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班主任發言稿(精選3篇)
雙減班主任發言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撂挑子。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
一、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并不是單純的削減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二、增強集體備課,仔細鉆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依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目標,并依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的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三、依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情境,培育學習興趣,以“學生發展為本”,精講簡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獲,從而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總之,練習只是手段,讓學生在課后獲得鞏固才是最終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作為教師要精細設計每一個課堂作業,做到少而精,讓學生在樂中獲得學習,獲得鞏固,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謝謝大家!
雙減班主任發言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實施“雙減”政策,是黨和政府堅持教育事業公益性,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舉措。
“雙減”政策減輕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對學校教育要求更高。要想減負不減質,對每一位中小學教師而言,是巨大的挑戰。教師應加強學習,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充分鉆研教材教法,發展素養,提升能力。立足于滿足學生個性化、差別化、實踐性學習需求,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設計分層作業,提升質量。課后服務,滿足學生“作業、實踐、扶弱、特長”等多樣化學習與發展需求。
“雙減”政策落地,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時長顯著增加,老師們既要保證本職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顧家庭和個人生活,也需要整個教育系統的關注和協調——減少老師非教學和隱性工作時間,給予教師群體更多關注和關懷。
作為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雙減”不是讓自己和孩子“躺平”。校外減負了,比拼的就是孩子在校內的學習效率。加強和任課老師的溝通,深入了解孩子的情況,尊重孩子之間存在客觀差異的事實,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如何科學安排孩子的業余時間,和老師建成協同育人共同體。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是學習能力。重視孩子基礎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雙減”下應有的家庭教育理念。
謝謝大家!
雙減班主任發言稿 篇3
去年的班主任經驗交流,我做的題目是《鐵血柔情》,我個人認為,初一階段,孩子剛入學時期,用鐵血政策有利于學生服從規則;到了初二,孩子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了,可以柔情一些,今天,我就談談我柔情下的班級文化建設。
好的企業都有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創造令人驚嘆的價值。所以,我認為好的班級也應有自己的班級文化。
文化的作用,簡而言之,就是化人,這種化,是同化,是潛移默化。
班級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就是教室布置,是班級的外在文化;非物質文化主要指學生的價值取向、精神追求、輿論導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是班級的內在文化。
回首上個學期,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了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指班級內在文化。
一、班會是建設班級文化的主陣地。
我覺得班會課和文化課一樣,“教什么”比“怎樣教”更重要,形式多樣固然不錯,但有時形式往往會沖淡教育效果。所以,上學期我改變了七年級由學生主持,我來打分的格局,變成我自己根據班級出現的情況臨時確定主題,我親自選擇切入點來主持。
為了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到愛國需要體力,我們在開學不久的9月18日開了一節《九一八,我們來長跑》的主題班會,我們一起到操場上跑步,到自己跑不動了可以停下來。事實證明,很多孩子跑不上1000米就開始走了,孩子們的體質急需提高,這次班會的目的達到了,那就是孩子們認識到愛國是責任,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這樣的小事也是愛國的具體體現。
有一段時間,班里出現了幾個孩子買名牌鞋的現象,這對沒有擁有這種鞋子的同學無疑是一種誘惑,我又想到,我們成年人每天都在經受誘惑,孩子們何嘗不是呢?別人有的東西自己想要,這是一種誘惑;別人睡了,自己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完成,溫暖的被窩是一種誘惑;打開電腦查資料,跳出來的大美人或者網游是一種誘惑,面對這形形色色的誘惑,孩子們知不知道該怎么辦呢?為了讓同學們正視身邊的誘惑,學會抵抗誘惑,我召開了《面對誘惑》主題班會,通過這次班會,孩子們知道了生活中的誘惑無處不在,關鍵看自己的心態和自制力。
處于情竇初開的年紀,最應該告訴孩子們怎樣和異性交往,我選擇在雙十一那天開青春期教育主題班會,因為那天是光棍節,我首先祝我班二十個男光棍和18個女光棍節日快樂,當然如果心靈上已經不是光棍的同學可以不接受我的祝福。孩子們大樂,于是我適時教給他們青春期與異性交往的方法,并約定,明年光棍節我們要慶祝。
