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重點實施“園區建設發展推進年” 活動,推進“筑巢引鳳”工程
一是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集約利用可用財力,多渠道籌集資金,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內道路、供排水管網、供電線路等基礎設施。重點抓好工業園區大道、城北工業組團道路建設,以及城西工業組團污水網管建設,新建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加緊推進燕塘石材建材園區規劃道路、污水處理廠及照明、綠化、弱電、通訊等附屬設施建設,促進燕塘石材建材園區的轉型升級;加快園區規劃內土地回收、征用及調整工作,完成征地任務3000畝,使規劃區內土地成塊連片成形。通過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園區基礎,搭建一個設施完善的招商引資平臺。
二是主動服務企業確保投產達產。工業園區和相關職能部門要創新“一站式”服務方式,對企業用地、工商、稅務、社保等方面提供全程周到的服務,為企業辦理立項前期工作、施工報建及工商、稅務登記,全力協助新企業做好水電、招聘、培訓、物業管理等工作,解決企業建設中遇到的難題,確保興利通紡織、雙文碳酸鈣新材料、九鼎飼料、旭平首飾等新建企業按期建成投產達產。
三是積極爭創國家級重點工業園區。鐘山工業園區已于20xx年向自治區申請列為自治區產城互動試點園區,同時積極申請列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示范基地。要充分發揮興利通紡織、雙文碳酸鈣新材料、旭平首飾等龍頭企業的產業特點和優勢,吸引上下游產業落戶工業園區,在輕紡產業區引進布料加工等產業,在新材料產業區引進無紡布、造紙等產業,在首飾產業區引進寶石加工等產業,為園區經濟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積極爭創國家級重點工業園區。
重點實施“鄉村旅游突破年”活動,構建生態產業集群
20xx年來,我縣第三產業增幅一直徘徊在4—6%之間,低于GDP和二產增速,隨著廣西一系列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出臺和我縣高鐵站的開通,第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20xx年的三產增速更是首次超過二產,第三產業的發展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們要搶抓機遇,充分利用日益凸顯的交通區位優勢和豐富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圍繞“紅色鐘山·山水畫廊” “長壽鐘山·養生福地”品牌效應,培育壯大生態健康旅游、生態健康休閑、生態健康養生、生態健康養老等四大業態,將鐘山建設成為區內甚至國內知名的養生福地。
一是全力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要結合生態鄉村建設,以發展鄉村旅游、創建桂東北養生示范基地為目標,按照“鄉村旅游+美麗鄉村+扶貧開發+休閑農業”的思路,打好“組合拳”,逐步形成“主題特色明顯、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經營機制完善、經濟效益顯著”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助推旅游產業成為鐘山的新興產業。年內要重點完善楊巖塘村、底村、龍巖村等生態鄉村建設示范村、示范點道路、公廁、水利等基礎設施,全面打造公安鎮大田村和廖屋村、清塘鎮里村、鐘山鎮朝南廠村、紅花鎮螺寨村、兩安鄉龍窩村、同古鎮鳳巖村、花山鄉六角村等生態鄉村,并培育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產業,打造自治區級綠化村屯47個,一般綠化村屯340個,新建農村休閑公園20個,擴大生態鄉村覆蓋面,確保全區生態鄉村建設現場會在我縣順利召開。
二是打造“紅色鐘山、山水畫廊”旅游品牌。要加緊編制一批景區景點規劃,依托鐘山優質的自然景觀,以“十里畫廊”為中心,擴大荷花池種植規模,加快“十里畫廊”風光旅游建設。同時,加大英家革命老區建設力度,加快英家紅色旅游區建設步伐,打造 “生態休閑、健康養生、紅色旅游”融為一體的鐘山旅游新特色。
三是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要重點實施鄉村旅游公路設施達標工程,建立城鎮到周邊鄉村旅游重要景點的公共交通網絡,推進鄉村自駕游營地建設;做好旅游通道標識系統、旅游廁所、旅游咨詢服務站、汽車維修點、醫療急救體系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游公共基礎服務設施。
四是出臺鄉村旅游發展優惠政策。在旅游建設用地、項目手續審批上給予一定優惠幫扶,重點支持鄉村旅游區、生態休閑農莊、農家樂建設以及星級農家樂申報,年內新建一座鄉村酒店,發展一批農家樂。我縣將加大財政激勵引導力度,對新評定的五星級鄉村旅游區獎勵40萬元,四星級獎勵20萬元,三星級獎勵10萬元,二星級獎勵5萬元;對新評定的五星級農家樂獎勵15萬元,四星級獎勵10萬元,三星級獎勵5萬元,二星級獎勵2萬元。
重點實施“脫貧攻堅強基年”活動,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戰
