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總結發言稿(精選3篇)
高三總結發言稿 篇1
高考已經結束,三年的教學任務特別是高三總復習已告一段落。看了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感覺試題比較平穩,在平穩中也有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所涉及的題型在復習和考試中都已出現。可以說,在復習中沒有什么遺憾,但根據我們的學生的習慣和真實能力以及對語文課的投入與付出,成績依然讓人擔憂。
在復習中,我圍繞考綱,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強化課本在復習中的作用,結合歷年的高考試題和模擬試題,將試題的考點和課本的知識點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語文課本是有用的,上語文課更是有必要的,改變“語文課學不學都一樣”的觀念),以鞏固語文知識提升答題能力為目標展開復習,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比如今年語文試卷中文言文閱讀文言實詞的考查中,考查了“錄”字,這個字在文言文里很常見,但學生總是記不住。我一遇到這個字,總是會引用《孔雀東南飛》中的一句“君既若見錄”和現代漢語當中的一個詞語“記錄”,再根據文言文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一雙音節詞為主的規律,進行分解。只要是上課稍微用心的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我帶了三輪高三,到第三輪我才覺得自己對高中語文教學和高考有點眉目。有時靜下心來想想,每一個學科都是有規律的,語文也是如此,并非是“學不學都一樣,不學的比學的考得高”。如果我們在教學和復習中能夠總結這些規律,我想我們的目標會更明確一些的,效果會更明顯一些的。比如在閱讀的考察中,類型是固定的,命題的思路是相似的。現代文人人都能夠看懂,不存在明白不明白內容的問題,因此我在復習中注重審題,明確答題方向,歸納總結答題的規律,力求答案準確全面。文言文在內容上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文言詞語和現代漢語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疏通文意是關鍵。但是,文言文考查的是人物傳記,而且出自正史。我們都知道,正史大多為那些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作的傳。高考命題人在選擇人物時,往往選擇那些正直清高的人,不外乎就是按照時間順序講述宦海沉浮,表達忠孝耿直、清廉愛民的精神品格。這些不同的文章里面,有相當一部分的詞語和術語是相同的。這些詞語和術語跟我們教材的《鴻門宴》《蘇武傳》《陳情表》《出師表》很有關聯,特別是《陳情表》,因此在復習中我將這些有關聯的詞和術語進行了對比歸納,概括總結,反復強調。學生耳濡目染,閱讀能力自然都會提高的。
語文知識方面,在總結、利用規律的同時,還要下苦功夫,注重積累,努力做到量變到質變的過程。64篇古詩文就需要可以說是在最直接考查學生的課本知識,也是決定語文成績高低好壞的重要環節。我利用高三一學年的早讀和下午輔導,篇篇默寫,篇篇批改,字字改正,力爭不失分。再根據這幾年的命題規律,強調重點,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絕大多數學生最后做到了篇篇背會,但仍極少數學生做得不盡人意,可能六分連一分都拿不到手。再比如成語,我搜集五百多個成語,分幾個階段進行分類記憶,由少到多,效果還是明顯的。考試前一天還強調了“浩如煙海”,結果今年的高考題出現了,就選“浩如煙海”。或許學生能做對,或許做不對,但是我們做到了,也就不留下遺憾了。
在這一年的復習中,為了提高復習效果,減輕學生的負擔,我挑選了一些典型試題進行分析和講解,通過分解標準答案,歸納答題方法,總結答題步驟。比如總結了詩歌鑒賞答題的三步走:觀點----分析----作用。現代文閱讀探究題四步法:明確觀點----文本分析----聯系實際-----回顧總結。并采用典型的例子加深理解。比如今年的詩歌閱讀是我在課堂上重點鑒賞過的一首詩歌。因為這首詩各種出現了通假字(詩歌當中通假字現象很少),又有背景,還有典故。我覺得這首詩很特別,就在講解的時候當作典型加以分析。沒想到高考考了,感到很意外。至于學生能不能答對,我就不敢肯定了,但我可以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幾乎沒有什么印象。
在復習過程中,對現代文小閱讀和作文復習不盡人意。小閱讀方法很簡單,具體操作不穩定,再加上是選擇題,風險較大。有的文章很直觀,讀起來毫不費力,做題準確率很高;有的比較復雜,讀起來就顯得吃力,準確率就不敢保證。今年的高考小閱讀引用文言文較多,邏輯性較強,難度不低。作文是語文的重頭戲,分值相當可觀,學生是既愛又恨。在復習中我注重立意,選取了幾篇學生作文加以分析。告訴學生從最直觀的角度立意,也就是讓所有的學生不跑題,在此基礎上注重文章的結構的合理布局,采用比興如題,多角度論證,在表達中突出自己的亮點,就是把自己最滿意的'句子單獨成段。今年的作文很好立意,討論經驗、技術、勇氣,是一篇大眾化的作文。但是仍然有幾個學生從其他角度立意,我不知道他們幾個內容寫的是什么,或許效果不錯,或許就真的跑題了。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在作文方面多下功夫,讓學生百煉成鋼,駕馭材料游刃有余。
