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工作會議講話
抗旱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召開這次全縣抗旱工作緊急會議,目的是進一步動員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緊急行動起來,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當前抗旱工作,努力減輕災害損失,確保全縣農作物不受大的旱災損失,確保全縣人畜飲水安全,確保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剛才,縣防指副指揮長、水務局長陳明發分析了當前全縣抗旱形勢,縣氣象局長吳冰分析了近期天氣形勢,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叢寶松做了表態發言,我都贊同。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認清形勢,務必高度重視做好抗旱工作
今年3月份以來,我縣降雨嚴重偏少,3、4、5三個月降雨均為常年的一半左右。尤其是長江水位嚴重偏低,我縣長江鳳凰頸閘水位與78年大旱年水位相仿。塘壩、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已有15座小水庫干涸或接近死庫容,其中全縣最大的2座市重點小(一)型皖江、牌樓水庫已達死庫容,4000多口塘壩干涸。旱情嚴重,農作物受旱明顯,部分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出現困難,遭遇了相當于60年一遇的干旱。當前我縣的旱情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受災面積大。全縣9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受旱面積高達91萬畝,其中輕旱81萬畝,重旱已近10萬畝。特別是全縣水稻受旱影響大,計劃播種面積75萬畝,早稻5萬畝已栽插,一季稻目前栽插僅8萬畝,還有10萬畝一季稻急等水移栽,約36萬畝一季稻也將陸續進入移栽期,等水泡田栽插。棉花也受旱影響,栽后活棵慢,緩苗期長。且受旱影響,我縣部分農戶退還已購一季稻中仙雜交稻種改種單季梗稻和玉米等旱地作物。另外,午季收割作物油菜45萬畝,減產達30%以上的約有30萬畝。二是受旱程度深。姚溝、開城、白茆、昆山、嚴橋等一些從長江、竹絲湖、山區水庫取水的水廠因江湖庫水位低,水廠供水水源緊缺,以及因塘壩干涸,致使已有3.12萬人飲水困難。飲水困難的大牲畜1800多頭。全縣水產養殖可養水面48萬畝,精養18萬畝,尤其是蟹子塘換不了水,螃蟹面臨死亡。三是持續時間長。氣象資料顯示,從3月份以來,我縣已有70多天無有效降雨,4月下旬一些地方旱象即已顯露,且進入5月份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水面蒸發量大。農作物、水產養殖和人畜飲水緊缺前后歷時已約1個月。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我縣出現明顯降雨的可能性仍不大,下一步的旱情可能將會繼續發展和加重,人畜用水和農作物生產需水日趨緊張。并且,當前我縣抗旱工作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一是麻痹依賴思想較重。有的地方因為多年沒有抗過大旱,干部群眾抗大旱意識單薄,沒有敏銳地察覺到旱情的嚴重性。也有的地方雖然認識到旱情的嚴峻性,但是積極采取措施應對,而是一味地等天下雨,一味地伸手向上要抗旱經費要抗旱物資,消極畏難、惜工惜本等僥幸心理、依賴思想比較突出。二是抗旱設施毀損嚴重。多數地方抗旱已10多年沒有開機,平時疏于管理,站房年久失修,抗旱機械破損,抗旱渠道雜草叢生、淤積滲漏嚴重,“斷頭渠”、“碟子塘”隨處可見,抗旱設施完好率很差,以及供電線路不暢,個別地方出現二級站供電線路早已報廢現象。導致有的地方有水不能提,有旱不能灌。三是“小旱不重視,大旱無準備”。 一些地方由于對旱情的忽視和抗旱措施準備不足,抗旱時措手不及,應對干旱毫無辦法,如不當機立斷,不果斷決策,不積極組織抗旱,老百姓定為怪我們政府不作為。
今年是“”開局之年,做好當前的抗旱工作,關系到年初確定的農業生產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農業增產增收,事關全年農業經濟發展,事關民生大計,事關社會穩定。為此,各地各部門對做好當前的抗旱工作,務必引起高度重視,要從從執政為民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做好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認清形勢,增強信心,緊急行動起來,把抗旱作為當前農村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實實地抓好抓緊抓實。
