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先進典型精彩發(fā)言稿(精選5篇)
教師節(jié)先進典型精彩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小學的老師王小學,在這個充滿喜悅的收獲季節(jié)里,我們共同迎來了第x個教師節(jié)。
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做為優(yōu)秀教師代表發(fā)言,我感到十分榮幸,心情特別激動。首先,我代表全體教師感謝xx鄉(xiāng)各黨委領導在百忙之中心系我們這些在一線工作的教師們,這份心意讓我們倍感溫暖。作為一名教師,我愛我的學生。原來一直擔任高年級教學工作的我,去年突然來個急轉(zhuǎn)彎讓我從一年級帶起,當時的我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抓起,心里也泛起了抵觸情緒。可是,孩子們等不得我這漫長的過度時間,我必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迎接新的明天。一年下來,我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是那么可愛,課前課后他們總喜歡圍著你,問你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有時候冒出的話能讓你哭笑不得。我想:這就是孩子們最真的本性吧。我漸漸喜歡上了他們,試著和他們相處,使得他們最后更加信賴于我。經(jīng)過去年一年的磨煉,我懂得了對學生的管理要張弛有度,平時老師應多與學生溝通,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學生就會更加青睞于你。他們給了我很多的動力,以至于我更加熱愛我的事業(yè)。我始終把認真負責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把各項工作都做得更好,力爭做一個開拓進取、不斷完善的教師。
老師們!全社會尊師重教,各級領導更是對教育高度重視,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自尊自勵,在這里,我想代表廣大教師作出幾點保證:
一是要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切實承擔教育者的社會責任,滿懷對受教育者的真心關愛。
二是要刻苦鉆研、嚴謹篤學。我們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chuàng)造者。在當今時代知識層出不窮的條件下,要成為合格教育者,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三是要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我們教師從事的是創(chuàng)造性工作。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fā)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fā)展。
四是要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為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最后,和全體教師道一聲:節(jié)日快樂!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教師節(jié)先進典型精彩發(fā)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xx年7月,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加入到教師隊伍的行列。x年的從教經(jīng)歷把我從一個青澀、稚嫩的毛頭小子錘煉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同時,也讓我親身見證了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一步步的發(fā)展歷程。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欲傳道,須先行道。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之所在。只有教師身正行道,學生才能“不令而行”,“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只有以德立身立教,才能不辱教師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參加工作以來,我先后擔任過三屆班主任和多個班級專業(yè)導師工作,對所帶班級傾注了高度熱情。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物價二班曾榮獲四川省優(yōu)秀班級榮譽。我多次被評為學院優(yōu)秀班主任。作為專業(yè)指導教師,我?guī)У膶W生在20xx年、20xx年四川省會計專業(yè)技能大賽中先后榮獲二等獎,在20xx年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比賽中榮獲二等獎。
關愛每一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x年的從教生涯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復蘇;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的情感也會回暖。冰心老人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處開花。”只有愛才能激發(fā)愛,只有心才能塑造心。用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會是一個浩瀚的宇宙,每一個心門的開戶,都將是一個無法預知的未來!
此時此刻,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我深深知道:它并不僅僅只屬于我,更屬于職院所有的努力付出的教師們,屬于千千萬萬投身教育、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人。正是他們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譜寫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贊歌!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yè),我們就會用一生的心血去譜寫一曲永恒的`奉獻之歌!
