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見面發言稿(通用3篇)
新生見面發言稿 篇1
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與各位家長見面,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攜手陪伴孩子走入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擔任一年級x班的班主任工作。今天的家長會想和家長們介紹一下自己對這個班級的工作設想,以及孩子上學需要做的一些準備。
下周一起孩子們就要走進鋼都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了,這里他們將完成自己的最初的知識積累,養成各種習慣,掌握各方面的能力。我是老師,也是家長。因此我很能理解家長們現在的心情,有很多的擔心甚至是憂慮,這讓我想起了,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會有很多不適應,有經驗的家長會知道,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需要一個適應期,幼兒園老師的主要任務是保育,對孩子的生活護理很周到,孩子的學習活動也是在游戲中進行的,而上學以后,學習將成為孩子生活的主題,一年級更注重的是“自理和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要盡量想辦法解決,在轉變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有很多的不適應,但不必過分緊張,只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習慣自然就好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級是打基礎的階段,對于孩子的習慣培養是最重要的一年。幼升小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作為家長,您要適時地提示孩子:”上學了!“從第一天開始堅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喂飯、睡懶覺這樣的壞習慣一定要狠下心來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幫他改掉,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背書包進校園,幫孩子一起整理書包,以免他到學校后東西找不到。一年級,特別是前兩周,孩子所需要的不是多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起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您的扶助,現在的扶是為了將來的少扶或不扶,希望我們能夠和孩子一起努力。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是伙伴,需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同樣也會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共同解決,目標只有一個——關注孩子長遠的發展,有一點需要提示各位,這個即將邁入校門的孩子,受到的是您一家人的關注,他是您整個家庭的全部,而走進校門之后成為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您的這個百分之百就成為這個集體的六30分之一,我要關注的是他們每一個。所以,希望您能理解我的工作,我在班級管理方面、紀律方面、學習方面受到批評,希望您能正確理解,絕不是對孩子有偏見,相反是在幫他克服習慣養成過程中的不足,是對他的負責任,如果有想法,或者有需要老師幫助的就直接找我交流,我會根據每個家長的不同要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為了使您的孩子早日適應小學生活,向各位家長做以下幾點提示:
(1)為孩子準備好早餐,然后督促孩子按時上學7:40之前到校(不要太早到校,學校7:20開大門,早到不安全),值日生7:30到校(學生年齡小,希望家長可以幫助打掃,7:40前離開),中午11:40放學,下午5:30放學,(星期三2:50放學)。建議您第一學期盡量讓相對固定的人按時的接送自己的孩子,以免發生意外情況。如遇到特殊情況沒能及時接孩子,要告訴孩子回學校找老師,我們會安排他在傳達室等候
(2)學校設有食堂,中午學生可在學校就餐。學校有礦泉水
(3)注意衛生,帶好紙巾。學校有礦泉水,準備水杯即可(不要帶玻璃制水杯及飲料瓶,水杯蓋子要嚴實,保證平放不漏水);隨天氣的變化,要記得帶好雨衣、座墊。
(4)教會孩子一些入學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脫衣服,系鞋帶,整理書包,開關水杯,遇到困難會尋求幫助。特別是讓孩子知道課間要先去廁所,做好課前準備再玩。
(5)在學校學習期間,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包括帶玩具功能的文具)和零食帶到學校,不帶零花錢。
(6)有校服后每天穿校服。
(7)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請家長不要隨意進入學校,有特殊事情可以打電話。病、事假及學生在校時要臨時外出,先向老師請假。
特異體質報備。
新生見面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各位教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不知不覺中孩子已入學x個多月了,說實在的,感覺幼兒園與小學的差別還是蠻大的。從幼兒園的小朋友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真還不是個容易的事情。經過這段時間的反思,我發現習慣的培養對孩子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x月x日是世界兒童日,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開展入學儀式很有意義,教師們的發言讓我們感受到孩子在他們心中的份量,我們為孩子們擁有這樣認真負責的教師們表示感激!