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打好抗旱攻堅戰
當前各級對抗旱工作高度重視,省長王三運于今天上午親自到我市居巢區等地檢查指導抗旱工作,并且省防指已于5月9日啟動了《安徽省抗旱工作預案》三級應急響應。市防指于昨天上午召開了抗旱工作緊急會商會議,下午市政府辦專門下發了開展抗旱保夏種工作指導督查的通知,分兩個組到各個縣進行檢查督導。抗旱工作也已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省里新聞媒體于今天上午專程到我縣采訪報道了抗旱工作。當前的抗旱工作正處于攻堅階段,各地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斗爭。
(一)抓好水源調度。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用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對水抗旱水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統籌安排好地表水和地下水,優先保證城鄉居民生活用水,處理好農業、工業、生態用水的關系。當前,一方面,縣防指已積極爭取巢湖繼續開閘放水灌內河,今天上午鳳凰頸排灌站已開機提江水灌內河,一旦開機要立即關閉黃雒閘,迅速抬高內河水位。氣象部門預測6月2日—5日可能有一次降水過程,要抓住機遇,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一方面,具備從內河引灌條件的鄉鎮,要積極開閘引水入圩灌溉,但是要控制引水量,防止漲崗上田。各鄉鎮要加強現有水源管理,厲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嚴重缺水的地區,在水量安排使用上要留有余地,通過優化調度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二)全面開機提水。就目前全縣抗旱而言,從區域上講,山丘區是重點,沿江圩區是重點;從重要性來說,人畜飲用水、高產高效作物、水產養殖是重點。因此,所有抗旱一級站、二級站必須要全面開機提水灌溉,全面抗,全面保。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提水灌塘充庫。對提水灌溉費用過高的三級站提水灌區,要算好經濟效益帳,權衡利弊得失,決定是否開機。如開機成本大,要當機立斷,及時調整種植結構,采取補種、改種旱作物,做到水路不通走旱路。各地要通過“蓄、引、提”多措并舉,千方百計保障抗旱用水。
(三)開展以抗促修。各鄉鎮要舍得投入,迅速組織勞力、調集機械,突擊疏通抗旱渠道,清除渠道雜樹雜草,清理渠道堵壩,維修抗旱設備和渠系配套設施,保障抗旱引水暢通,減少沿途輸水損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同時要抗旱契機,積極組織開展塘壩清淤、擴容,增強塘壩蓄水保水能力。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省委1號文件出臺后,明確要求“”期間對所有塘壩擴挖一遍,所有溝渠清淤一遍。省水利廳搶抓國家和省里加大水利投入機遇,正在爭取省政府出臺農村溝渠清淤、塘壩擴挖工程補助實施意見,有望對溝渠清淤、塘壩擴挖工程給予一定的補助。當前各鄉鎮疏理溝渠和整修塘壩要科學規劃,要嚴格標準質量,土方量力爭上規模,一旦有政策支持,積極爭取省里給予補助。
(四)保障人畜飲水。各鄉鎮要摸清農村人畜飲水情況,把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作為抗旱工作的重點,因地制宜,保障人畜飲水安全,絕不能因斷水,讓老百姓無水喝。干旱嚴重、無水的偏僻地方,要采取應急送水等應急措施,千方百計確保人畜飲水安全。鄉鎮、村組要認真做好協調工作,維護好用水秩序,避免水事糾紛的發生。要加強對水質的檢測、監督,確保干旱無大疫和用水安全。
(五)全力搶栽搶種。要積極采取措施,保障夏種的抗旱用水。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要加快播種進度,合理密植。旱情嚴重的地區,要在充分發揮各種抗旱設施作用的基礎上,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動用引水、提水等一切有效措施搶栽搶種、抗旱保苗。要加強各類苗床地的管理,嚴防高溫燒苗現象,促進秧苗的順利返青。要加強旱地作物的中耕管理,采取地膜覆蓋、疏松土壤等措施,減少土壤水份蒸發,并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努力減輕災害損失。
(六)適時啟動預案。縣防指要加強會商,密切分析當前旱情形勢和發展趨勢,根據《無為縣防汛抗旱工作應急預案》要求,適時啟動無為縣抗旱工作預案三級應急響應,努力減少旱災損失。同時,各鄉鎮尤其是人畜用水出現困難、抗旱水源緊缺的鄉鎮,要進一步制定完善抗旱應急供水、應急調水方案,包括從長江主河道逐級提水打灌,做好打抗旱惡仗的準備工作,全力以赴抗旱保供水、保灌溉。
