擴大到X萬畝;我們要讓水更凈,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全面加強土壤污染綜合防治,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深入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我們要讓天更藍,發展綠色加工業,加強大氣治理,管住秸稈焚燒;我們要讓景更美,林、路、村、街、戶全面整治、統籌規劃、整體打造,實現鎮在畫中、村在林中、人在景中,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鄉愁”永駐,成為X城區的后花園、居民假日的休閑地。
三、培育文化圣園,筑就精神高山
振興鄉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未來五年,我們將抓精神文明建設貫穿到改革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發展全過程和各環節。一是做強做大農民喜樂會這一文化品牌。重視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建立相應的補貼和激勵制度,努力扶持基層文化人才。發展和壯大農村文化志愿者隊伍,鼓勵他們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二是深入挖掘將軍文化內涵。X將軍是X的'驕傲、X的驕傲,更是我們驕傲。我們要精心整理X將軍的童年生活點滴,擴印《X風雨坎坷六十年:新中國開國蒙古族將軍X傳記》,編輯出版一套X生平事跡連環畫,在中小學開辦X事跡宣講課堂,讓人們廣泛了解X生平事跡,傳承精神。三是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注重傳統文化、鄉風民俗的挖掘、傳承和發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用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滌蕩心靈、陶冶情操;又要注重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主流意識形態引導和影響農民群眾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用文明的鄉風、良好的家風、淳樸的民風不斷為美麗鄉村加分提質。
四、培育創業樂園,筑就金山銀山
人才是鄉村持續發展的動力,未來五年,我鎮要不斷改善返鄉創業的“土壤”和條件。一是積極培育生態田園綜合體,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積極開發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摘農家果、品農家樂”為主題的農業觀光體驗型鄉村旅游,規劃建設好X沙地釀造葡萄田園綜合體、牧歌林業田園綜合體、X沙棘田園綜合體、X榛子田園綜合體。二是積極培育各類加工業,吸引走出去的農村青年“回流”,讓飛出去的“鳳凰”飛回來,依托種養殖優勢發展小麥加工、榨油、白酒釀造、奶制品、面點加工、驢產品、鵝產品等農畜產品加工;依托資源發展培育門窗、三格化糞池制造、家具制造等輕污染有市場的加工業。三是積極培育各類鄉土人才,造就一支懂經營、善管理、有技術、愛農村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五、培育幸福家園,筑就東海南山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要用農民生活富裕程度來評價。未來五年,我鎮將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走好惠民富農之路,讓每個農民都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走好特色脫貧之路,吃透扶持政策文件精神,積極與上級職能部門對接,爭取更多的政策紅利、資源支持。重點實施好包含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安全保障、生態扶貧等脫貧攻堅項目,全面改善基礎設施,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走好鄉村善治之路,按照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三治”原則,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進一步正確引導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議事、理財小組,規范村務監督機制。不斷加強農村法治建設,把各項涉農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引導群眾遵法守法學法用法。走好融合發展之路,完成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資產收益、合作社集體股金收益等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激活“人、地、錢”等各類資源要素,讓群眾從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分享更多紅利。走好共富共享之路,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保證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上下用心,惟農是務!蔽覀儗⑷尕瀼芈鋵崊^委、區政府關于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匯聚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集中精力育五園、克難攻堅筑五山,推動我鎮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老百姓的日子比蜜甜!
