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幸福出發國旗下演講稿范文(精選3篇)
向幸福出發國旗下演講稿范文 篇1
有人,艷羨于腰纏萬貫的商賈一擲千金的瀟灑。
也有人,驚奇于香車寶馬絕塵而去的豪邁。
而有人,在物欲橫流的滾滾紅塵里,苦苦追尋:幸福的真諦是什么?
雖然,曾經的意氣風發豪氣干云已被歲月的風沙無情的侵蝕,漸漸消彌在無痕的風中。但每天面對數十雙燦若星辰的眼睛時,我仍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認真負責地教好每個孩子的信念如根植于大地的幼苗,在我的心中茁壯成長。
躬身杏壇十七載,無數次面對朝氣蓬勃一如初陽的孩子被遠離社會,頭顱被深深地埋進了書山題海,沒有了星期天,沒有節假日,沒有了本該具有的少年銳氣和青春活力,甚至還有人發出“寧可坐牢不愿讀書”的悲嘆時,我迷茫了。為什么?為什么承載著為學生一生奠基的學校,竟讓孩子畏如牢籠?為什么本應讓孩子充滿快樂的學習,被異化為簡單的灌輸?為什么親如伙伴的書本,讓孩子們變成了無數飛散在空中的白蝴蝶?
面對這一切,我苦苦思索:教育的原點在哪里?我的幸福又在哪里?難道我們教師僅是一個“知識的二傳手”?難道我們的工作僅是濤聲依舊的擺渡?難道“時間+汗水“是我們教師唯一的法寶?
直到20__年冬月,我接觸了高效課堂,它的出現給我迷茫的心靈打開了一扇亮堂堂的大門,它的出現讓我這位迷途的苦行僧找到了心中的圣境,它的出現為我多年的探索明確了方向。“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教育即人學”“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利用學生,成就學生。”這些震耳發聵的理念如一個個火種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杜郎口旋風》《我給傳統課堂打零分》《高效課堂22條》《高效課堂九大范式》等書籍如一股股清泉流入了我干涸的心田,我一次次被震撼了,激勵了,點燃了……
無數個靜寂的夜晚,我遠離白日的喧囂,獨坐燈下,進行著每天的靜修。逛論壇,寫日志,探理論,訴衷情。銀屏閃閃神思動,翰墨飄香獨燭明。
課改,光有理念是不夠的,課改更多應是一種行動研究,“坐而論道”不如“做而論道”。我率先在自己的班級進行了課堂研究和實踐,在我的帶動下全校11個班級都積極參與了課改。現在我校已確立了以“135高效課堂為主陣地,以自主管理為核心”的自主教育體系。“讓每位孩子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已成為全校教職工共同的信條。以博客和博客圈為載體的樣本研修方式已初具規模。省市縣多家媒體已先后多次對我校課改進行了報道,我校已成為崇陽課改的窗口學校。時至今日,已有天城、青山、眾望、白霓、武漢二十三初中、通山楊芳等學校近400余人次到我校學習和交流過,高效課堂的影響已輻射到周邊縣市。課改讓我校成為崇陽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當孩子們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熱烈討論時;當孩子們在課堂上大膽發言、陽光展示時;當孩子們把課堂當成青春牧場自由馳騁暢想歡歌時,當孩子們享受學習的樂趣、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時,我陶醉了。一種幸福的感覺充盈著我的全身。我想,教師的幸福莫過如此吧!
我的幸福已經來臨。雖然它來得遲了點;但畢竟,它來了!
向幸福出發,與課改同行,一路泥濘,一路歌。
向幸福出發國旗下演講稿范文 篇2
小時候,我喜歡牽媽媽的手,覺得那樣有安全感,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我開始在媽媽的手中掙扎、逃脫,覺得我已經長大,應該去經受風雨,不需要束縛。
昨日,放學回家,又和往日一樣,抬著平板電腦在新聞網頁中瀏覽,小時候,我總喜歡說“大事、小事、天下事,關我屁事。”現在卻養成了每天看新聞的習慣,人的轉變,有時候真是個奇跡。
“咳,怎么都是些無聊的話題,真掃興。”正當我準備放下平板時,無意間看到一條點擊量較大的新聞,好奇地點進去,剛進入頁面就看到一個特別傷情的標題——“你養我一生,為何不讓我養你一世?”
仔細閱讀起來,隨著閱讀的繼續,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了下來。文章講的是一位母親一共生了兩個孩子,孩子的父親早逝,母親一直照顧著他們。多年后,等孩子們長大、成年,娶妻生子,可以享受天倫之樂時,不幸再次降臨,母親患上了重病,隨時可能死去。想到自己的病情,她開始為孩子的未來擔憂,“如果自己死去了,誰來照顧孩子?孫子?”于是,母親開始琢磨該為孩子們留下點什么,翻來覆去地考慮之后,她開始學繡《清明上河圖》,她希望這幅作品能給孩子們換來一些費用。時間一天天過去,這位飽經風霜的老母親,終于完成了作品,盡管雙手已被針刺了無數個印記……
讀者這混著血淚的文字,我已泣不成聲。屋外,母親不知什么時候悄然走了進來,看見我的模樣,大驚。
“兒子,怎么了?遇上什么不開心的事?”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直撲母親懷抱。母親一邊安慰我,一邊輕輕地替我擦去眼淚,“這么大的孩子了,還掉眼淚,不堅強以后怎么保護媽媽啊?”
