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教師的演講稿(精選3篇)
應聘教師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當我站在這塊日后我將永遠站立的地方時,我的心難以平靜。面對你們那充滿鼓勵和期待的眼神,我竟一時無言。真的不知道該去說些什么。也許于目今的我來說,應該勇敢的面對現實,讓生活來感動我,而讓我去領悟生活。今天,我就與大家來說說應該如何面對生活。
生活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長的,生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勇敢者希望自己的一生披荊斬棘,但更多的人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風順。胸無大志的人希望自己一生總是快樂與享受,但現實中很多的人卻都在默默的奉獻著。我不想去指責你們為何而生活,但我卻想對你們說,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頂梁人,為何不微笑著面對生活。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心情愉悅的時候,痛苦和煩惱也會退避三舍。相反,如果你總是愁眉不展,終日為小事所累,痛苦和煩惱就會接二連三的令你招架不住。同是生活,為何不活得瀟灑些?同是青年人,為何不活得快樂些?其實幸福就是那么簡單,有些人想了一輩子也沒想明白,找了一輩子也沒找到。這是讓人多么苦惱的事。
有段日子我的生活很是糟糕,天天為些許小事而煩惱。遠方的友人郵來一張賀卡,上面是一個棋盤和殘缺不全的棋子。我以為是一個殘局,便仔細的研究起來。但觀看良久,卻發覺無論哪一方先走,也無法致對方于死地。給許多人看過,也是如此。這讓我迷惑不解。因為大抵一盤殘局,總會有死棋的步子,但這盤棋卻難以琢磨。于是整日的思索,終于有一日,我頓悟了友人的意思,原來他在告訴我一個道理,那就是“人生無死棋”。后來去信詢問,終是如此。于是我告誡自己說:要微笑著面對生活,因為人生無死棋。這大抵可算是我的人生態度吧。
也許有人會問我快樂的.秘密。其實快樂又有何秘密而言呢?它不會因為你給予了別人而減少,相反,有時你給予別人的越多,你本身就越快樂。生活中朋友誤解了我,我不會去刻意解釋什么,給他一個微笑就夠了。真正的朋友是心意相通的,早晚有一天,他會知曉事情的結果;事業上遇到困難,我不會退縮,微笑著迎難而上,那給人的是一種灑脫,男人就應該有男子漢的性格;理想不能實現,這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小小挫折。有誰會真正的一帆風順?生活總是充滿坎坷,年青人就該多接受波折。還有什么會讓你愁眉緊鎖,人生不過幾十個春秋,為何不微笑著面對生活!
朋友們,微笑著面對生活吧,它會讓你遠離失敗,去攫取生活中的碩果!
謝謝大家!
應聘教師的演講稿 篇2
兒時,看見老師把一根白色的“東西”往黑木板上一劃,竟然有千變萬化的好多好多的白線線,覺得好好玩,那時,我便發誓:“長大后一定要當老師!”
讀書后,聽老師給我們講了許許多多的我完全沒聽過的故事,羨慕極了,因此,更加堅定了我長大后一定要當老師的決心。
近年來,我看見、聽見許多支教的故事,讓我感動不止。其中,一位朋友給我講述一位來自深圳的支教老師的故事:朱老師原是深圳市一所公立小學的老師,來我省支教后,愛上了這里的學生、風土人情和山山水水,因此,他決定放棄深圳的優厚的物質生活,到我省來做一位真正的本土教師……從他們義舉中,我捂出一個“道理”:奉獻,是我們這個時代擁有青春年華的年輕人的一道亮麗的光環!
我的心隨著支教的事跡,激動的跳躍著。
教師,對于孩子們來說,是神圣的化身,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值得我追求與獻身的職業!
我是一位窮人家的孩子,像我這樣的孩子,在中國不知有多少人。我希望我,以及像我那樣的好多好多的`同齡或非同齡人、都能走出貧窮的陰暗中。要擺脫貧窮,單靠經濟援助是解決不了根本的。猶太人認為:沒有人是貧窮的,除非他沒有知識。所以拉比(猶太人的精神領袖)說:“一個人要是沒有知識,那他還能有什么呢?一個人一旦擁有知識,那他還能缺什么呢?如果一個人不去學習并且不擁有知識,那他還能擁有什么呢?”是的,要擺脫貧窮,就必須依靠知識!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教書育人者。因此,我選擇當老師為我的人生奮斗的首選目標。
此志永不移!