在鄉村振興推進會議上的發言稿范文 篇2
:
聚焦“五個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全面發展
一要推動產業振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首要任務,要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眼光和思維來解決農業發展問題,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提高農業產品質量,以高質量贏得大市場。現代化農業就要用現代化的方式來推進,是北方果業適生區,特別是蘋果和櫻桃的優生區,中藥材種植也初具規模,近年來農民群眾因此受益,在市場上占有相當份額。發展產業特別是農業一定要依托資源稟賦,做大農業的比較優勢。怎么來做大優勢?一個是堅持農業園區化發展,通過園區化實現規;;一個是堅持精品化發展,把蘋果、櫻桃、核桃等干鮮果的品牌做亮,讓品牌提升農業的競爭力;一個是堅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產業具有上下游聯通的體系,就是要使種植、養殖、深加工產業鏈條串聯起來,這樣才能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一個是堅持種植養殖循環發展,著力發展生態農業,使種植為養殖服務,養殖產生的有機肥用于生態農業發展,形成產業發展內部循環機制;一個是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支持馬咀、孟姜女故里、金鎖石林、哭泉梯田等鄉村旅游發展,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響xx鄉村旅游品牌,以鄉村旅游帶動農產品加工、傳統手工、民間技藝等產業發展傳承,形成生產基地、農旅融合、休閑康養等相互支撐的產業鏈條。要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完善土地入股、訂單農業等聯結機制,推動農業發展跳出傳統模式,開啟市場化、企業化、工業化的新模式,讓農戶獲得更多增值收益。
二要推動人才振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必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我們要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堅持開展職業農民培育,扶持培養一批龍頭企業、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領頭人”,提高農民的農業技能水平,讓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讓農村的產業、環境吸引人、留住人,要支持企業家、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技能人才、黨政干部等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要把農村一線作為培養干部的重要陣地,加強對“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業技術人員的教育監督管理,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鄉村注入新鮮“血液”。
三要推動文化振興,加快建設現代鄉村文明。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鑄魂工程。要把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作為重大工程,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氣神、增強凝聚力。要扎實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及各項文化惠民活動,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形成健康向上的鄉風。要深入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表彰活動,加強家庭建設、家教傳承和家風培育,以純正家風厚植社會新風尚。要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及新鄉賢作用,堅決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高額彩禮等陳規陋習,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推動農村移風易俗。要做好農村古建筑保護修復,挖掘整理民俗家風,讓優秀傳統文化世代相傳。建設村史館、民俗館,整理編印村志,恢復一些民俗等,這些都是鄉村文明的重要元素,各級都要大力支持。
四要推動生態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鄉村振興的最大優勢和競爭力。要推進農村綠色發展,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要持續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改善,聚焦農民反映強烈的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讓農村更宜居、更宜人。要實施好農村通村通組瀝青路、飲水安全提升、自然村通動力電等基礎設施“三提升”工程,加快實施“天然氣下鄉”工程,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認真落實我市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格局。要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健全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大生態植被、自然景觀、古樹名木、小微濕地保護力度,開展村莊綠化、庭院美化等鄉村增綠行動,建設一批森林小鎮、森林人家和生態文化村。
五要推動組織振興,鞏固黨的農村執政基礎。基層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目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剛剛成立,要壓實基層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盡快開展村干部教育培訓,加強廉政教育,提升新班子能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加強村級后備干部培養管理,鼓勵和支持黨員帶頭脫貧致富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要以黨的領導統攬全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發揮村民監督的作用,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
把握兩個關鍵,助力鄉村振興蹄疾步穩、有序推進
一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鄉村振興的根基。脫貧攻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解決鄉村振興中最難的.短板,脫貧攻堅任務完不成,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目前我市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期,今年要完成1.16萬人脫貧,78個貧困村退出,宜君縣脫貧摘帽,印臺區力爭達到脫貧摘帽標準,到20__年實現全面脫貧,任務還很艱巨。全市上下要做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政策銜接、機制整合和工作統籌,按照“三個著力”要求,把脫貧攻堅放在鄉村振興的大盤子中推進,既要確保脫貧任務完成,又要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朝著鄉村振興目標不斷前進。要聚焦深度貧困和特殊困難群體,落實領導包抓制度,扎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做實脫貧致富的產業支撐,力爭今年年底前深度貧困村主要指標接近退出標準。要重視扶志扶智,推廣“八星勵志”等好的做法,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自身發展能力。要用好鹽銅扶貧協作力量,加快協作事項的落地見效,強化對社會扶貧力量統籌協調,充分發掘社會扶貧資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凝聚各方合力。要繼續做好馮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著力加強農村基層隊伍作風建設,注重激發調動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鞏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作風基礎。
