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統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三):
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我就統戰工作及分管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統一戰線
毛主席曾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那么,什么是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統一戰線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要的說,統一戰線就是社會力量的聯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迄今經歷了民主聯合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四個發展階段。統一戰線的本質和主題是:大團結、大聯合;高舉的兩面旗幟是: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為實現黨和國家的宏偉目標團結奮斗;主要原則是: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堅持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堅持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堅持照顧同盟者的利益。
我們縣鄉的很多干部對統一戰線在認識上有三個誤區:一是認為已經過時。認為在革命戰爭時期,需要統戰這個法寶。現在我們黨是執政黨,各界代表人士都是在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所以過時了。二是認為可有可無。認為統戰工作主要是做上層各界代表人物的思想政治工作,縣區一級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較少,層次不高,代表性不強,顯不出有多么重要。三是認為虛多實少。從大的方面來講,這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性質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對當前的政治形勢不夠了解造成的。從小的方面講,是不了解統一戰線工作造成的。
指出,統一戰線不僅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而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必然要求,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國際環境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當前統一戰線的任務主要是為促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服務;促進一國兩制、祖國完全統一服務;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服務;協調“五大關系”;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
統戰工作是我黨特殊的群眾工作。我們鄉鎮和部門單位的領導,學習統戰理論、開展和支持統戰工作是工作職責之所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相知人心,善于人同”的統戰思維,“以真情實感打動人、以照顧利益凝聚人、以教育引導團結人、以共同理想激勵人”的統戰風格,“團結、博學、包容、進取”的統戰工作精神內涵,對我們做人干事都有很強的學習借鑒、教育啟迪作用。
二、我縣統戰工作情況
全縣統戰對象包括6方面,一是黨外干部共89人,其中縣處級5人,科級84人;二是黨外知識分子282人,其中會計師13人,經濟師5人,中高級教師146人,副主任醫師9人,主任醫師4人,助理畜牧師8人,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共77人,農藝師、助理農藝師共20人;三是臺、僑屬共8戶,其中臺屬5戶,僑屬3戶;四是少數民族共113人,11個民族,以回族、滿族為主;五是宗教方面,信教群眾3115人,其中道教信眾香客x0多人,基督教305人,天主教810人。六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截止x1年底止,全縣注冊登記的非公經濟組織3203戶,其中:私營企業146戶,個體工商戶3057戶。上規模的私營企業(營業年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8戶,從業人員9713人。
近年來,我縣統一戰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建立了黨外干部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健全了89名黨外后備干部檔案資料。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一企幫一村、共建新農村”活動,截止x1年,全縣共有61家民營企業幫扶了10個村的新農村建設,其中富縣雙營實業有限公司、富縣富安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等被市委、市政府評為“一企幫一村、共建新農村”優秀企業;x0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先后爭取到3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x8年我縣縣委統戰部被市委統戰部評為“全市黨外干部工作先進單位”、x0年縣委統戰部被市委統戰部評為“統戰理論研究優秀組織獎”、x1年縣委統戰部被市委統戰部評為“全市統戰宣傳工作先進單位”;x0年縣工商聯被陜西省工商聯評為“會務工作先進單位”;x5至x0年連續6年縣民宗局被市民宗局評為“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綜合考核第一名”、x0年富縣太和社區被陜西省民宗局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x0年富縣人民政府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評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先進縣”。
三、x2年統戰工作安排和要求
x2年,是實施“”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富縣奮發崛起的關鍵一年。按照省、市統戰部長會議精神,結合富縣實際,今年統戰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緊緊圍繞打造“同心”品牌這條主線,將“同心”思想貫穿在統戰工作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各個方面,堅持以“凝聚力工程”(以文化為紐帶,充分發揮富縣革命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秦直道文化等資源優勢,為富縣經濟社會發展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為抓手,以提升兩種能力(提升統戰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升統戰成員合作共事、參政議政能力)為保障,以培訓三支隊伍(黨政領導干部、黨外代表人士、統戰干部)、開展四大活動(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民企參與統籌城鄉活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情系延安”征文活動)為載體,全力促進五大關系(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助推富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凝心聚力,服務大局,推進“凝聚力工程”向縱深發展
