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友祝賀八十歲生日聚會上的發言
在校友祝賀八十歲生日聚會上的發言
今年是我八十歲生日,欣逢建黨九十周年,臥虎山水庫領導為我操辦了生日宴會,相處8個年頭的濟師校友相約來水庫為我賀壽,并參觀煥發青春的臥虎山水庫雄姿,我的心情非常激動,能在我為之奮斗過的水庫過八十歲生日,是我一生中的榮幸。感謝水庫領導的支持與安排,感謝各位老朋友的光臨祝賀。
我1932年出生,1949年初中畢業參加革命,先在渤海區政治干部學校學習培養,繼而調渤海水利學校學習培養,1950年分配省水利廳擔任技術工作起,直至1993年離休。全部精力都奉獻在水利事業上,XX年獲水利部頒發“長期奉獻水利優秀人員”榮譽證書和胸章。
在職期間的44年里,在黨的領導與關懷下,主要完成了兩個大工程:
第一個是五十年代由蘇聯專家指導、著名的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1952年開始,我是水利廳第二工程隊隊長,率領30人左右的青年測量隊,跑遍了廣北的鹽堿荒原,進行地形圖測量、降雨徑流測驗、土壤調查、社會調查等工作。工作是艱苦的,僅舉一例:那時廣饒北部(廣北)大片的荒涼地區,就是現在繁華的新興城市東營市。茫茫的荒野50里地沒有人煙,連棵樹也沒有,隊員們每天起早貪黑,往返幾十里,中午在荒野吃飯,就靠自己行軍水壺里的那點水和干糧,有時水早就喝完了,就只有忍著干渴繼續工作。但是情緒是愉快的,“勘探隊員之歌”鼓舞了隊員們的勇氣。1956年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開工,我是指揮部土工組組長,負責土方工程的施工工作,直至竣工,苦干了6年。
第二個是臥虎山水庫工程。1958年9月25日,水利廳將我從打漁張工程調到臥虎山水庫,任命我擔任指揮部的技術負責人,那年我26歲,開始了我與臥虎山水庫的不解之緣。水庫工程經過了1958年的新建、1966年的改建、1996年的加固擴建,直至1983年基本達到設計規模。我于1989年調歷城區水利局而離了水庫,在水庫整整奮斗了32年。建水庫我是第一次,沒有經驗,我是從干中學、學中干走過來的,從書本中學,從實踐中學是我的奮斗目標。1960年我考上了北京水利水電學院函授部,白天忙在工地,夜晚靠在燈下,沒有辜負黨的期望,我終于把臥虎山水按照高標準的要求建設竣工,獲得了水利廳的高評。這期間我主持臥虎山水庫的頁巖筑壩,科研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成果,為水庫節約投資118萬元,節約勞力122萬個工日。
其余6年,是在水利廳機關里工作了2年,在歷城區水利局4年,期間,我參加了水利志的編寫工作。至1993年離休,從17歲工作到61歲離休整整44年。
離休后,到現在已是18個年頭了。這期間,我沒有虛度年華,仍然關心臥虎山水庫的發展與建設,在世紀之交,寫出了8萬言的《話說臥虎山水庫》,分別縮編在濟南市和歷城區黨史文獻中,題目是“劈開臥虎山 筑壩攔三川”,得到各界的好評。XX年又在水庫黨政領導下,配合水庫主編了《臥虎山水庫五十年的歷程》,為臥虎山水庫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我愛好詩詞,離休后,利用電腦寫作詩文,均打印成冊,達到自娛自樂,自我欣賞的目的。目前計有《大可日記》17冊,《大可詩歌集》1冊,其中早期詩歌137首,《大可晚晴園》4冊。除此之外,還為孫子呂智明、外孫女余靖打印小學作文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