教師節(jié)先進典型精彩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我被安排在這次會上代表教師作一個發(fā)言。我可能無法代表別人說話,我說的只能是我自己的想法。不過,教師之為教師,有他的共性,所以我的話可能會引發(fā)其他老師的共鳴,因此也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想談一個話題,叫做“守住教師的本分”。我自己不見得能做得好,但想通過這個話題的討論,與各位共勉。
我個人自1973年從教以來,算起來差不多40年,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教過了,只差幼兒園還沒教過,我考慮能否在退休以后再來過把癮。
孟子講,“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三樂,是人生最高的樂或幸福,甚至“王天下”都不在其中。用今天的話說,給我當總統(tǒng)都不換。第一樂講家庭生活,第二樂講做人的原則,第三樂講人生的事業(yè)。這三樂,第一條是“命”,不能選擇;第二條是做人的本分,用康德的話講,可以說它是一個絕對的命令,做任何事都須以它作根據(jù),是人之作為人的一種必然選擇;第三條作為人生的一項事業(yè),是一個可能的選擇。對這第三條,我與孟夫子心有戚戚焉,也在其中感到了極大的快樂和幸福。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選擇,我還會選擇做教師。
就自己這幾十年做教師的體會來講,我覺得孟子講的這“三樂”中第二條最重要,它是我們做人的本分,有它作為根據(jù),人生才能真正具有內(nèi)在的“樂”或真正的幸福。包括做教師在內(nèi)的人的所有事業(yè)成就,均須以第二條作為根本。
先儒講“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重正名,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學》講人要有所止,“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等,都是說人在社會生活中,各有分位,應守住自己的本分。君要做得像君的樣子,臣要做得像臣的樣子,為父、為子、為國民、為老師、為學生,都應如此,借用黑格爾的話說,就是事物要符合自身的概念,才是好、是善。
在我們現(xiàn)在所處身的這個高度物化的社會環(huán)境里,人要想守住本分,合乎自身的概念,很不容易。為官,經(jīng)商,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當教師的處境要好一點,但外面也有誘惑,怎樣守住自己的本分,對得起“師”這個名,就很重要。
“師”的本分是什么?韓愈《師說》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三者不是并列的關系,其中“傳道”一條最重要。韓愈解釋說,我們尊之為“師”的,不論少長,能“聞道”即可為吾“師”。所以說“吾師,道也……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不是說我有了一個教師的職位,就可以是“師”。聞道、得道,是“師”之所以為師的標準,它也規(guī)定了教師的本分之所在。
首先,這個師“道”,是一種人格的要求。
今天的教師,是一種負責傳授知識的職業(yè)化的工作,與古時的“師”有所區(qū)別。按錢穆先生的說法,中國古學是一種通人通儒之學。金岳霖先生也說,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他的學問就是他的傳記。梁漱溟先生亦因終生篤守其信念而行,而被稱作“最后的儒家”。故古來言師道,為人與為學是一體的。我覺得,現(xiàn)代學校教師雖然已成職業(yè),但先儒有關師“道”的教訓,仍然有效,它的精神還應該繼承。職業(yè)雖然分途,但在教師個體身上,做個好人與好的專家、學者應該是一體的。
其次,這個師“道”,對學問也有一種要求,這就是學問要有內(nèi)在的一貫性和真實性。
《禮記·學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孔子的學生子貢認為孔子的特點是博學多聞,孔子說,“非也,予一以貫之”。又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學無常師,他的學問雖博卻不駁雜,就是因為有一貫之道貫通其中。今天知識爆炸,學生了解的東西我們教師可能都跟不上。在學問上有一貫之道,面對這信息爆炸的時代,才能應對裕如,具有一種轉(zhuǎn)世而不為世轉(zhuǎn)的能力。
我們教師現(xiàn)在壓力很大,有很多任務,發(fā)表論文有數(shù)量、級別要求。這促使很多人為發(fā)表文章而發(fā)表文章,今天的文字與昨天的文字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打架,這就不行。我們呼吁官方學術評價的體系要逐漸改變,提供一個使學者真正可以做到真積力久,厚積薄發(fā)的學術環(huán)境,這樣我們的學術才能是真實的,才能有扎扎實實的進步。但我們自己亦應首先對自己有這個要求。
我自己是一個笨人,寫東西慢而且少。有兩個字,叫做“不敢”。不考慮成熟的話不敢說,不敢發(fā)表。不過,這里面也有愛惜自己羽毛的意思。從效果來考慮,應景的文字發(fā)出來,對自己不是加分,而是減分;從長遠看,做這樣的事其實很傻的。我自己平時看書,注意積累一些問題。對有些問題,從有想法到能夠貫通,再把它寫成文字發(fā)表,有的要間隔二三年,甚至十年。這當然是因為自己資質(zhì)愚鈍,只能做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的事。我不否認人的資質(zhì)差異,有人就是又好又快,那是天才。一般人還是需要下點“慢”的功夫,才能做成像點樣的東西。我對自己的學生也提到這樣的要求。我講《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第一講緒論,就題為“形成屬于你自己的方法”。
其三,從這個師“道”對人格的要求延伸到教學或韓愈所說“授業(yè)、解惑”,傳統(tǒng)的教育所倡“成德之教”,在今天仍有意義。
古代教育以成德為本,“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現(xiàn)代教育則不同。現(xiàn)代大學基本上成了教授知識、技能的場所,而缺乏教化的職能。我研究儒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近代以來政教分途,西方在學校知識技能性的教育之外,還有宗教等作為人的精神人格教養(yǎng)的體制保障。當代中國學校教育的完全西方化,導致了整個社會德性人格教化體系的缺失。我們的人文學科是否可以承擔這樣一種責任?