經過多年努力,我縣貧困人口由20xx年底的10.68萬人減少到20xx年底的5.45萬人。根據縣委《關于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20xx—20xx年是我縣“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集中攻堅期,全縣各責任主體要明確自身脫貧任務,加強脫貧攻堅任務的組織實施,多方挖掘社會扶貧資源,凝聚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為20xx年如期完成脫貧摘帽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要夯實脫貧攻堅基礎。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機構、人員、編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貧困群眾主體作用,形成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和濃厚氛圍。科學制定幫扶計劃,建立幫扶聯系貧困戶信息庫,推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措施。推行農事村辦,完善村務公開,出臺獎勵先進、激發后進的脫貧攻堅獎補激勵政策,在貧困群眾中掀起比、學、趕、超的脫貧攻堅熱潮。要積極整合各部門資金資源,全面落實“一事一議”、村民自建、以工代賑、以獎代補等政策,全面夯實貧困村水、電、路、網絡等基礎設施。
二是要創新扶貧舉措。縣扶貧辦要加強與廣西大學中國貧困治理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團隊的溝通合作,科學編制縣本級“十三五”扶貧規劃和扶貧產業開發等專項規劃。各金融機構要履行社會責任,創新金融扶貧方式,積極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企業提供貸款。要全面落實特色產業脫貧、易地搬遷脫貧、就業創業培訓脫貧等14個攻堅舉措,確保當年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30%以上用于扶貧開發,行業部門每年安排的涉農項目資金原則上50%以上投向貧困村。同時,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社會資金設立扶貧產業投資資金,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和扶貧龍頭企業發展,保證項目、資金、力量精準幫扶到位。
三是要強化精準識別動態管理。要扎實做好劃線定貧后的貧困戶信息采集和建檔立卡工作,建立完善精準扶貧信息數據平臺,實行貧困對象“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要認真制定貧困村幫扶規劃和貧困戶幫扶措施,整合資金投入,對貧困農戶實行產業、智力、信息等方面的精準幫扶,確保按照“六個精準”總體要求,實現“一突出、三跟進” 目標(即“突出20xx年如期脫貧摘帽;與全國、全區和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度要跟進;貧困村脫貧出列的進度要跟進;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的進度要跟進”),力爭年內完成16個貧困村出列,脫貧人口1.75萬人。
四是要扎實推進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要重點抓好總投資10.56億元的扶貧生態移民產城融合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好農發行專項貸款7.8億元,強化資金保障,確保4個安置點年內如期開工建設。
(五)堅持開放創新,確保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一是繼續抓好項目建設。要加強對縣重大項目的謀劃和儲備,爭取更多的項目擠進自治區重大項目。利用好政策性貸款,引進戰略投資者,促進重大項目建設。初步安排,20xx年我縣實施重大項目97項,總投資215.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9億元,其中:新開工28項,年度計劃投資14.73億元;續建21項,年度計劃投資22.62億元;竣工投產28項,年度計劃投資10.62億元;預備20項,投資額56.13億元。要重點抓好鐘山西站站前廣場、東嶺風電場等重大項目建設,確保永賀高速(鐘山段)順利通車,賀巴高速(鐘山至昭平段)有力推進,做好工業園區大道、龜石至清池國防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續建工作,突出推進一批項目竣工投產發揮效益。要全力協助桂東公路局做好國道323線賀州至鐘山段改造和十二車橋重建工程,確保群眾出行安全便捷。
二是繼續加快農業產業發展。要完善和推廣石龍鎮“黨委政府引導+村兩委推動+農民合作社帶動+示范基地輻射+農戶參與”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全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發展壯大“果、奶、菜、粉、煙、糧”等六大特色產業。重點加快推進佳欣果蔬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的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的生產體系,打造一個現代高效農業生態休閑基地;加快佳園生態農業4000畝基地建設步伐,完善種植基地的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種植基地的科學規劃布局,保護和美化基地環境;著力構建以貢柑標準化種植為主的德福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配套發展農資配送、農產品加工、冷藏、保鮮、包裝、市場流通和休閑生態旅游等產業;加快貢柑特色產業基地、田園蔬菜、國生肉牛養殖、鐘山溫氏萬頭奶牛養殖基地(二期)等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發展現代農業、高效有機農業,打造高標準、高水平管理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帶,努力將示范區建設成為區級和國家級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示范區、現代科技成果轉換推廣應用示范區、現代特色農旅結合示范區,建成全國聞名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要確保全縣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38.7萬畝,新增貢柑面積1萬畝。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大力發展林業生態經濟,推進林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林木蓄積總量,創建廣西現代林業特色(核心)示范區,實施林下經濟示范項目。