又一輪高三結束了,跟在座的每一個人,這三年是辛苦的,也是有收獲的。相對于前面的兩輪高三,這一輪我留下的遺憾最少。
高三總結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代表佛山名師班的50多位同學在這里表達我們此刻激動的心情
一、感謝
1、感謝佛山市委、市委黨校和市教育局為我們佛山基礎教育系統的名師們提供如此難得的機會。
2、感謝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為我們提供如此高水平的師資,如此精細的組織和如此周到的服務。
3、感謝所有為我們上課的老師們和所有的工作人員,如:黨校的余老師、劉老師,教育局的羅子琦老師以及二師的王慧班主任,劉海文副班主任,李老師和黃老師,你們用行為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細致、什么是熱情。
二、學習
1、向專家教授學習
如感受劉良華教授用智慧而又堅定的眼神將我們帶進經典教育名著與教育電影,使我們學會如何做行動研究。
閆德明教授以他本人平實而深刻的風格,用其睿智而幽默的語言和一雙會鉤到人的心靈的眼神,指導我們如何形成我們各自的教學風格與個性,并寫成案例。
陳涵平教授以他豐富的經歷與學識,旁征博引,詮釋了口才對一個老師為什么如此之重要。
在高慎英教授關于有效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學到:智慧、自學輔導與修煉的重要性。
許錫良老師給我們演繹了在現代教育的環境下,我們教師如何利用網絡、博客進行自我學習和交流,也使我們認識到在互聯網時代什么叫個性化與創造性。
王松花通過小組活動使我們深刻領會到對一個團隊來說分工、合作、和諧與團結的重要性。
鄭希付教授為什么看起來如此年輕?原因是他個人對教師職業的愛,還有將工作處于研究狀態。
英語系主任李華教授與外教讓我們在雙語環境下和游戲狀態下如何享受學習的快樂!
蘇鴻老師和我們一起討論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還有今天下午我們欣賞了來自教育部的王博士那激情澎湃的演講。王博士站在更高角度解讀了《綱要》的部分內容,為我們帶來了來自高層的聲音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問題,特別是讓我們領會了溫總理的教育情懷。
2、向三位省名師學習。通過與三位省名師面對面的交流,使我們感覺到與省名師的差距。
3、學員相互學習
到處都是我們學員學習的身影,甚至在餐桌上都有我們討論與交流的情境!學員的學習態度很好!少有的好!僅有的好!
同學們的總結也寫得很好,如李恿軍:感激領導的關懷、朋友的溝通、導師的引領;邱裕興:拓寬視野、更新觀念;周潔榮:在學習中提升、在交流中碰撞、在反思中進取;文軍:感受真誠、凝聚快樂、生成美麗;陳紅琳:收獲感激、收獲快樂、收獲理念;應世江:相逢是首歌,期待下一次重逢!
同學們,為期7天的學習即將結束,加上幾天的上海考察后我們即將分別,我相信分別是為了將來的哪一天我們更好的相聚,但愿再次相聚時我們都會更美好!更熱情!更相知!
高三總結發言稿 篇3
各位師院領導、各位班主任:
上午好!
我受初中第四組各位老師的委托,在今天結業典禮上作一個簡短的交流與分享。我來自“口子酒之鄉”,準確說我們學校與口子酒廠一墻之隔,所以我的感受借用口子酒的一句廣告詞“滴滴難忘”。
首先是師院的領導、各位專家的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使我難忘,無論專業知識、理論水平都是我永遠學不來的,比如:李秋芬老師居然把“儒家”、“道家”兩種不同學派的觀點融二為一,還自然的應用于我們的班級管理之中,真的使我耳目一新。同時他們又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生活中的案例結合,交給我們以后如何科學的管理班級。也解決了我多年的一個困惑“如何構建新時期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問題行為的孩子”,如何和諧相處,使他們能夠接受我們并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使我懂得一個孩子對我們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個體,但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他們的天,所以我們肩負著兩代人的囑托,三代人的夢想,就像各位專家的一個共同的觀點,要求我們先了解、理解他們,除了要等待機會外,還要有耐心。
其次難忘的是學友之情,我們借助這個平臺,雖然只是相識,但這個平臺還會延續,我希望以后工作中再次通過這個平臺把你們的智慧、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共同分享,成就孩子。
再次感謝師院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