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精選7篇)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愛國,我的責任!
我們都知道“天下興亡”的下一句,是“匹夫有責”,而中國臺灣的一位校長,卻給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
他說,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這一句話告訴我們,責任,不當推給匹夫;愛國,不應只是口號。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愛國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并以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來履行這種義務。
很多人,特別是我們青少年,覺得愛國很遙遠,總認為它應該發生在建功立業時,應是一番驚天動地的行為,應是在抵御敵寇戰死疆場的視死如歸,應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雄圖偉業……。但其實愛國并不遙遠,也并不抽象,身邊的小事就是他的具象化。
身為人子,當你為父母捧上一杯熱茶消解他們一天工作的辛勞;當你用有力的手掌緊緊握住父母的手帶他們穿過車流不息的馬路;當你退去年少無知的驕躁,用穩重的肩擔起家庭的希望時,你便成就了百善之首——孝,這便是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便是愛國。
身為學生,當你對迎面走來的老師微笑著說一聲“老師好“,當你學會聆聽老師的教誨開始反思自我的不足,當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為理想而奮斗時,你便承襲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便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付諸于實踐,這,亦是愛國。
身為社會一員,當你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當你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主動親近社會、接觸社會時,你便加深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強化了自己的公民意識,這,就是愛國。
……
正象高樓大廈是由一塊一塊的磚堆砌而成,離開了小事的積累,愛國主義也就成了一句空談。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對身邊的小事不屑一顧,只等著有朝一日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那么,我們將一事無成。如果我們一邊悲嘆世態炎涼,一邊又表現得圓滑世故,那世界是永遠改變不了的。
我們既然已經將“天下興亡”作為“我的責任”,就應該高瞻遠矚,認識到自己背負著使中國擺脫落后、走向富強的歷史使命,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維護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尊嚴,這就是愛國!
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天下興亡,從“我”做起!!
謝謝大家!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2
同學們,這個禮拜星期六又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我們年年都歡快地慶祝這個節日,那么你知道它是怎樣誕生嗎?
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8小時工作制的斗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為什么要把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呢?這還得從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說起。
當時,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斗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我國為慶祝“五一”節,促進消費,推動旅游等事業的發展,幾年來一直是采取放假一周的做法。今年的“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同學們,你是否已經有了怎樣過“五一”的打算了呢?在這里,老師想給每位同學提一些建議和希望:
1、能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并做好相應的預習和復習工作。特別是期中考試沒能考好的同學,更應抽出一定的時間,給自己補補課。
2、不玩火,不玩電,不做危險性的游戲,外出時注意交通安全。
3、講文明,講禮貌,孝敬父母和長輩,能幫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每位同學都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到學習、娛樂、休息三不誤,過個快樂、有意義的“五一”!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標題是《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報答父母》。
宋慶齡說:“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縱觀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無一不是這樣。貝多芬的刻苦練琴,使《命運交響曲》聞名于世;曹雪芹的刻苦寫作,使《紅樓夢》成為經典;巴爾扎克的刻苦書寫,使《人間喜劇》成為文學遺產;愛迪生刻苦鉆研,使鎢絲成為光明的使者。由此可見,所有的成才都來源于刻苦學習,而刻苦學習的源泉在于堅定而遠大的志向,正如大文豪蘇軾所說“古之成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遠大的志向是明燈,讓我們在黑暗中依然能看見光明;遠大的志向是航標,指引著我們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擁有明確的目標,讓人更容易成才。
陳勝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豪情,才不愿在田間當一輩子農夫;周恩來懷抱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最終成為一代偉人;少年毛澤東曾留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豪言壯語,才使得他發奮讀書,最終領導中國革命走向成功,讓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理想是人生成才的動力,讓我們馬不停蹄的向著既定的目標而奮斗著,不知疲憊,直到實現。
有人會問,我們刻苦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聽老師的講課時;當我們坐在飯桌前吃著可口的飯菜時,我們可曾想到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為今天的青年,父母要付出多少血汗?我們是否想過有一天要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他們,有首歌寫得好“是誰供兒女上學,是誰教兒女做人,是父母的辛勤操勞支撐起兒女溫馨的家,父母是天,父母是地,父母是兒女永遠的恩人。”
同學們“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讓我們努力學習,用學問把自己武裝起來,因為,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學習,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成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4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今天5月19日,我講話的題目是《同享一片藍天》。
今年的5月19日,是我國第二十六個助殘日,這是一個有善心良知的人不會忘記的日子,是社會所有殘疾人都期盼的幸福快樂的日子。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為“幫扶貧困殘疾人”。
據統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有的殘疾兒童,他們一出生便處于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這陽光燦爛的春天,有的因家庭經濟原因面臨困境……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同樣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人才。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有一年的春節晚會上那動人的舞蹈——《千手觀音》嗎?看完這個精彩的節目,大家可能很難想象它是由聾啞女孩邰麗華領著20位聾啞演員排練出來的。《千手觀音》這個節目,整齊度是非常難的,邰麗華等二十名聾啞演員每天都一起圍著錄音機,趴在地上,把耳朵貼在地板上,貼在音響上來感受音樂的節拍,并通過手語老師的分解音樂,來練習音樂的旋律和身體的韻律,……在這個表演的背后,她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辛酸!她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她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比起殘疾人,我們有多么幸福!我們能夠唱歌,能夠欣賞音樂,還能在美麗的校園里讀書、活動……當我們一次次沐浴在陽光的溫暖之中;當花草一天天吐露著醉人的芬芳時,也許,你并沒有覺得這個世界有什么不一樣。可是,在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可能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都聽不到鳥兒的歌聲;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著,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意志去搏擊、去創造,不僅為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實現了自己壯麗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
