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小學優秀班主任代表發言稿(通用3篇)
教師節小學優秀班主任代表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老師:
首先,請允許我向在座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對我們班主任工作給予親切關懷、無私幫助、辛勤培養的領導和老師們,表達最誠摯的感激和最衷心的祝福!今天,我能同我們克拉瑪依市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領導同志們在一起,共同慶祝第二十三個教師節,我感到十分榮幸。
我的發言想從我聽到的一句話開始: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做不了偉人就做偉人的老師吧!這一句“做偉人的老師”給我的印象特別的深刻,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原來這么平凡的崗位可以孕育出這么多不平凡的人生,這就是教師職業的偉大。我從小就立志當老師,從小就幻想在充滿愛的童心里去品嘗桃李滿天下的幸福。而這種幸福,在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體現得尤其豐富和細膩。
現在學生已經初三畢業離我而去,心有太多的不舍。這個假期我心里空空的,不自覺地跑到教室里和辦公室里轉了好多次,總覺得這里盛滿了回憶,久久不愿散去。
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同學們審視的目光充滿期待和信任;第一次作業,同學們送給我一份掩飾不住的驚喜;第一次比賽,他們給我偌大的收獲和滿足;第一次考試,他們讓我無比的驚訝和自豪。我想起了火熱的軍訓生活,高亢的軍歌嘹亮;想起了藝術節,熱情洋溢的他們,為活動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想起了元旦聯歡自娛自樂的瘋狂,想起運動會獲勝后大家的歡呼和擁抱,想起生日里深情的祝福。一切都歷歷在目,似乎就在眼前。可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他們很快就翻閱完了初中生活這本書,讓我既有大結局的喜悅,又有離別的傷感……
往事一幕幕,記憶一點點,雖然凌亂,但卻永恒。一千多個日子,誰說不是一千多個五彩繽紛的故事呢?同學們很爭氣,勤奮刻苦;老師們很用心,殫精竭慮;領導們很寵愛,盡力呵護。天道酬勤,孩子們的通知書就是我們勝利的符號。想想三年前我初到克拉瑪依的惶恐和緊張,再看看現在沉甸甸的收獲,在這里我想說:因為我熱愛,所以我無悔我的選擇。校園的整潔美麗,校長的勤勵智慧,班主任的能干善良以及所有老師的無私奉獻,學生們花季雨季的青蔥歲月,都讓我深深迷醉。我在民主和諧的環境中成長鍛煉,感悟科學、人文和崇高,厲行勤奮、敏思與篤行,體會書香、愛心與自治,品位收獲、回憶與快樂。
在這莊嚴而神圣的時刻,我在前面享受著大家親切而友好的目光,感到非常緊張和不安,我覺得我有責任回報,用對班主任幾十年如一日的新鮮和永不褪色的激情,用對教學的刻苦鉆研、大膽創新來回報學校,
“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我想,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所有的教師都應該享受祝福與崇敬。再次祝愿老師們節日快樂,永遠年輕!謝謝大家!
教師節小學優秀班主任代表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在這個充滿喜悅的收獲季節里,我們共同迎來了第32個教師節。作為一名普通的年輕教師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參加今天的慶祝大會,聆聽領導的諄諄教導,感受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已然十分榮幸,又能作為優秀教師代表在此發言,表達我們的心聲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心情倍感激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教師向一直關心、支持我們教育事業的各級領導及同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向奉獻于基層教育戰線上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們道一聲:“節日快樂!”
