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通用8篇)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能夠代表眾多關注留守兒童的青年志愿者在此發言,讓我感到萬分榮幸!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的辛勤勞動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做著貢獻。出于無奈,這群孩子們不得不過早的離開了父母的呵護,感受著遠離親人的痛苦,忍受著孤獨的煎熬,獨自面對著各種困苦和艱辛。他們就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留守兒童。
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們國家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他們在家鄉留下了近20__萬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面臨著教育、生活等諸多問題。
作為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行動準則的青年志愿者,關注留守兒童,不僅是我們要做的工作,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了使留守兒童同樣享受到父母的慈愛、家庭的溫暖,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我真心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志愿者的隊伍,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傾注關懷。我們不僅要從經濟上幫助留守兒童,更重要的是建立與留守兒童的親情關系,通過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身體、心理健康等,幫助他們解決成長的煩惱,為留守兒童辦實事、獻愛心,使他們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讓我們攜起手來,爭當“愛心媽媽”,做好“愛心媽媽”,倡揚助人為樂的社會美德,搭建奉獻愛心的公益平臺,營造兒童優先、關愛兒童的良好環境。同樣的天空,同樣的陽光,同樣的色彩,同樣的精彩,讓我們用愛心托起留守兒童的未來,托起和諧燦爛的明天!愿留守兒童的明天更美好!
謝謝大家!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4月29日,我光榮地以沙排志愿者的身份來到了城市海灘。剛到的時候,感覺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甚至我們坐的地方也只是一條長板凳。但是慢慢的,我就沉浸在志愿服務的快感中了。
剛開始我們都是大一新生,對于遞球撿球都很陌生。撿球后我們想多休息幾天,怕在國際友人面前出丑。
第一次在這里吃午飯的時候,我想:我們學校的.食堂多好啊。在這里吃飯沒有桌子,只是客餐。來的第一天,就開始有點抱怨。
慢慢地,我改變了對這個地方的看法。
過了幾天,我就一直等著打球撿球。雖然我還是不愿意馬上打或者連續接兩局,但至少可以接受。我不抱怨午餐的食物。我可以好好吃飯然后去別的地方買點吃的。
我一直都是按照之前教的方法遞球撿球,幾乎沒犯過什么錯誤。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我才報名拿起了男子冠軍亞軍和季軍最后的球。
第一次進主體育場的時候,我很興奮,但同時也有點緊張。畢竟——還得在電視上播。游戲開始了,我被它迷住了。畢竟和之前的實力不一樣。說到底也是進入決賽的隊伍。過了一段時間,這里的分數高了,過了一段時間,又趕上了。打一場比賽花了很長時間,讓人緊張,不知道該為哪一方加油。幾次都忍不住出錯,被裁判提醒。
最近幾天都是早出晚歸,但我覺得:為國際友人服務還是值得的!
志愿雖然苦,也累,但我不怕。他帶領我走向社會,讓我感受到現代社會的氣息。如果下次有這樣的活動,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3
各位領導、同志們,志愿者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創國家文明城市、志愿服務建新功”暨千名青年志愿者簽名儀式。這是全區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國家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形式,也是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奉獻社會愛心,用實際行動支持國家文明城市創建的具體體現。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全區廣大青少年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市“一創六建”的龍頭工程,也是建設“大美”的重點工程。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各級牢固樹立“創城工作、人人有責”的意識,積極行動,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為全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城市”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近段時間以來,全區各級把迎接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作為關鍵之戰、榮譽之戰、考驗之戰,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全力以赴,狠抓落實,各項迎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團區委、區青年志愿者協會緊緊圍繞全市、全區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了青年志愿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各社區成立了環境衛生、青年就業創業指導、助殘助困助老、關心下一代、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10支志愿者服務隊,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社會文化生活,展示了青年志愿者的.風采,為當前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貢獻了力量。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當前,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工作已經到了關鍵時期、緊急狀態。全區各級要廣泛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城市文明創建活動,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各級團組織和青年志愿者,要積極開展愛心服務活動,為創城工作奉獻愛心和力量;廣大干部群眾要積極參與創城工作,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倡導文明風尚,用實際行動愛護我們的城市大家庭。我們相信,在全區各級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城市將更加美好,創城工作必將取得圓滿成功。
