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九一八”國旗下講話(精選3篇)
紀念“九一八”國旗下講話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七十四年前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值得我們悲憤的日子。xx年前的昨天夜里,日本借口柳條溝事件,炮轟北大營,徹底撕毀了“鄰友和平”的假面。74年前的昨天,東北軍在“絕對不抵抗”的命令下不戰自退,日軍輕易拿下沈陽城……從那一天起,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拿起槍,扛起炮,開始保衛自己的家園。人們總說抗戰八年,可是抗戰共經歷了十四年!
同樣的昨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恰逢周末,親人相聚,朋鄰互賀,聽簫賞月,分食月餅……此時,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不能知道,曾有這樣的一首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這首歌就是曾經在大江南北傳唱半個多世紀的《松花江上》。但現在只有景山公園的老人們還能偶爾唱上一唱。
“九·一八”事變后的20xx年間,我們已無從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嘆。不止是“旅順大屠殺”,不止是“平頂山慘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殺”……不知還有多少個萬人坑堆疊著同胞的白骨,不知還有多少土地浸透過親人的鮮血。
僅僅74多年后,日本政府審定通過了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書中將“九·一八事變”輕描淡寫地稱為“只不過是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并將對中國的全面侵略美化成“進入”,將“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南京事件”,將實施奴化教育和瘋狂掠奪資源的行為說成是“促進中國發展”……日本首相連年參拜靖國神社在我們眼中已不足為怪,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的“沈陽沖館事件”卻很少為國人所知。短暫而激烈的爭吵、批駁過后,只剩下日本法庭上寥寥數名敗訴的控訴者的背影。
六十年前,我們在軍事法庭上對日本戰犯實施寬大處理,不是因為我們懦弱,是因為我們生在一個偉大而寬容的民族,我們希望和一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和睦相處;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七十四年,日本竟然明目張膽地霸占釣魚群島;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七十四年,在中國政府屢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開始公然聲稱:“要徹底消除中國的反日情緒,必須先刪除中國歷史教科書內的抗日戰爭史!”繼而更是叫囂著要“改善”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覽方式。
所幸的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日前后,中國大地上有上百座城市拉響警笛,提醒我們毋忘國恥;央視也一反“傳統”,于昨天在三個頻道上播放了有關九·一八的節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紀念這個日子,是因為那一段歷史留給世界的教訓極其慘痛而深刻,我們要以史為鑒。我們說,我們的民族曾經輝煌,曾經跌倒,并終將輝煌。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站在這里,我倡議:在升旗時對國旗行注目禮,開口唱國歌,在整個升旗儀式中保持嚴肅。我們應當關注自己的國家,了解她,并學習熱愛她;然后我們格物致知,自強不息,成就一個更加美好的國家。
紀念“九一八”國旗下講話 篇2
9.18這一平凡而又刻骨銘心的日子,是炎黃子孫世代不能忘卻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歷辛末年八月初七,是銘刻大中國人民心中永遠難忘最悲痛的日子;這天日本軍國主義的炮火洗劫中國大地和中國的抗日戰爭拉開序幕,9.18事變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同時它作為中華民族的國恥日,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9.18是一頁永遠展開的歷史,9.18是一頁永遠凝固的歷史,9.18是一頁記載一個民族巨大苦難的歷史。
九一八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戰爭雖已遠去,但它留給中國人的傷痛卻永遠不會消失。與日本同為二戰發動者的德國,戰爭結束后,能夠認真總結歷史教訓,深刻反醒法西斯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而日本在對等戰爭的態度上始終遮遮掩掩,不斷上演一出又一出篡改歷史事實的丑據。 “滿洲國”的建立本來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把我國東北攫為己有而處心積慮導演的一出丑劇,但在日本新歷史教科書中卻被美化成“滿洲國的目標是將成為中國第一個現代法制國家。” “9.18”事變以后,東北人民在日偽殘酷的殖民統治下,過著水深火熱、苦不堪言的亡國奴生活,而依日本教科書所言日本帝國主義反倒成了東北人民的恩人!滿洲國建立以后,學校要求每個學生,不許說自己是中國人,而是“滿洲國人”,要稱日本為“友邦”、“親邦”。
今天,紀念九一八事變,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不忘過去、記取教訓,才能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如何來紀念這樣一個國恥紀念日,我想我們要深刻的、隆重的懷念為之犧牲的人們,對于侵略者的罪行要時刻銘記在心,永遠不能忘記。但是我們也要保持理性的思考,要明白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任務,認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和學習,用自己的智慧、才學和技術為中華的崛起而努力。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淀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后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83年過去了,9.18留給我們什么?那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9.18是中國十八世紀百多年來不向世界開放的悲劇;9.18是中國上世紀政治改革流產失敗的悲劇;9.18是使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失敗的悲劇。
83年過去了,太平天國義士沖鋒陷陣的身影還在我們的眼前閃現,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炮火仍在我們的耳邊轟鳴,“柳條湖”的爆炸聲永久不能平靜。但,我們總是難以割舍輝煌的傳統,歷史對政體改革常常唉聲嘆氣,奔走于九洲的先進革命黨人的英靈只能在黃花崗荒陌泣訴。83年后的今天,9.18留給我們的只有一個道理,貧窮就要任人宰割,落后就會被動挨打。中華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發奮圖強,匆忘國恥,振興中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在紀念9.18事變83周年的今天,所有的中國人都要認真地想一想,日本侵華戰爭給我們的民族帶來的災難有多深重;聽一聽,千百萬死于日寇鐵蹄下的冤魂在吶喊的聲音;看一看,你今天所做的一切象不象是一個中華的子孫。
所以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為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紀念“九一八”國旗下講話 篇3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本科生開學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參加典禮的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問候!向來自全球76個國家的5200余名新生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加入南航大家庭!歡迎你們成為南航的新主人!