三是持續推動城鎮化進程。圍繞把鐘山建設成賀州市副中心城市、廣西中小城市、貴廣高鐵經濟帶物流和旅游黃金節點城市的目標,依托“五位一體”發展總布局,以“多規合一”為引領,加快“一區兩城三鎮”(一區:河東新區;兩城:高鐵新城、產城融合生態新城;三鎮:清塘鎮、公安鎮、回龍鎮三個重點鎮)的建設步伐。著力促進河東新區一二期路網、“一江兩岸”美化亮化工程、鐘山公園改造、南門橋至陶瓷廠路段等市政項目和東岸城小區、至尊國際、世紀新城、西湖世家等房地產項目和壹號商業廣場防空地下室續建項目如期竣工;著力促進北環東路改造、20xx年棚戶區改造和金域藍灣等城建項目新開工,形成新的投資增長點。要扎實做好自治區農村污水處理示范縣試點工作,盡快啟動實施總投資1.2億元的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繼續扶持重點鎮建設,抓好公安鎮扶貧生態移民項目等重點鎮移民安置工程,開展城鄉風貌改造,提升改善重點鎮的鎮容鎮貌,加快鄉鎮棚戶區改造。進一步深化重點鎮綜合配套改革,通過擴權強鎮釋放重點鎮發展潛力。同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和整縣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土地整治項目,加強農田水利、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設,推進農村飲水、道路、電網、通訊設施、供水排水、綠化美化、環境衛生、農村危房改造等建設,建設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培育面向農村的大型流通企業,完善農村商品零售、餐飲及其他生活服務網點,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四是繼續加大民生投入,統籌推進“十項惠民工程”。要重點做好“錦繡鐘山生態園”規劃建設工作,盡快啟動立項、征地、苗木種植等前期工作,年內完成總體規劃,為鐘山人民打造一個集“健身、運動、休閑、娛樂、養生、觀賞”主題于一體的生態休閑公園。加快推進20xx年新建10個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步伐。推進石龍、同古等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實現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76%。抓好鐘山縣兒童福利院續建項目,力爭于20xx年9月底前建成;抓好投資500萬元的公安鎮農村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縣老年活動中心項目改擴建設工程,力爭于20xx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充分發揮縣級“福利院”和“光榮院”、鄉鎮“敬老院”、村級“五保村”的作用,進一步健全縣、鄉(鎮)、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全縣健康養老事業蓬勃發展。繼續抓好投資180萬元的鐘山縣烈士陵園維修改造工程;抓好投資4000萬元、占地250畝的鐘山縣公墓園項目建設。
五是深入推進平安鐘山建設。健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強化公共安全、安全生產體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等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環境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加大重點行業領域“打非治違”力度,認真做好縣城中學周末(節假日)學生包車接送工作,著力解決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消防、煙花爆竹、非煤礦山、校車安全等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縣長期基礎性工作。堅決抓好維穩反恐工作,強力推進公安“四項建設”和“八區”建設,全力推進“一警二員六化”、警民共建農村理事會等工作建設,健全社會治安打防控體系和綜合治理網絡。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擊非法采礦采砂、非法企業和“兩違一非”行為。健全信訪維穩體系,深入推進領導干部接訪下訪。繼續推動公眾安全感及社會穩定七項動態提升工作常態化。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分析研判例會制度,落實領導包案機制,確保我縣社會大局穩定。
同志們,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之年,經濟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事關長遠。起跑決定后勢,開局關系全局。我們要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嚴的作風,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確保圓滿完成今年各項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為與全國、全區和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