最后,祝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身體健康、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4
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
今天,上百顆搏動著青春韻律的愛心,在“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旗幟下匯聚集結,為了傳播潛江精神,服務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我們做出“樹文明形象,做文明使者”的鄭重承諾。
我們要做傳播曹禺文化和展示潛江風采的排頭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富強、民主與文明,作為我們的共同理想和不懈奮斗的宏偉目標,道德建設是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的必然保證,我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蓬勃發展,就越需要時代精神的支撐,需要道德準則的規范,需要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當我們躍上社會主義主市場經濟的潮頭沖浪搏擊時,更加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我們將以自己志愿服務、竭誠奉獻的行動向社會昭示:我們的市場經濟講求效率、利益和競爭,同樣也注重公平、道義永存社會,真情長駐人間。
我們要做樹立道德風范和傳播文明火炬的實踐者。改革開放呼喚著更多的跨世紀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現代化建設呼喚著大批的合格勞動者和創造者的不斷涌現,成就傳業的征程始于足下,我們青年志愿者將在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實踐中,不斷追求學識和能力的提高,不斷實現人格和品行的升華。既有駕馭生活、開創未來的本領,又有寬闊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既有理想和追求,又有自覺的奉獻精神;既有自主自強的膽識,又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才能。用我們的雙肩,擔負起振興和強盛祖國的歷史責任,用我們逐步走向成熟的思想和信念,撐起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脊梁。
我們要做弘揚時代精神和推動社會進步的苦行僧。將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志愿向城鄉發展、社區建設、扶貧開發、支教掃盲、搶險救災、社會治安等公益事業伸出青春的手,讓人民群眾因我們的出現而減少憂慮,讓全社會因我們的辛勞而充滿溫馨,讓祖國大家庭因我們的工作而更加富有凝聚力。我們將促進社會保障,志愿向孤寡老幼、殘疾人、軍烈屬、五保戶等具有特殊困難以及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捧出熾熱的心,讓孤寡老人身邊有兒女,軍烈屬身邊有親人,殘疾人身邊有兄弟姐妹,特困戶都得到關懷和照顧。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使人們的祖國不僅能夠擁有新世紀物質繁榮與富庶,而且能夠創新世紀精神文明的燦爛與輝煌。我們鄭重承諾,我們將用良好的道德風范和實效行動,做無愧于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文明使者。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能夠代表眾多關注留守兒童的青年志愿者在此發言,讓我感到萬分榮幸!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的辛勤勞動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做著貢獻。出于無奈,這群孩子們不得不過早的離開了父母的呵護,感受著遠離親人的痛苦,忍受著孤獨的煎熬,獨自面對著各種困苦和艱辛。他們就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留守兒童。
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們國家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他們在家鄉留下了近萬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面臨著教育、生活等諸多問題。
作為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行動準則的青年志愿者,關注留守兒童,不僅是我們要做的工作,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了使留守兒童同樣享受到父母的慈愛、家庭的溫暖,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我真心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志愿者的隊伍,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傾注關懷。我們不僅要從經濟上幫助留守兒童,更重要的是建立與留守兒童的親情關系,通過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身體、心理健康等,幫助他們解決成長的煩惱,為留守兒童辦實事、獻愛心,使他們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讓我們攜起手來,爭當“愛心媽媽”,做好“愛心媽媽”,倡揚助人為樂的社會美德,搭建奉獻愛心的公益平臺,營造兒童優先、關愛兒童的良好環境。同樣的天空,同樣的陽光,同樣的色彩,同樣的精彩,讓我們用愛心托起留守兒童的未來,托起和諧燦爛的明天!愿留守兒童的明天更美好!