因的到來,九月的南京城似乎比往年更加火熱,美麗的南航校園也比往日更加熱鬧,校訓石、停機坪等校園文化景觀人聲鼎沸,學長學姐們帶上小紅帽熱情地答疑解惑,體育館、燈光球場鍛煉身體的隊伍中又增加了很多新的面孔。
今天的開學典禮就是在這樣火熱的背景下舉行的。某種意義上說,開學典禮就是同學們的成人禮,神圣而隆重。剛才,葉培建院士、童旭東校友、各學院院長以及新同學代表都作了非常好的發言。借此機會,我也談三點建議,希望能有一些啟示和幫助。
第一,要感受光榮的南航歷史。從1952年建校到成為全國重點高校,南航用了26年的時間,從全國重點高校到辦成研究型大學,南航用了33年的時間,這是高等教育史上令人驚嘆的,也是目前為止絕無僅有的南航奇跡。在66年的發展歷程中,南航始終堅持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創造了航空科技史上的多個第一,廣大師生之間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學校培養了包括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C919總師吳光輝、AG600總師黃領才、直—10總師吳希明、嫦娥四號總師孫澤洲等在內的一大批杰出人才,南航學生基礎扎實、為人誠實、做事踏實的特質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今年,南航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錄取最低分高出本一線100分,這既證明了同學們的優秀,也證明了南航的優秀!更證明了大家選擇南航是十分明智的!希望同學們充分汲取南航66年辦學過程中所積淀下來的養分,不斷傳承南航的優秀傳統,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人類進步做出我們新一代南航人應有的貢獻!
第二,要適應全新的大學環境。在座的同學們,出生于新世紀的超過了70%,年紀最小的同學不到15歲?辞啻貉笠绲哪橗,讓我想起了40年前自己剛上大學時的情景,當時的心情和大家一樣,有對父母的依依不舍,有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同時也有對前景未知的惴惴不安。現在回頭想想,我認為對于大家來說,當前最為重要的就是要盡快適應、融入學校的新環境,順利地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大學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你們辛苦考入南航,決不是為了安逸享樂、揮霍青春,而應該激情昂揚地開啟新的旅程。無論以前你們有多么優秀,進入大學后,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一切都要從頭做起。你們要比以前更獨立、更主動、更自律,要潛心學習、持之以恒、知行合一,要敢于質疑、善于表達、勇于嘗試,要融入集體、樂于交友、善待他人。我相信,通過你們的勤學苦練、創新探索和團結協作,一定能順利適應大學生活,為四年的大學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要樹立遠大的人生抱負。就在9月1日的`晚上,中央電視臺播放了《開學第一課》欄目,我校77級校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深情回憶了自己在南航的學習生活,并將C919首飛時的國旗送給了母校。吳光輝學長在青年時期就確立了航空報國的理想并奮斗至今,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飛行體驗,甚至在50歲之后他還主動學習了駕駛飛機并考取了商用飛機執照。這種強烈的使命感一直激勵著他不懈奮斗,經過30多年的努力,終于讓的大飛機飛上了藍天,為國家航空事業貢獻了南航力量。吳光輝學長是上一輩南航人中的典范,大學生自強之星、我校20xx級本科生嘎瑪白姆則是新一代南航學子中的表率。她自立自強,受助助人,累計支教3000多小時,受助人次達5000有余,她帶領200多名志愿者,給西藏地區的貧困學生送去了價值25萬余元的物資和現金,成為了西藏高原上一張亮麗的南航名片。同學們,比個人富有更重要的是國家富強,比關心自己更高尚的是關心他人,希望你們以這些優秀的學長學姐為榜樣,胸懷祖國、心系社會,成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南航人。
確認過眼神,南航遇見了對的你們,你們也遇見了對的南航。每年你們的學長學姐們畢業的時候,都會說:我驕傲,我是南航人。他們驕傲的是南航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使命擔當,是南航團結、儉樸、唯實、創新的優良傳統,是以責任感、使命感、歸屬感、榮譽感為核心的南航文化。這些令代代南航人無比驕傲的品格,也必將成為你們健康成長的不竭動力,成為你們終身受益的寶貴財富。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大學四年看似漫長,其實轉瞬即逝,希望同學們珍惜韶華、勇敢追夢,在南航度過充實、無悔的四年!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