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國旗下的演講稿(精選3篇)
感恩母校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感恩母校,放飛理想。
7月19日,在北京大學理科教學樓的一間聚集著來自全國各地一百多名最優秀的信息學選手的教室里,當北京大學招生辦老師念出我的名字的一瞬間,我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一般,倒在了桌子上。那個時侯,我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氣,仿佛將五年來的辛酸,五年來的壓力都深深地呼了出來。五年了,自從選擇走上競賽之路至今,已然過去了五個春秋,這五年來,不知道多少次的熬夜奮戰,甚至腰酸背痛到了深夜四點還對著屏幕機械地敲擊著鍵盤;五年來,多少次孤軍奮戰在空曠的機房,忍受著寂寞,只為了最初的夢想;五年來,歷經無數次考試,輾轉各大高校的信息學題庫,享受著自己id號后面做題量單調的增長,也獨自承受著,面對調試幾小時也無法出解的程序,焦頭爛額的自己。如今,彈指一揮間,五年來的馬拉松,終于在最后穿越了終點線,給自己,給父母,給學校,交上了一份答卷。
五年過去了,我最不后悔的有三個選擇,選擇了時代,選擇了附中,選擇了信息學競賽。如今,看著一個個身著嶄新校服,意氣風發的學弟學妹們,我不禁想起五年前,我們也是這般滿懷憧憬地踏入時代校門,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時代人。
進入時代的第一課,便是為期一周的軍訓,而“時代人”的理念也是從那一課起,銘刻于我們每一個時代學子的心中,當初的汗與淚都隨時間風干在了軍訓基地,但是嚴于律己的時代精神與身為時代學子的驕傲,卻貫徹于時代三年的學習,甚至整個人生。
而正式進入時代學習的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實,每一位學子都像海綿一般汲取著知識的精華,享受著求知的喜悅。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自主規劃學習方案,以及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這是每一個時代學子必備的基本能力,然而在老師的引導下,時代學生更是具有自主學習的素質,時代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自學能力,更是呼吁學有余力的學生積極投身于各類競賽的學習,也正是因為身在時代,才使我有機會在初中便接觸到計算機競賽,從一個對信息學一無所知的菜鳥到一個熱愛信息學的競賽選手,更讓我比全國大多數的信息學選手多了三年的學習時間,贏在了起跑線上。
銘刻心中的時代精神,在如愿進入附中學習后,仍繼續推動著我們勇往直前,而在時代打下的扎實基礎,也使我們能夠更快地適應附中的學習氛圍。
附中是一個廣闊的平臺,這里開展了數理化各科競賽,開辦了模聯等社團,還有諸如學生會等各種可以大施拳腳的地方。附中重視各項學科競賽的開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源,不僅所有競賽都有著優秀的導師,而且不少競賽還有著自己獨立的實驗室,附中對競賽的政策也為競賽選手提供了不少便利。在這里,天文競賽與天文社教你如何辨識這浩瀚的星河;信息競賽讓你站在時代最前線,用代碼解析這數據的世界;數理化生競賽賜予你理性的眼睛,看穿這世界的本源;附中學子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鍛煉自己的能力,不同視覺、不同角度,由內而外,讓你充分感悟這個世界。正是源于身為附中學子的一員,才使我能夠有機會面臨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挑戰,歷經省賽,省選,最終站在全國賽的賽場上,放飛自己的理想。
感恩母校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是4月18日,是值得每一個人記住的日子。1955年4月18日是一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巨人逝世的日子,誰能告訴我這位巨人的名字?這位巨人他的發現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上他的貢獻是無與匹敵的,他就是與我們共在校園的愛因斯坦。
緬懷這位科學巨人,我們有太多的敬仰與崇拜,他是每一位有志求學者的心中的豐碑。我們仰望他,崇拜他,他在我們心中高山仰止。也許你要說我100%成不了愛因斯坦。是的`,我們既不具備無與倫比的天才頭腦,也很難有他獨特的經歷和堅韌的品質。
但我說,今天的緬懷,將讓我們把科學的精神再一次唱響。
談起科學,也許你會說,那是科學家的事,我們中學生與之相距太遠,甚至是遙不可及。那么,我說你錯了,我們肯定不會成為科學家,但我們可以培養科學的品格;那就是專注的精神、求實的精神、創新的精神。
科學研究是發現,是質疑,是探索,它需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
它需要專注,因為只有專注才能從細微處有所發現,才能在苦思冥想中激發靈感,有所創造。我們學習又何嘗不是這樣,沒有專心致志,哪能從我們面對的書籍中,去發現真理,發現問題,哪里有個人獨到的思考,哪里有質疑,哪里又有刻骨銘心的收獲呢?因此培養專注的品質,其實也就是求真的態度,一種科學的精神。
科學精神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求實。有人說“做人,要做實事求是的科學家,而不做空想家。”大凡古今中外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都是追求客觀真理永不放棄的典范。
因為對真理的不斷追求,才有了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因為有了求實精神 ,才有了愛迪生1328種發明,我們享用的電燈、電話、電車、電影哪一項不凝聚了科學中的求實的精神。求實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學習中的務實精神,它無需諾言,它需要行動,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履行一個學生的義務,那就是不斷用科學的知識豐富自己,用能力來不斷讓自己偉岸起來,當我們走入社會時,我們才會因為充滿著能量而自豪地說我真正的長大。
科學的精神其實更重要的標志是創新精神。創新是使文明啟航的風帆,科學家則是扯起風帆的舵手。
近的來說,XX年北京奧運會之所以是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因為它蘊含著無數科學家創新的理念。鳥巢,水立方就是見證。我們求學途中,你可有過超出思維定勢的愿望?有過大膽質疑?有過班門弄斧?有過變通轉化?有過觸類旁通?