希望大家珍惜現有的條件,學習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做好每一次值日。同時,我們平時還要力所能及地幫扶殘疾人。因為,有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 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幫扶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殘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
同學們,我們能做到嗎?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高舉五.四的火炬 。
五月四日是中國的青年節。它來源于中國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了中國作為戰勝國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正當主張,激起中國人民的憤慨。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學生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舉行游行示威,并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和以民主科學反對封建文化傳統的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它是勝利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愛國、民主、科學精神,1949年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窮歲月峰頭,伴歷史云煙,中國共產黨青年團走過了84年的風雨征程,。五四運動至今,一代代優秀青年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循崢嶸歲月,經坎坷征程,一代代優秀青年緊跟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峰頂浪尖,青春不停步,“永遠跟共產黨走”!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當我們戴著光芒四射的團微,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團歌的時候,心中能不為之激動,能不為之驕傲,能不為之自豪!
偉大的五四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青年強烈的愛國熱情,今天同樣也激勵著我們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斗。“五四”運動所取得的輝煌勝利的愛國精神永不磨滅。弘揚偉大的五四精神,我們就要付出實際行動。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整個民族的強盛,我們必須奮起直追。用知識財富來武裝自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黨和國家十分關心青少年成長和事業發展。他們說:“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黨中央殷切關懷我們會銘記在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于拼搏,志薄云天。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斗的足跡,做出了無愧于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紀吧。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6
小朋友們!
早上好!再過幾天4月22日是一個大家都可能不知道的節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告訴我們人類要愛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現在人們到處砍伐樹木,隨手丟垃圾,有些地方發臭的河面上漂浮著垃圾、骯臟的樹枝上掛著塑料袋、黑黑的草地上堆著果皮和紙屑。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就看不到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了。
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讓我們一起做好以下事:
1、減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
2、不亂丟垃圾,把它們丟進垃圾箱里,并在爸爸媽媽或者老師的幫助下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特別是廢舊電池,更不能亂扔。要收集起來集中放到專門回收廢舊電池的垃圾桶里。
3、愛護野生生物,愛護花草樹木。
4、節約每一滴水,愛惜每一粒糧食。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10月份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7
同學們:
早上好,這個星期我們全校同學要去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烈士墓,這是我們少先隊每年的慣例。可經過調查,老師發現有些同學對這一活動的意義卻不夠理解。
為什么在清明節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呢?這還得從“清明節”談起。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它既是與農業生產關系密切的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民間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清明掃墓的風俗,以表示對祖先和親人的深切懷念。過去,中國人死后基本上用土葬,堆有墳墓。
每年清明,親人們就去看望,給墳墓加些新土,整理一下墳前的草木,并供奉食物。這就是掃墓,俗稱“上墳”。現在每到清明節,除了為親人、朋友掃墓以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去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掃墓,寄托哀思,表達對烈士們的懷念。因此,清明又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和一個普通的節日了。每年的清明前后,學校都會組織我們以各種形式到烈士陵園緬懷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烈士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青春與生命。在我們上周去的鎮江烈士陵園里,就長眠著一位叫“夏霖”的烈士,他是丹陽人,犧牲時才30歲,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次領導農民運動。在一次暴動中,他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用許多殘酷的刑罰折磨他,逼他說出黨的機密,甚至還打斷了他的腿骨,可是,他沒有向敵人說一句實情。
在這次掃墓活動中很多同學就做得很好,事前親手做了小白花,在掃墓中做到嚴肅認真,沒有因為走遠路就帶上吃的喝的。尤其是我們一年級的同學雖然年紀最小,但他們和我們一樣不怕路程遠,獨立的走了個來回,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烈士們的敬意。這是值得表揚的。
同學們,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民族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民族精神的傳承要靠我們一代代繼承下來并傳遞下去。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最近發出通知,在青少年兒童中開展以“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的宣傳教育活動。
要在全隊興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熱潮,使我們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結合這一活動我們要求各班同學在學習先烈事跡的同時,全班共同選擇一位先烈作為學習的榜樣,集中講他的事跡,學他的精神,感受他的了不起,同時爭做像他一樣了不起的中國人。
同學們,我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將來要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讓我們去學習、去努力、去奮進吧,那么九泉之下的英烈們才會含笑,我們的掃墓活動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