為人師者須為表。“表”在哪?
如果我能成為夢寐以求的教師,我首先是“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攀高者。“德”是我實踐教師職業的核心和根本--無德不成師也不能師!我的師德,濃濃的體現在愛字上。愛家鄉的一草一木--我以貴州人為榮、愛教師這一行--愿做一生一世的老師、愛天真活潑的孩童--為祖國的未來傾注我畢生的心血。
如果我能成為夢寐以求的教師,我還要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神激勵自己奮自蹄,以人為伍--張揚團隊精神、以人為善--恒持和睦態度、以人為本--堅持育人教書。
如果我能成為夢寐以求的教師,我堅持實踐“組織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夠做出不平凡的事”( 美國管理之父德魯克)的創新教育,讓孩子既掌握知識又不為分數束縛、既發育了身體又磨練了意志……
教師,永遠是我向往的職業!
應聘教師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坦白的說,在我相對貧乏的詞庫里,我實在找不到更為確切的語言來概括我今天的演講,于是,我把他取名為追求!
應該說,從一所鄉鎮小學來到劍南路小學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20xx年的3月,我來到了劍南路小學。在這里,給我最深印象的不是城市小學高聳的教學大樓,相對漂亮的教學環境和先進的教學設施,而是這里的人!他們的熱情好客,他們的團結進取,他們的優秀師表,他們的不斷追求教學高峰的精神。無一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里,我的收獲很大,在他們的幫助下,我不但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而且結識了很多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們讓我加入了一個優秀的、進取的團隊,提升了我的師德水平,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教育。
由于初來乍到,一切都不熟悉,為了能盡快幫助我成長,學校教研組專門安排了優秀教師和我結對子,聽優秀教師的示范課,聽我的匯報課,并及時組織教研,使我受益匪淺。正是他們的課讓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民主,什么叫合作,什么叫個性,什么叫創新……。作為教師,上好課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對我而言,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那更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正是因為有了團隊的幫助和引領,才讓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忘不了參加市上賽課時,同事們的出謀劃策;忘不了,迷茫時,同仁們的耐心開導;忘不了,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對我的關心和幫助;忘不了,懈怠時,朋友給予的鞭策和鼓勵。在這里,真的有太多難以忘懷的忘不了……。在劍南路小學教師這個團隊中,我體驗到了壓力,追求和上進,關愛、支持和成長,我倍感溫馨和快樂!
俗話說:“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它們就象一對孿生兄弟,密不可分。在這里,不但我的頭腦得到了充實,而且心靈也得到了凈化。劍小老師文質彬彬,儒雅博學的師表形象讓我沉醉,老師們兢兢業業,勤于奉獻的精神更讓我感動!這里我講一個人,一個平凡但讓我時時感動的人。我們學校有位45歲的女教師,叫李寧。因為小時候的小兒麻痹,落下了右腿的殘疾。我從到劍南路小學就與之共事。每次看她吃力的上下樓梯,但卻笑容滿面,我始終不明白,是什么讓她不感覺累。20xx年的6月,我突然發現她常有疲憊之感了,心里想,看來真是歲月不饒人呢。那時,她和我一樣,帶著六年級畢業班,十分辛苦。我也時常勸她,年紀大了,別太累,她總是淡然一笑,道聲“謝謝”,一如往常的工作。20xx年秋,開學的時候,她的身影突然從大家的眼中消失。打聽后得知,她做手術了。細問之下才知道。她得的居然是每個女性談之色變的乳腺__。更讓我震驚的是,醫生說,如果早兩個月治療,她的病就不會轉化為癌癥。而那時,她正帶著疲憊的笑容在給她帶了六年的學生上課。后來問她為什么,她說:舍不得,舍不得離開即將升學的共處了六年的孩子。那一刻,我無語凝噎。這就是時時鞭策我的劍南路小學的一名平凡的女教師,一名堅強的女性。她用行動給我詮釋著師魂的意義!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偉人,不能象偉人一樣成為偶像,受人敬仰;教師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那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教師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樣婦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甚至是瑣碎。