二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釋放鄉村振興的機制活力。農村改革是“三農”發展的重要動力,推進鄉村振興,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要鞏固完善基本經營制度,落實好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要求,給農民吃上“定心丸”。要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建立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有償退出機制,支持耀州區“農地”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探索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辦法,加快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要盡快出臺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確保20__年基本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叭儭备母锸寝r村改革的“重頭戲”,要推廣宜君縣棋盤鎮黃埔寨村、印臺區紅土鎮孫家貶村“三變”改革的試點經驗,今年所有村都要完成清產核資任務,試點村要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取得新進展,使“三變”改革從“盆景”變“風景”。
強化三個保障,夯實鄉村振興領導責任
一要加強黨的領導。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的領導。要全面落實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記負責制,對全市來說,市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區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鄉鎮黨委書記負責抓落實。各區縣黨委、政府每年要向市委報告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要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二要堅持規劃引領。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性工作,要積極對接上級政策,把握時間進度,高標準、高質量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五個振興”的專項《實施方案》,體現特色,彰顯行動,把工作措施定實,把責任分工砸實,把任務進度列實,引領全市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要積極爭取將我市上報的8個村列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采取領導包抓、部門幫扶的方式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探索總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和經驗,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推動全市鄉村有序振興。
三要夯實工作責任。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市委書記負總責,“五個振興”分別明確一名市委常委負責,要列出責任單位和參與部門,層層壓實責任。產業振興由四新同志負責,農業局牽頭;人才振興由王剛同志負責,市委人才辦牽頭;文化振興由雅玲同志負責,市委宣傳部牽頭;生態振興由維佳同志負責,市發改委牽頭;組織振興由王剛同志負責,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牽頭抓總職能,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加強部門聯動、條塊聯動、城鄉聯動,形成工作合力。要對鄉村振興的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實行項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確保精準高效有序落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對區縣、部門貫徹落實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鄉村振興推進會議精神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全年“三農”工作重點任務順利完成。
同志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全市上下一定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強化擔當,真抓實干,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良好開局、高點起步、深入推進,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而努力奮斗!
在鄉村振興推進會議上的發言稿范文 篇3
尊敬各位,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為期一個月準備,遵義市新蒲新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暨開班典禮今天順利舉行。首先,我代表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向給予我們支持和幫助的遵義市新蒲新區表示衷心地感謝!對在百忙中出席培訓開班儀式的曹繼才書記表示衷心地感謝!也向全體學員參與本次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同學表示熱烈地祝賀!
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站在時代的新高度,把握新時代現代化強國戰略布局。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且排在七個重大戰略第四位。表明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我院作遵義市新蒲新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那么培訓主要以學習和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開設了理論與現場觀摩教學,在培訓中我們將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學院高度重視,策劃部署。我們學院與區委組織部就培訓的內容、時間、形式、師資和學員食宿安排等方面多次進行溝通聯系,做了認真研究和安排。在開班后,學院將派教學班主任全程跟班指導,確保全體學員學習順利,教師圓滿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
二是培訓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在理論授課方面,學院將安排資深教授結合我們當地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新形勢,開設了的十九大、精準扶貧、鄉村旅游等多個專題講座,內容既豐富,又具有很強的適用性、針對性、系統性、啟發性,將會使大家耳目一新、視野開闊,理念上受到了沖擊,知識上得到了充實和更新。現場教學將會安排各位同學到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美麗鄉村示范村等實地感受。
三是管理嚴格,濃厚學風。學院高度重視此次培訓,將嚴格按照學習考勤等相關制度執行。開班后,帶班老師本著“嚴要求、重管理、求實效”的標準,通過學習相關鄉村振興課程,使我們即將走向鄉村振興道路的同學們真正學到知識、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大家要把這次培訓既當成是一次學習機會,同時也是對自身作風、組織紀律、性觀念的鍛煉和考驗。學習期間,請同學們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切實做到了學有所獲;
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組織,尊敬師長,同時要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刻苦的學習。每位同學都要身體力行,從嚴要求,維護了學校形象,展現了我校良好作風。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對參加此次新蒲新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暨開班典禮的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預祝這次培訓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