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烈士掃墓發言稿500字(通用3篇)
清明節烈士掃墓發言稿500字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來到莊嚴肅穆的太河慘案死難烈士紀念碑前祭掃革命先烈,此時此刻,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都不能平靜下來。打開歷史的記憶,半個多世紀前,一群群熱血青年,一位位革命勇士,在中華民族生死危亡的緊要關頭,高舉救國大旗,緊挽著有力的肩膀,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這,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開啟新世紀的大門,在21世紀的今天,一群群有志青年,一位位合格接班人,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關頭,緊跟著真理的旗幟,向往著心中的航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匯成一片片旗海,結成一支支船隊!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同學們,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譜寫了愛國主義篇章,成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學生弘揚愛國主義的一面旗幟。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要沿著先輩的`足跡,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我們新世紀的青少年,沒有經歷過民族危亡,沒有經歷過血雨腥風,但是,我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會忘記屈辱。我們將銘記歷史,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積極投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把黨和人民給予我們的知識和才華貢獻給人民,貢獻給國家,貢獻給家鄉。剛才,聽取了鄉里李滋明老前輩的傳統教育報告,使我們對太河慘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使我們更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面對烈士英靈,中學、中心小學分別舉行了入團、入隊宣誓儀式;有10名同學進行了演講比賽,道出了自己為祖國、家鄉貢獻力量的心聲,使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祖國和家鄉輝煌的未來。
同學們,值此清明掃墓之際,希望你們要牢記使命,繼承愛國傳統,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開拓者;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掌握科學理論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同學們,回憶過去,先輩們奮發圖強,“不做亡國奴”的口號響徹大地,救國圖存的大旗由他們擎起;展望未來,我們任重而道遠,偉大祖國在21世紀的復興要我們去實踐。時代的天平將公正的衡量每一位青少年的價值,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一點一滴做起,繼承愛國主義傳統,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我們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為建設美好的新中國、美好的家鄉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清明節烈士掃墓發言稿500字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沈兆云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清明節烈士掃墓發言稿500字 篇3
各位戰友: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到祭靈掃墓時。時界清明,翠柏凝綠,更顯得郁郁蔥蔥。今天,我們懷著沉痛而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4位兗州籍革命烈士。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x年前,我們曾經一起血染疆場,可當我們凱旋歸時,隊伍中卻看不到了你們那張昨天還在歡笑的面孔。你們沒看到為勝利舉杯共醉的場面,再也聽不見親人們的呼喊。此時此刻,蒼郁的松柏在低頭默哀,靜靜的你們躺在這里,猶如夢的野,奏一曲無聲的挽歌。兄弟們。你們的生命雖然凋零了,另一個生命中的我們與你們在一同蒼老。是你們倒下去的壯舉,讓我們這些僥幸茍活的生命常常感到無由的失落。所有的一切,都在那個血與火的時刻停止,所有的怒吼都在生命遠去的那一刻嘶啞。兄弟們,此刻你們在墓碑下能聽到嗎?你們一定聽到了我們這三十多年難以舒緩的惆悵和遺憾。
時間不會停止,生活還要繼續,過去的終究過去了。我們年輕過,我們自傲過,我們開心的笑過,我們痛苦的哭過。可那都已是過去,未還需要我們面對。一位四川籍的參戰老班長。他叫董貴生,他不是企業家,不是大老板,更不是什么高干,靠的是一家三口開的小餐館,節衣縮食,為完成上戰場前84位戰友相互的遺愿和承諾,三十多年堅持陸續將英烈的父母帶回陣亡的麻栗坡墓地祭奠兒子的孤魂,將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了奔往麻栗坡的路上。他用壯烈的戰友情完成了生死承諾。希望我們有幸生還的戰友們,不要只抱怨命運的不公,我們要把能量凝聚起,烈士的家中有難我們要幫,現實的戰友家中有事我們要管。戰友情情同手足,戰友情情同兄弟,更何況我們這些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加兄弟!
天國的兄弟們,牽掛你們的不止親爹親娘,還有我們這些曾經共同征戰、生死相依的戰友。即使世人把你們忘記了,我們決不會,即使我們老了、病了,也會如這蒼勁的松柏一樣,歲歲年年為你們守靈,為你們謳歌。在我們心中,你們永遠沒有離去,永遠不會消逝,我們和你們唯一區別是你們在這美好的天國里安眠,而我們在這塵世中仰望。
安息吧!我們的戰友!安息吧我們曾出生入死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