三、加強組織領導,扎實做好抗旱服務保障
各鄉鎮、縣防指各成員單位,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縣防指的總體部署,對當前嚴峻的干旱形勢和今后的發展態勢保持清醒的認識,徹底消除盲目樂觀和僥幸麻痹的心理。要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解農民之所難,辦農民之所需,保障抗旱工作有序有力地開展好。
(一)嚴格落實抗旱責任制。抗旱同防汛一樣,嚴格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鄉鎮政府是所在鄉鎮抗旱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領導、組織、協調、開展好本鄉鎮的抗旱工作。要進一步細化落實鎮村干部抗旱分工負責制,所有干部要分工要到位,“承包”到圩口,到村組。對抗旱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專人負責,有專人落實。各鄉鎮鄉鎮長要堅持到一線靠前指揮,分工干部要深入田間地頭,組織發動農民群眾一道投入到抗旱保夏種、抗旱保生產、抗旱保豐收的工作中去。
(二)各部門要各負其職。全社會都應該重視關心、支持抗旱工作,尤其是縣防指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自身的職能,積極主動地做好抗旱服務工作。水務部門要及時掌握和分析旱情,認真做好組織協調和水資源調度管理工作,組織技術人員到一線指導抗旱工作。對所有國有抗旱排灌站人員要調度到位,機械維護要到位,對鄉屬站、村屬站抗旱開機要指導服務到位。縣抗旱服務隊所有人員要集結待命,將新購置的設備進行全面檢測、調試,確保拉得出、打得響、戰得勝。供電部門必須確保抗旱用電需求,不得拉閘限電。對需在長江重新提水的,要無條件架設專線,確保供電暢通。氣象部門要認真做好天氣分析預測,尋找有利時機,做好人工增雨、降雨等服務工作。農委部門要組織認真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抗旱保夏種,幫助水源緊缺地區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做好“水改旱”的有關準備。財政部門要及時籌措,安排抗旱經費,并監督使用。宣傳、廣電部門要做好抗旱工作的宣傳報道,尤其是報道廣大干部群眾在一線抗旱的典型。其他相關部門都要按照各自的職能職責,積極配合做好抗旱的各項工作。
(三)強化抗旱檢查督促。擔任縣設各抗旱指揮所指揮長的縣四大班子負責人要及時深入一線,督促、指導所屬鄉鎮抓好抗旱工作,協調鄉鎮在抗旱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和矛盾困難。縣四大班子分工聯系鄉鎮的負責人,也要深入一線檢查指導抗旱工作。縣委辦、政府辦、監察局和防辦,要加強對各地抗旱工作開展情況的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對因組織、人員、措施不到位影響抗旱工作的,要嚴肅通報批評,并依照防汛抗旱紀律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高度警惕防汛,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
各地各部門在抓好當前抗旱工作的同時,絕不能放松對防汛工作的警惕,要高度重視防汛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特別是嚴防旱澇急轉,避免出現洪澇災害損失。
一要做好防汛搶險器材準備。各地要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對照各圩口、各水庫防汛物資備料要求,抓緊補充防汛器材,確保滿足防大汛搶大險的需要。
二要做好防汛搶險隊伍準備。凡是尚未組建好防汛搶險隊伍或隊伍人員單薄的鄉鎮要抓緊組建到位,已組建的要加強隊員培訓和演練,提高搶險排險能力。
三要做好防汛搶險預案準備。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抓緊落實好圩口、水庫防汛預案,尤其是落實好險要段的防汛預案,不打無準備之仗,確保安全度汛。
四要加強涵閘斗門看管防守。目前,多數地方開閘抗旱引水,引水期間要確定專人負責、專人看管。一旦出現集中強降雨,要迅速關閘,全部關閉封牢,確保不出現防洪隱患。
同志們,旱情就是動員,災害就是命令。搞好抗旱救災,是擺在各地各部門面前的一項重大而又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團結一致、奮力拼搏,努力奪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