過去的一年里,在各級領導的鼓勵下,在以張光華校長牽頭的學校黨支部直接領導下,廣大教師以“教書育人,奉獻社會”為己任,積極探索新形式的教育新路子,新方法,在教育質量、校園文化底蘊,學生的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提高。正是因為有各位領導的正確引航和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們各位老師才能各盡其才,學生才能健康成長,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更加輝煌。
轉念兩年前因為個人追求和組織安排,我選擇從教。一段懵懂情系神農故里,三尺講臺放飛青春夢想,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帶著對未來的渴望與追求,我來到這里選擇當一名一線教師。而選擇作為一名教師,我真的很幸福!這種幸福感首先源自于國家、社會對教育的重視;這種幸福感來自于今天教師節表彰會的現場,這種熱烈的氣氛讓我切身感受到了各級領導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愛與關懷;這種幸福感源自于校園春風化雨般和諧的人文氣氛;這種幸福感更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凝聚。每當我認真地工作,用一路的辛苦操心收獲學生們在校園里大老遠就沖我揮手,帶著燦爛的笑容撲面而來再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的幸福就在這種內心的歸屬感上。每當一天下來,細細品味一天的工作,我的幸福便在心窩里……我享受著這份職業。
蘇霍姆林斯基說:“做教師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窮盡畢生之力,研究如何做一個最優秀、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著名作家馬克.土溫也說:“當一個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那就會做出連他自己都感到吃驚的成績來。”如果我們能從“專心教書,熱愛教育”開始,取得成績和榮譽后又能“寧靜為學,寧靜為人”,那么我們就完全有可能成為最優秀、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就能在自己的職業中找到快樂和幸福,使每天都成為自己的教師節!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 “因應形勢、不辱使命、回報期待、不負重托”,繼續用行動見證理想,用耕耘換取芬芳,一如既往的為我們鐘愛的教育事業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祝各位領導、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教師節小學優秀班主任代表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向各位學習,在班級管理方面,我還在摸索中,經驗談不上,現將我在關注留守兒童方面的一些做法在這里談談,謹以此拋磚引玉,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逐年增長,社會上的留守兒童也越來越多。留守兒童逐漸成為農村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難點。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我班百分之七十的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其中的一大部分“留守兒童”在身體發育、智力水平、學習成績、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明顯差于其他兒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l)情感缺乏溝通,導致思想道德滑坡。
多數家長之所以選擇背井離鄉外出務工,是希望通過白己的艱辛努力,讓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讓孩子能有條件上好學,讀好書,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與愿違,結果是“掙了票子誤了孩子”。因為這些父母一年到頭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經濟條件,他們也很少給孩子打電話或經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兒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而對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時期的兒童,因缺乏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一旦從父母那里得不到正確的教育,就很容易從其他渠道染上一些不良習慣、越軌行為等。有些孩子因此變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
(2)過分溺愛、放縱,導致學習觀念淡泊,學習成績低下。
“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大多僅局限于讓“留守兒童”吃飽穿暖之類的淺針對以上情況,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1、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作為班主任,我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的情況。如:個人基本情況、代管人的基本情況、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及聯系電話等方面做到知情,并對每位“留守兒童”的家庭構成、親屬、學習和生活情況等做到心中有數。除此以外,我還組織學生開展給在外打工的父母寫一封信、給父母打電話報喜等活動,鼓勵孩子與他們的父母溝通交流,讓孩子接受父母的祝福或向父母傾訴心中的委屈。
2、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做他們心靈的引領人
我經常在班級開展一些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從情感上打動他們。激起他們心中情感的漣漪。如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學習雷鋒,獻愛心”的活動,小組合辦“手抄報”的活動,借助于文學,美學、音樂等對他們進行美育教育,陶冶他們的性情。使他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從而,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做他們生活的貼心人
父母長期在外,給“留守兒童”生活上帶來一定的困難,雖然有其他親友照顧,但也有不周到之處,例如:我們班的張某某,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他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前年,由于奶奶生病,爺爺每天都要照顧臥病在床的奶奶,無暇顧及到他,他的學習成績迅速下降,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并且個人衛生極差,身上常常散發出一股臭味兒。坐在他周圍的學生私下向我反映,都要求調換座位,而他自己卻一無所知,絲毫沒有感覺到同學們的反應。
面對這一情況,我先找他了解了他最近的生活情況,并幫他分析臭味產生的原因;然后,教給他解決的辦法;最后,我又通過QQ聯系了他的爸爸媽媽,將孩子的情況及時的反饋給他們,希望他們多和孩子溝通,多關心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后來,我又時常提醒他要認真學習,注意個人衛生。慢慢地,我發現這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衛生情況都在一點兒一點兒的好轉。上學期,他還主動要求擔任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工作認真負責。期末,我班學生推選他為學校的“環保小衛士”。同時,他期末考試的成績也達到了要求。由此可見,老師在生活上關心幫助“留守兒童”,不僅可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還可以使他們全身心地投人到學習中來。
4、解開心靈的“疙瘩”
我常常用班會和課余時間,與“留守兒童”進行談心,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無人傾訴無處傾訴的問題。解開心靈的“疙瘩”。如:我們班的周某某,她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可是這學期剛開學不久,我就發現她上課沒精神,情緒不高,不愛發言,比以前沉默了不少,好像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找她談了幾次心,才了解到:由于老家蓋房,媽媽一直呆在老家,將她寄放在一位阿姨家。突然住在別人家,她感到不適應,覺得自己很孤獨,尤其是晚上一個人睡覺時,心里很害怕,常常失眠。聽了她的心里話,我對她進行了安慰和耐心地勸導。并通過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將孩子在校情況告知了她,她的媽媽得知孩子的情況后,迅速處理好家庭事務,很快地回到了孩子的身邊。周唯唯又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在課堂上又能看到她精彩的表現。從這件事中,讓我深深的感到,作為班主任要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無人傾訴無處傾訴的問題。解開他們心靈的“疙瘩”,讓他們心靈的大門向春天打開。
總之,關心、愛護每一個“留守兒童”,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能得到老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要求,老師要用真摯的愛心,啟迪該子們的心靈,無私的奉獻,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