要突出以“同心”思想教育為主題,圍繞凝聚共識、助推發展、關注民情和服務社會,不斷增強統戰干部和統戰成員的能力建設,著力培育和建立具有統戰觀念、懂統戰政策、會做統戰工作的黨政領導干部隊伍、統戰干部隊伍、黨外干部代表人士隊伍。積極開展“重溫歷史、同心同行”、調研視察等活動,增強了解,增進友誼,凝心聚力,共謀發展。
(二)、做好黨外人士工作,夯實合作共事組織基礎
1、進一步摸清底子,健全檔案資料。在原有黨外干部檔案資料的基礎上,派員深入鄉鎮、部門對黨外干部情況進行詳細系統的摸底調查,調整并充實黨外后備干部隊伍,建立黨外干部動態管理機制。
2、健全黨外人士工作機制。堅持和完善黨外干部工作“六個共同”,即黨委組織部門、統戰部門在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中,共同制定規劃,共同物色選拔,共同培養教育,共同考察人選,共同討論研究,共同督促檢查的工作機制;建立縣委統戰部班子成員與黨外領導干部及后備干部談話交心制度;健全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機制,充分發揮黨外人士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作用,使黨外人士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有為有位。
3、做好黨外人才儲備和培訓工作。按照“拓寬視野、堅持標準、重點培訓、梯次配備”的要求,扎實推進“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與黨同心”主題教育活動,增進政治共識。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健全黨外代表人士隊伍數據庫,抓好黨外代表人士尤其是黨外干部的教育培養工作,適時舉辦黨外科級干部培訓班。
4、在黨外干部中開展“愛崗敬業做貢獻”活動。組織黨外干部與有困難的統戰成員建立幫扶關系,切實幫助統戰成員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提高黨外干部服務社會、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性。
(三)、大力服務非公經濟,助推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為非公企業排憂解難。發揮工商聯組織的作用,經常走訪非公企業,與非公經濟人士交心通氣,及時了解企業所思所想所盼,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與問題,及時為企業傳遞信息并協助引進資金與項目,引導與支持非公企業發展和創新。
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城鄉建設發展。以“一企幫一村、共建新農村”活動為載體,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新型農村建設,幫助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實現互惠雙贏。整合力量,重點幫扶,在總結往年幫扶經驗的基礎上,采取多個企業幫扶一個村的新村建設,年內幫建3-4個村、組。
積極參與扶貧幫困活動。引導和爭取非公企業,特別是工商聯組成人員在就業安排、技能培訓、產業扶持、捐資助學等方面出資出力獻愛心。
(四)、加強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繼續深入推進“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完善創建標準,加強宗教場所和宗教人士的依法管理,鼓勵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等服務社區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認真貫徹落實《宗教事務條例》,強化政府宗教工作部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主體地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認真開展宗教專項治理工作,依法開展基督教私設聚會點專項治理活動,配合相關部門打擊非法組織,堅決剎住濫建寺觀、亂塑神像之風,確保宗教活動規范有序進行。
四、分管工作
按照縣委分工,我分管工會、婦聯和共青團的工作。
去年以來,縣總工會帶領基層工會組織,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紐帶作用,牢牢把握“維權、創新、服務”這一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職工技能大賽和科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活動。特別是“送溫暖”、“金秋助學”活動,成為工會工作的亮點和品牌,在社會和群眾中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全縣各級婦聯組織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揮優勢,履行職能,服務婦女,開拓創新,在推動婦女創業就業、服務經濟建設、創建和諧文化、促進社會發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服務基層群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和新進展。特別是開展的“新女性、新農村”、“巾幗創業”和“巾幗建功”等主題活動得到了各方贊譽。
團縣委在縣委和團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重心下移、服務基層的要求,狠抓落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重點,廣泛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紅領巾大講堂”、“百場黨史學習交流會”、“邁入青春行,走好成人路”等主題教育活動,青少年教育引導工作更加深入,工作成效顯著。
x年縣總工會、婦聯、團縣委按照上級部門和縣委的要求,制定了工作要點,明確了工作目標任務,活動形式豐富多樣,落實措施具體得力,要堅持不懈,抓出成效。我總體強調三點:
1、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建設富裕、文明、幸福新富縣進程中創造新業績。要發揮工會組織、婦聯組織和共青團組織的職能作用,調動廣大職工、各條戰線上的婦女群眾及廣大青年,按照“油煤化工強縣、果菜煙畜富民、項目支撐帶動、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結合各自優勢,立足自身實際,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頑強拼搏,建功立業,譜寫人生的壯美圖畫。
2、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推進本職工作中有新突破。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打破傳統思維觀念和舊的工作格局,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工會、婦聯和共青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爭先進,創優良,打造亮點,形成品牌,促進工作。
3、要強基固本,提升素質,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塑造新形象。要大力倡導理論學習和業務鉆研,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要加強制度建設,使工作規范化、科學化。要加強調查研究,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扎實的工作作風,滿意的工作成效贏得黨委政府的支持,干部群眾的認可,真正使工會組織成為“職工之家”、婦聯組織成為“婦女娘家”、共青團組織成為“青年之家”。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