近年,民間自由講學的傳統(tǒng)在慢慢恢復,很多書院、學堂、讀書會逐漸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向傳統(tǒng)的民間學術回歸。校園人文學術環(huán)境對此也有相應的反映。我自己和我們的教學科研團隊,都較注重這個方面。我們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上加大這方面的分量,引導學生誦讀經(jīng)典,以直觀的方式使之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注重引導學生參與經(jīng)典誦讀一類的社會活動。20__年底,我們組織成立了“輔仁國學講壇”,每年邀請一些國內(nèi)外著名專家蒞臨演講,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與專家進行交流。
20__年9月,中國哲學和倫理學專業(yè)的研究生組織發(fā)起以研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為主要活動內(nèi)容的“輔仁讀書會”,本學科老師輪流作指導老師。輔仁讀書會遵循“傳習經(jīng)典,修養(yǎng)身心;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宗旨,組織讀書會,并開拓《木鐸新聲》會刊、讀書博客等多個學術平臺。讀書會依托他們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了研讀經(jīng)典的文化平臺,提供了師生交流的機會,凸顯出校園文化自身超越專業(yè)閾限的人文教養(yǎng)、德行教化這一方面的作用,對彌補大學偏于知識技能化的缺失,是有很有意義的。它反過來也促進了同學們對專業(yè)的興趣,二者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這當然只是一種探索。但我們需要有這樣一種意識:中國社會要逐漸形成自身體制化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機制,這一點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的人文學科對此似應有一份責任。
以上是自己有關教師職責、本分的一點體會,講得不對的地方,敬請批評。謝謝!
教師節(jié)先進典型精彩發(fā)言稿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在第xx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作為一名初三組的教師代表,在這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特殊節(jié)日里,我能登臺發(fā)言,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在此,請允許我向在座的教師們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大家節(jié)日快樂!
借此機會,我也要向?qū)ξ覀內(nèi)w教師給予親切關懷、無私幫助、辛勤培養(yǎng)的領導們,表達最誠摯的感激!
作為初三組的組長,我更要向三年如一日,忍辱負重,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我們初三年級組的同行們致以最真誠的感謝和祝福!
三年前,面對剛剛升入初一的單純幼稚的孩子,面對初一新生家長的懇切期望的眼神,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也常常為教育這些孩子而寢食難安;三年后的今天,面對x年中考的喜人成績,我們歡欣鼓舞,更為我們是附中人而倍感驕傲。
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成績,我們感慨萬千。
三年來的一千多個師生共處的苦樂參半的日子永遠定格在了我們師生的回憶之中。
清晨,那或者騎車或者徒步的匆促的身影;中午,還在辦公室等候?qū)W生談心的虛掩的門;寂靜的晚上,還在為學生解答疑惑的略帶憔悴的面容。
這就是我們附中老師的生活常態(tài)。
夙興夜寐,滴滴汗水,兢兢業(yè)業(yè)育桃李;斗轉(zhuǎn)星移,點點心血,勤勤懇懇做園丁。
這就是我們附中老師的真實寫照。
為了附中的學子,我們心無旁騖;為了附中的發(fā)展,我們無怨無悔。
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成績只能作為對我們既往工作的一種肯定,但更多的是帶給我們更高層次的挑戰(zhàn)。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再接再厲,譜寫附中中考的新篇章。
再次祝愿老師們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永遠年輕!
教師節(jié)先進典型精彩發(fā)言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上午好!