我哽咽著,竭力做出堅強樣。母親目光落到我身前的平板上,粗略掃了一眼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她笑笑,告訴我,“每個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都是愛自己的子女,愿意為子女們傾盡所有的愛,流盡所有的血……”說完就轉身出了房,繼續她日復一日地為我操勞。
看著眼前母親的背影,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有愛,就在身邊,觸手可及。
有句話說得好,且行且珍惜,不要失去了才知道后悔。放下手中的平板,我走出屋,和母親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母親,在人生的道路上,請允許我再一次陪在你身邊,再一次拉著你的手,向幸福進發!
向幸福出發國旗下演講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是第__個國際助殘日,首先,我謹代表全體新生同學,向兩校全體同學表示衷心的問候:你們好
向全體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老師,你們辛苦了!
有這么一種說法: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果園里的一只蘋果,上帝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在每只蘋果上面都咬了一口,一個人的缺憾越多,那就代表上帝對他越偏愛,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缺口出生的,與其苛求虛無的完美,和無休止的抱怨自責,倒不如用一顆平常心來面對周遭的一切,用包容的心去看,你會發現,其實缺憾也是一種美麗。
雖然你們與普通人不一樣,但是你們不必因為這個而自卑。
你們可以用眼睛聆聽,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用耳朵打量,
輪椅上微笑的張海迪。
用心兒觸摸,
這世界上的每一片綠葉,每一朵鮮花。
只要還有生命
夢就在藍天下不倦的飛翔。
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你一樣,就不會在給你另一樣,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折舊好象美麗的西施也會有缺憾-----
她的病,然而在世人眼里西子捧心也是美麗的,
斷臂的維納斯也正是因為她的缺憾,使人們產生了各種聯想,在心理為她添上了一雙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手,這也使她更加美麗。
偶爾狂風幾回,惡浪幾重,讓你忍不住流下眼淚,但手中的木漿,正像海傖抗爭上帝的筆,不懂得疲憊,劃過世俗的暗礁險灘,劃過命運設置的每一道靠棵,就會突然覺得一生的擺渡充滿了意義。
周周,大家一定都知道吧,沒錯!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智障音樂家,指揮家,他從小就是殘疾人,長大后就顯得更加明顯,他的語言能力只相當與5、6歲的頑童,但他卻有個特殊本領----
只要聽一遍歌就能記牢,并把它指揮出來,在他的指揮棒的揮舞下,他成了舉世聞名的指揮家。
“身殘志堅,身殘志不殘”!
我相信在坐的同學也一樣,只要充滿信心,努力過就一定會成功的!讓我們用這一份透明恒久的愛祝福你們:
人生待你們攜手走過,
等你們慢慢體會,
愿你們明天會更好!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告訴大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本周星期天是20__年5月22日,是20__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第21次“全國助殘日”。“全國助殘日”每年都有一個主題,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改善殘疾人民生,保障殘疾人權益”。
殘疾一般可以分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五種類型。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各類殘疾人總數達6000多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5%,也就是說25個人中就有一個殘疾人。其中,我國的殘疾兒童、少年約有625萬人,智力殘疾所占比例最高。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兩張對比的照片:一張是一位拄著拐杖的殘疾人在為人理發,一張是一個四肢健全的人蜷縮于街頭一角伸手乞討。同樣是為了生活,兩個人的目的相同,但方法卻完全不一樣。同學們,你們應該向誰學習呢?我們應該學習熱愛勞動、自食其力的理發者。
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殘疾人自學成才、自強不息,他們身殘志不殘。如,我國戰國時期的孫臏,他雖然下肢殘疾,卻寫出了著名的《孫子兵法》。酷愛音樂的阿炳,雖然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但譜寫出許多名曲,《二泉映月》就是他的代表作品。20__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舞蹈《千手觀音》,真是一個令人叫絕的節目,獲得了“我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一等獎。伴隨著悅耳的音樂,幾十位殘疾姑娘演繹出了近乎完美的舞蹈,這對失去聽力的人來說,是何等的不容易?
說到這里,我想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是健康的人,應該怎么辦呢?希望你們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學習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學習殘疾人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刻苦學習,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每一次鍛煉……
各位老師、同學們,殘疾人是社會平等的一員,也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殘疾人。殘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關心和幫助的弱勢群體。目前,全國還有1000萬貧困殘疾人的基本生活沒有得到保障,還有幾十萬殘疾兒童因貧困失學或輟學。另外,殘疾人就業機會少,就業率低,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殘疾人問題仍然是一個比較突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關心殘疾人的困難,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同學們,作為健康的人,你們是幸運者,該如何將這份幸運、幸福播撒給殘疾人呢?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殘疾人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
各位老師、同學們,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每年的“全國助殘日”,而是在每一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給殘疾人更多關愛和幫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