同學們,無論我們是少年,還是青年,我們都處于最佳的知識汲取,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少年強也好,青年強也罷,真正強大的源于扎實地奮進,奮進本身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科學精神。
同學們,讓我們成長的旅途有科學的精神相伴,我們的成長會扎實、穩健,我們的生命也才能光榮而無悔。
感恩母校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不能忘記,災難剛剛發生后,多少人無家可歸、驚恐不定。多少失去父母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父母哀傷的哭聲。還有廢墟里那絕望而痛苦的呻吟!
不能忘記,在接下來的三百多個日日夜夜里,全國上下有多少顆心在為災區跳動,多少身影在廢墟上忙碌不停。多少人伸出了熱情、慷慨的雙手,又有多少眼淚模糊了善良的眼睛!
不能忘記,有多少板房學校如期開學,有多少永久性住房拔地而起。有多少災民找到了工作,又有多少地震孤兒擁有了幸福的家庭!
不能忘記“5.12”啊,但更不能忘記憧憬未來!
XX年的5月如期而至。春風依然和煦,花兒依舊美麗。災難奪走了生命,但沒有奪走心中的希望。世界曾經沉默,但終究擋不住迸發的激情!曾經迷路的人們現在已經找到了方向,曾經含淚的眼睛現在刻滿了堅強!心,雖然還在疼痛,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握緊了雙手,就能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俗話說得好:“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沖到……”我相信在我心中無比精彩,在我眼中猶如天堂。綠色奧運給人自信、成功,給人新的享受;競技場上運動員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是奧運匹克運動的奮斗精神。北京奧運發揚奧林匹克“更高,更快”的宗旨,成為最神圣的一刻。北京奧運促進了“和平、友誼、進步”的目標,達到了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魯迅曾說過:“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落后而仍然跑到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這正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希望每一位關心奧運的人都要有這種精神。
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學習上也是如此,那些學習上的佼佼者,都付出了比別人多的努力。至于怎么學習,我相信你們11月國旗下講話稿的老師一定教給了你們許多的方法。我今天主要談談學習態度。因為態度決定一切!那我們該用國旗下講話 11月怎樣的學習態度對待學習呢 我覺得要做到三個"超越"。
1,超越自己。這個世界上最難戰勝和超越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如何超越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長處,你會缺乏足夠的自信: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弱點,你不可能超越自己。例如如果你的記憶力不夠強,那你就要學會刻意地記憶一些公式,多花XX年11月國旗下講話時間背誦課文,復習生字時要學會分析字形結構。如果你做題目不夠細心,常犯粗心錯誤,那你就要學會分析做過的錯1月11日國旗下講話題,以免今后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你的意志不夠堅強,做了一會兒題目就想出去玩,或者喜歡和旁邊的同學說話,那你要知道這是學習上的大敵,要強迫自己改正。當你發現自己在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時,你就在超12月國旗下講話越自己了,只有超越自己,才可能超越別人。
,中國需要世界。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我們國力的強大。人民愛國之情,強國之夢與體育總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全民申奧活動的開展,我知道了奧運,了解了奧運。自從1984年7月29日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一聲槍響,打破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紀錄以來,已歷經20年。這20年,是改革開放的20年,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國力增強了,體育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成為國際公認的體育大國。XX年北京奧運會將把全世界的人凝聚到一起,將進一步加強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交往,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熱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