謝謝大家!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志愿者精神就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志愿者們憑借自己的雙手、知識、愛心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無償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7月21日一大早,我帶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來到了新街口地鐵站,穿上公益小天使黃馬甲的`那一刻,我就感覺到自己責任重大。我和媽媽就負責其中一個出站口的崗哨,我們首先需要熟悉每個出口的目的地,只有熟悉了工作職責才能夠很好的工作。
周末的八、九點鐘人流并不大,站著還挺無聊的。到了十點左右人流就越來越大了,看著行色匆匆的趕路人,還挺有意思的。這么多人怎么沒人來問路呢?媽媽說:“你可以自己主動去詢問啊!那些提行李箱和東張西望的,應該都需要幫忙”。一開始我不敢主動詢問,看著媽媽主動上前幫助一個又一個陌生人,讓我好羨慕。我想我也不能落后,這時我看到對面自助售票機,有一個人好像站了很久了,我鼓足勇氣主動走上前去詢問,原來他是外地來的,不太會使用這個自助售票機,在我的幫助下成功的買到了車票,這一刻讓我倍感幸福。原來在別人無助的時候,你伸出援手是如此美妙。
雖然站一天身體會很累,但是心情真的特別棒。我知道在城市的每個小角落里,都會有很多人干著不起眼的工作,比如:交警、環衛工人、自愿者們她們風吹日曬,辛苦付出。溫暖著我們每一個行人……
那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成了一位偉大的人民警察。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聽說第二天班隊課有外面的老師來講志愿服務,我們沒有太大的好奇,因為基本上都是講志愿服務的概念什么的。
不過老師的第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想法。
上課了,我們向老師問過好,老師的第一句話是“雖然我見到你們很高興,但我其實不是很想見到你們。”聽了這句話,我們一下子都愣了,隨后,一聲“why”從教室的角落里傳出。老師接著說:“我以前教過小學生,每次一到教室學生那一張張求知的臉和睜圓的眼睛,好像要看出我早飯吃了什么似的。”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我開始覺得這節課將不一般。
正式開始上課了,老師講起她高中的時候,去醫院參加志愿服務,分到的'任務是安慰逝者家屬。她服務的第一個對象是一個小姑娘,一位癌癥患者。當她聽到醫生說她要死了,再下藥也沒辦法,需要停藥時,老師自己眼睛都哭紅了,家屬還反過來安慰她,說人總有一死,沒事兒的,我們都笑哭了。
老師又說,她大學畢業的時候,去外地支教。她以為甘肅就在浙江附近,就選了甘肅。后來她才知道甘肅可遠了,坐了近一天的火車,下車又坐大巴,下大巴又坐牛車,最后到了一個懸崖,那個鄉鎮領導說,這個山崖要順著藤爬上去。老師說這么高摔死有沒有保險,領導說有草叢摔不死。后來大家又爬了半個小時,終于到了。支教回來的兩年后,村長打電話跟老師說村里有三級公路了,4個小時能到。老師想:爬山也只用半個小時,走路還要4個小時,不是更久了嗎?
這種能把幽默與課堂結合起來的老師,我看也沒誰了,大家也笑得很開心,有幾個笑點低的,眼淚都快笑出來了。同樣,她去安慰病人家屬,去支教的事,也很令我敬佩。
青年志愿者代表發言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青年志愿者朋友們、老師們、同學們:
晚上好!在全縣上下再掀創先爭優高潮、積極學習楊善州精神的大好形勢下,威信縣志愿者協會成立并在今晚舉行啟動儀式。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共青團威信縣委、縣青年聯合會,向辛勤工作的威信縣志愿者們、50余名注冊的新志愿者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向所有關心、支持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威信縣志愿者協會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志愿者活動是一項崇高的社會公益活動,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有效形式。對于青年人來說,參加志愿者活動,能夠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自我素養;能夠幫助他們了解非營利性機構,培養志愿者精神——也就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成為一名志愿者,一方面是回饋社會,另一方面也是在志愿服務中對自己進行鍛煉。大家一起分享知識、經歷、見解和快樂,提高自己有效溝通和高效合作及領導的能力。
今天成立的志愿者協會是以我縣的實際情況和熱點問題為基本而提出的。協會的參與者都是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但同樣有志于威信青年志愿工作的年輕人,大家懷著不同的理想,進行著共同的努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讓知識得到傳遞、經驗得到分享、信息得到溝通。讓我們立足于這一平臺,發揮志愿者力量,更好更多的服務于威信青少年的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威信的發起人,是一群平均年齡不滿二十歲的大學生,他們全是從威信走出去,在全國各地高校求學的莘莘學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家鄉,去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有了更加寬廣的視野,但卻不忘為家鄉人民做出貢獻,他們帶回來了先進的學習理念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帶回來了激情和勇氣。也為家鄉的精神文明建設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們需要這樣的'人才,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加入我們的志愿者協會之中。
志愿服務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有償的,更不是幾個年輕人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就可以做成的。它需要專業化的分工和高效的管理,更需要整個社會對這項事業的支持與奉獻。但是我相信,在社會各級領導和各界熱心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威信縣志愿者協會以及威信的青年志愿者工作會像一棵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擁有一個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