說起培養孩子,我也是與大家一樣“摸著”走,今日站在那里與大家是分享我的一些觀點,也是拋磚引玉。
我很喜歡一句話,就是陪孩子一起長大,因為他們已經是新新人類,想的做的或要明白的都與我們所經歷的有了很大變化。
在我看來,孩子在一年級有幾個習慣務必要培養好,或者說是家長在這幾方面做好引領作用:
1、運動學習相結合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讓孩子能有好的身體,同時也能提高他的反應本事,更是能讓他擁有充沛的精力去做事情,在這一點,我們往往在孩子放學后先玩一會,騎單車、滑輪滑、滑板,然后再回家,這樣,吃飯與學習兩不誤。
2、學會自己收拾書包。
書包是小學后孩子上學每一天必用的,如果書包是我們家長來收拾,結果會怎樣呢?當教師說拿出一樣日常物品時,可能我們的孩子會到處去找,不明白放在哪里?有有些孩子上課沒帶東西,回家卻質問家長,為什么你忘記給我帶東西?有些家長也會因為怕給孩子忘記帶東西而反復檢查,當沒帶時感到自責。可是,讓我們仔細的想一下,真的是家長的職責嗎?這些問題難道他們不能自己來負責嗎?回答是肯定的,孩子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就應當對自己負責,應當有自己東西的本事。
我給兒子常講一些故事:如二十八次的行為重復就能夠成習慣;快速就能提高效率;不要說是爸爸媽媽沒有幫我帶等自編的故事。當然有時我也會在他不在意情景下犯一些錯,這些也是讓他明白自己要養成收拾東西的好習慣。
3、作業學會自己檢查
此刻教師所教的節奏與資料都是孩子們完全能夠快而好完成的,所以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很重要,杜絕孩子的“小聰明”,即自己完成就能夠啦,檢查是家長的事,對錯不由我來負責,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對孩子成長十分不好。例,我對孩子提要求,自己檢查出就只改正,如果是我檢查出來就要加倍,并給他記一筆“帳”,當然,我是把檢查的方式說在先的。
4、做事做到“快、好、省”
快——速度快;(握筆的姿勢、寫字的要領做好是關鍵)
好——結果好;(作業準確度、整潔度高)
省——省時間。(省出的時間是發展多元化的興趣)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孩子如何對待作業來說的。我們大人都明白,有些事是做了,但效果不必須好,保質保量的完成才是我們做事的目標,一味的追求快或一味的追求好而沒注意速度,都不是可取的方式。我堅持這樣做,但孩子有時會反復,但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有這種意識,能堅持陪孩子用這樣的態度去做事情。
其實,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還有很多方面的,以上只是我個人覺得重要的幾個方面。
最終我想提示家長的有兩點:
第一,陪孩子要講究方法,陪的質量重于時間的長短。
第二,要與孩子一起閱讀,沉淀好的素質,家長要帶頭,有時必要的朗讀都是必要的,那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一條有力路子。
一年級是孩子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讓我們為他們能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而努力!真正做到像今日的主題一樣:讓我們家長成為孩子的驕傲!
新生見面發言稿 篇3
: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xx級天津環保所博士研究生龔,很榮幸今天能夠站在這里,代表20xx級研究生發言。
炎炎夏日漸進尾聲,金秋九月已經來臨,新的學期與我們如期相逢,對于20xx級的我們,新的征程即將開始。
從今天起,研究生,對于我們,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磨礪靈魂的利劍,是承載我們實現中華農業發展的夢想之船。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在經歷了考研和考博的重重考驗之后,我們才進入了中國農業科研的最高殿堂,接觸到中國農業科技創新的國家隊。
中國農業科學院是中央級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歷史悠久、專家云集、教學科研力量從今天起,研究生,對于我們,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磨礪靈魂的'利劍,是承載我們實現中華農業發展的夢想之船。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在經歷了考研和考博的重重考驗之后,我們才進入了中國農業科研的最高殿堂,接觸到中國農業科技創新的國家隊。
中國農業科學院是中央級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歷史悠久、專家云集、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擁有一系列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匯聚和培養了一批包括諸多兩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一流的農業科學家。這里到處彌漫著濃厚科研氛圍和實干精神,能夠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學子,我們倍感榮耀。
我們將秉承農科精神——頂天立地,頂天——我們懷揣著對科學的向往,會努力鉆研,盡自己力量解決科學問題;立地——我們肩負著振興農業的使命,雖然作為高校科研人員,仍然要干得了基層,下得了大田,扛得住烈日,不愧身為大地的兒女。為“中國夢”、“強農夢”的實現,貢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做一名“頂天立地”的農科人!
今天的開學典禮,象征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在此,請允許我代表20xx級全體新生莊嚴承諾: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將以強農興邦為己任,立足中國農村發展現實、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明確目標,嚴格要求,勇于創新,主動學習,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銳意進取的精神投入到學習和科研中去,續寫農科人的光榮與夢想。
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和教師節,在此,我僅代表20xx級新生,向各位辛苦工作在科研和教育一線的老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預祝新同學中秋快樂!一切順利!學業有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