但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用溫柔的笑容,親切的話語,堅強的性格,感染和熏陶我們的孩子,用平凡而高尚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空。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諄諄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有理想”我們都在為著自己心中的神圣教育理想而努力追求,追求著高超的教藝,完美的師德。
作為教師,我們追求個人的完美,作為擔負教育職能的學校,我們追求更具有價值的教育,實現我們的教育理想。在新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劍南路小學在學者型校長文宏斌同志的帶領下,自覺將教育置于理性的熔爐,以便識其真諦,得其蹊徑。
20xx年,我校率先在綿陽市開展“小學課程整體優化實驗研究”,推行學校整體改革,提出了“為每位孩子后天發展奠基”的教育思想,使我校教育成功跨入“人生本位”的階段。但是,我們對教育本質的反思并沒有停步,在課程改革實驗中,我們不斷追求適合孩子心靈的教育,這種教育應該讓孩子充滿幸福的回憶,在愉悅的感情交流和情緒體驗中,掌握知識,凈化心靈,發展能力。伴隨新課程改革實驗的腳步,我校教育改革再次鳴笛啟航,由“人生本位”向“人性本位“高歌猛進。面對這場新的教育改革,我們對教育思考的邏輯起點是:“教育屬于孩子幸福人生””、“教育支持孩子的幸福人生”,即“讓每位孩子享受教育”。在我校,每班教室門口都醒目的陳列著本班孩子和老師的合影,我們親切的稱之為“全家福”。每當有新成員進入這個家庭,孩子們都要舉行隆重的“入家儀式”;每當有孩子過生日,就有班級“小派對”;每當孩子遇到困難,總會得到幫助……,在有的班級家庭中,孩子們輪流當“愛心播報員”,記載和播報家中的愛心故事;有知心信箱,煩惱回收站,孩子有了憂愁,可以向他傾訴。這個“家”充滿溫馨。每天都能讓人有一份驚喜,有一份激動,有一份收獲。我校的教育活動著承載“人文關懷”的船槳,以真情換真情,以行動引領行動,以心靈感召心靈。
就是在這樣的不斷追求中,教師磨礪出了耀眼的職業光芒。智慧型、學者型教師不斷涌現。為新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生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們的課堂和教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趙梅老師的“李吉林情景教學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習輕松快樂。黃風濤,謝劍英老師的《數學周記》,讓孩子們寫自己發現的數學問題,描述探索數學規律的過程,表達學習數學的情感與體驗,孩子們在“自由心境”、“自由物境”中自然生成知識,自由放飛思緒,精神得到自我覺悟;涂小芳老師的“記敘成長”要求孩子們記敘成長故事,為心靈開辟一方凈土,孩子們在這里寫感激日記,學會感恩,學會回報,建立“心靈立交橋”,老師、家長、孩子在日記中心靈交匯,討論式筆談、處方式筆談、咨詢式筆談、告訴式筆談在這里交相輝映;趙梅老師的“百字新事”、“儲蓄習慣”,盧娟老師的“直面承諾”……,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故事,一例例至真至美的經典案例,譜寫成恢弘的劍南路小學課改組歌。
在不懈的追求教育理想的過程中,每位老師都擁有令人振奮的教育故事和工作成就。20xx年以來,學校參加綿陽市示范小學教育質量檢測,成績連續新高,在43所a類學校中,分別獲第九、第六、第四位。近一年來,學生參加全國數學奧賽,全國推新人大賽、四川省少兒文化藝術節大賽、綿陽市電腦制作競賽、少兒英語故事大賽、省市第21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重要活動和賽事,獲一等獎56人次,二等獎103人次,三等獎151人次……。在分數就是一切的現實里,我們理性的對待教育與考試,摒棄實用主義的功利操守,踐行“生態教育”思想,努力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讓每位孩子“快樂學習、和諧發展”。
各位領導,老師們: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永無窮期。如今的劍南路小學,孩子文質彬彬,教師德才雙馨。我們就如剛剛起飛的大雁,承載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厚重和博大。在追求教育理想的探索中不斷前進。我們堅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劍小人的共同努力下,劍小一定會在游仙教育舞臺上,常綠常青!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