我是來自中心小學的侯萍。今天我發(fā)言的題目是:向下扎根,向上開花。
我同眾多老師一樣,從事著最平凡的工作,既沒有震撼人心的舉動,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就是腳踏實地地耕耘在豐縣鄉(xiāng)村小學。在來到之前,我一直在徐師一附小工作,地處繁華城區(qū),校園設施齊全,能在這樣一所學校,已是令人羨慕不已。可我更加欽佩的是那些能在鄉(xiāng)村學校給孩子們帶來希望的老師,我覺得鄉(xiāng)村老師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
20xx年8月,我選崗到了中心小學。除了歡喜,還有更多的憂愁。記得第一天到學校報到,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去xx鎮(zhèn)。我騎著電車,路越走越窄、路越來越崎嶇不平,心里也越來越失望。到學校報完到,準備返回縣城,電車卻沒電了,我找了個地方充了兩個小時的電才回到縣城。學校的領導十分關心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安排好了食宿,還解決了交通問題。讓我們這些新來的老師感覺到了家的溫暖。后來縣城到道路修好了,我每天早晨要六點多出發(fā),晚上六點才能到家。無論春夏秋冬,我總是晨讀第一個進班,放學檢查完教室最后一個離開。每天往返幾十公里的路程和以校為家的生活,內(nèi)心又多了幾分對孩子的愧疚。畢竟自己的孩子才一兩歲,而我卻把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對自己的孩子卻關心極少。有時我的孩子會抱著我鬧:“媽媽,就陪我玩一會兒吧,就小會兒”。這時,看看手里的工作沒有完成,我只能抱著孩子,對他說:“哥哥姐姐們現(xiàn)在在學習沖刺的時刻,他們更需要媽媽,我保證一有時間就陪你。”就這樣,我在領導和家長面前,能不止一次的兌現(xiàn)自己身為教師的諾言,而作為媽媽,我卻一次又一次的食言。也正是因為這份愧疚,才給我更大的動力。
人生無非就兩件事,一是開始,二是堅持。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校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相比,閱讀水平相差很大。正巧,我從小就愛閱讀和寫作,在初中的時候,我的文章就入圍了冰心杯作文大賽獎。在鄉(xiāng)村小學教師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我想將自己的文學稟賦傳授給學生,讓孩子們也能真正愛上閱讀和寫作。作為一所鄉(xiāng)村小學,學生家庭藏書極其有限。我就個人購買了將近200本圖書放在班級的圖書角供學生自由閱讀。在我的班級里,每天一小時的閱讀,每周一次的讀書分享交流會,每月一次的班級讀書沙龍從不間斷。正是因為大量的閱讀和實踐,孩子們的閱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閱讀課的時候,同學們也是爭先恐后的搶答。有時,我的問題還沒到,學生就大聲的說出了答案。在課外閱讀競賽中,我們有兩名同學獲得徐州市二等獎的好成績;多位學生的習作在報刊發(fā)表,在市級作文大賽中獲獎。當看到孩子們讀寫能力不斷提升,課堂上妙語連珠……那份喜悅早已沖淡了身體的疲憊。
在學生進步的同時,我的個人能力和經(jīng)驗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多次在鎮(zhèn)內(nèi)外進行作文、閱讀教學研討,開設公開課,十余篇論文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20xx年我還獲得了徐州市的“十大書香人物”的稱號,也是豐縣唯一一個入選的老師。
有老師問我,你咋這么厲害呢?其實這些背后最大的秘訣還是那最普通的兩個詞語:勤奮和用心。
我們班上有個孩子,從小父母離異,性格怪癖,剛接班的時候,其他老師告訴我,他愛撒謊,常常不做作業(yè),班級里的同學也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我認為沒有暖不熱的心,課上課下,我都給予他最大的幫助和關懷。去年中秋,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篇長達兩千字的文章心中寫道:“老師是人的另一位母親,難道我該讓母親失望嗎,不!我也要奮斗,也要讓老師因我而快樂!在六年級時,我不停的背書寫字,終于考了全班第一。今天是中秋節(jié),看到月亮,上面映現(xiàn)的不僅是家人,還有侯老師。請允許我用虔誠的心許下一份遲到的愿望:但愿以后的這一天,我總能拿著高分的試卷讓侯老師看,但愿那時她會浮現(xiàn)笑臉。”每每讀到這,我更加堅信,我要堅守在鄉(xiāng)村教育的沃土,在平淡的歲月里演繹了老師媽媽的精彩。
最后,我想用李鎮(zhèn)西老師的一句話來結(jié)束我的發(fā)言。“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教師的光榮就印刻在歷屆學生的記憶里!”——幸福比優(yōu)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