以上這些班會是選擇契機開的,還有一些班會是定時開的,比如每到學期末,我們必開一節“發現欣賞”的主題班會,每人說說一學期以來你發現了身邊哪些同學的成長和變化,這個環節有助于孩子們見賢思齊;再說說自己有哪些成長和變化,這個環節有助于孩子們欣賞自己,樹立信心。學期末,我們也會開一節感動班級十大人物頒獎大會,同學們投票選出人選和選擇他的理由,我寫頒獎詞,頒獎嘉賓由學生擔任。這些班會充分發掘了班級里的正能量,讓每個同學都有可能成為被別人欣賞的對象,讓每個幕后英雄都能被發現。
這些班會有的及時,有的定時,不約而同地起到了答疑解惑,引領方向,塑造人格的作用,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培養良好班風起到了關鍵作用。
二、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催化劑。
活動能鍛煉孩子們創造力,激發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和向心力。所以班主任要認真對待集體活動。
上學期,我記憶深刻的活動有兩個。一是我去濟南聽課期間,學校體育組舉辦了一次跳繩比賽,要求有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總成績由兩項成績決定。個人項目好說,我班跳俠還幾個,一分鐘都在200個以上。可是集體項目得有配樂,得有花樣,我不在家,怎么辦?同學們群策群力,都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體委決定和指揮,配樂、編花樣,最后的成績沒有當時公布,可這就把孩子們樂壞了,這可是他們長大的標志啊,他們第一次獨立支撐完成了一件大事!孩子們高興啊,很多人在日記里迫不及待地告訴我這件事,而我,把這些日記挑出來放在我的博客里,就取名為《老班不在的日子》。事實證明,孩子們果然是聰明盡力的,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總成績。還有一個細節,我在濟南那幾天,每天都會收到各小組長的短信:婉約一切安好,性靈今日無事,雅正一切正常…我一看就樂了,他們用的這是甄嬛體,表達的是讓老師放心的心意呀。
還有一個是元旦送禮活動,在這之前有個圣誕節,以往圣誕節的熱鬧總是襯托出元旦的冷清,可是圣誕節是洋節,送的是平安果之類的洋禮物,那些包裝的塑料紙既浪費又不環保。今年在我班我們不過圣誕節,只過元旦。我從網上訂購了一些兔年賀年卡,每個同學采用自由投稿的方式給老師寫頒獎詞,頒獎詞一經采用給小組加五分。孩子們給老師評的獎項異彩紛呈,頗有創意。比如:書法老師——最字如其人獎,微機老師——最善解人意獎,綜合實踐老師——最別具匠心獎等,每個老師收到這樣的新年禮物臉上都是笑盈盈的,心頭都是暖洋洋的。
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文化品味,也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集體的力量。
三,小組是建設班級文化的單位。
我班有五個小組,這些小組的名字就很有文化,婉約、雅正、性靈、田園、豪放。想當年,也就是去年剛建立小組要取名時,他們取得名字雖彰顯個性但很怪異,我取得這些名字他們不覺得好。但是現在,當我們學到《使至塞上》,我很自然的告訴田園小組,王維就是他們組的形象代言人;當學到《記承天寺夜游》,我告訴豪放組,蘇軾就是他們組的形象代言人。這回,孩子們更加喜愛自己小組的名字了。
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口號、宣言,比如豪放組的是“豪放豪放,當仁不讓”;雅正的是:“華迷人,酒醉人,超過雅正你是神。”
另外,班級是個大集體,小組是個小集體,小組化人的作用不可低估。當初大明被我譽為教育不能改變的人物,每個小組都不要他,可是班長李旺把他放在自己身邊后,上個學期的發現欣賞主題班會上,就有人說到了大明的成長和變化,說以前的他違反紀律,從不考慮小組利益,老師你愛減幾分減幾分,可是現在他也有了團隊意識,老師因為他要給小組減分了,他趕快認錯,求老師別減。這就是小組化人的力量啊。
小組既利于合作,又利于競爭。我班的小組競爭和諧有趣,既激烈又心態平和,認賭服輸,這經歷了一個過程,但是畢竟到達了美好的彼岸。
四、細節是建設班級文化的載體。
在文學作品中,作品的主題往往通過一個個細節來揭示;班級管理中,唯有細節最能打動人心,獲得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我的細節教育分別是:日記、書信、評語和話聊。
文道統一,我充分利用學科優勢走進了學生心靈,與學生進行心靈之約,日記就是我及時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舞臺。孩子在日記里苦悶時,我會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孩子,事情的好壞其實在你的.一念之間”;孩子在日記里關心集體利益,我會說我為班級里有你這樣熱心善良的孩子感到驕傲;孩子對前行的目標模糊了,我會說“走一步,再走一步,轉身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
書信是我進行細節教育的另一種方式,有時長,有時短,最長的一次寫了3000多字。那次是因為我那段時間我老跟學生發火,于是我誠懇地寫了一封道歉信,我希望孩子們能從我這里學到,善于反省,知錯就改。
頒獎辭式評語是我對學生的特色評價,舉兩個例子李旺:不論晴雨,每天你總是最后一個離開班級,鎖門、檢查門窗是你必做的功課;不管苦累,你總能微笑著接受老師交代的任務,為班級服務是你不悔的選擇。數學課上,你是旁征博引的“小李老師”;班會課上,你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開心果”。你那幾萬字的日記本,見證了一個具有鋼鐵般意志力的男子漢就是這樣煉成的。
溫倩:外表纖纖弱弱,舉止斯斯文文,內心卻紅紅火火。你敢用勤奮向年級第一挑戰,你愿用熱情帶動小組成員討論。作為班會課的主持人,你用心打造每個環節;作為我班的數學課代表,你不僅協助老師收發作業,還能在老師不在時留作業。老師賦予你的每一個角色,你都很認真、很用心的去扮演,這種精神也將伴你走向成功。
當然,細節教育最常用的還是話聊,這也是每個班主任最常用的。我不僅對學生進行話聊,也對家長進行話聊。因為我們這的家長打麻將比上班還要早,關心打麻將的輸贏比關心孩子的成績嚴重。
現在,我班已經形成了團結、和諧、上進的班風。舉個細節,在開學前一天,我接到我班上學期最后一名程子建同學的電話,他說,老師,我記得每學期開學前都大掃除,明天咱班掃除不?我說,要是掃除老師明天先告訴你。看他的成績,他顯然不是合格的人才,但他已經是個合格的人了。不一定培養出人才,但一定培養合格的人,這正是我的班級培養目標。
新學期,我會用更多努力換取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但我也知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以,我真誠期待各科任老師能夠幫助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說一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還有一句話和大家共享:課堂,是我們安放身心的地方,與其虛度,不如綻放;工作,是我們度過生命的方式,與其抱怨,不如享受,祝大家在新學期都能享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