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父親節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精選3篇)
2025父親節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周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了。說起父親,同學們都很熟悉,畢竟我們天天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太熟悉不過了,但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的偉大嗎?就好像母愛一樣,父愛也非常偉大,非常值得我們敬重。
生活中、我們更多的在贊美母親,贊揚母愛,很少談及父愛。高爾基說過:父愛就像一本震撼心靈的書,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其實,在人類愛的長河里,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同學們不妨仔細想一想。在你懵懂的記憶里,是誰整日里用寬大的手掌撐起你,是誰用粗硬的胡須親昵你,是誰用厚實的肩膀馱著你,又是誰整天跪在地上讓你盡享騎馬的樂趣?是父親,正是那無私無畏的父親。如果說母愛如水,柔美細膩、源遠流長;那么父愛一定如山,粗曠豁達、氣吞江海。難怪人們選擇一年之中陽光最熾熱的6月來過父親節,原來它蘊含著的是父親給予子女的最真摯、最火熱的愛。
大家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教我們堅強、教我們自立、教我們樹雄心立大志的一定是父親,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愛如山。父親是勇氣和力量的源泉,是希望和信心的化身。尤其在做人,求學的歲月里,他留給我們的是堅強和忍耐、如同巨石山峰,能抵擋住風雨的洗禮,雷電的怒吼,波濤的洶涌。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天南海北,我們在哪兒,父愛就延伸到那里。父愛還是一片寧靜的港灣,當我們失落時,他能給予我們信心,勇氣和力量;父愛更是一本書,當我們長大以后,再次打開它,一定會讀懂父親那顆最深沉、最熱烈的心。
母愛有聲、父愛無言,父愛可能就藏在憤怒的呵斥中,也可能藏在打你的巴掌里,無論它藏在哪里,我們一定要理解父親那深沉的愛啊!
我們的國旗下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2025父親節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沙一粒一粒地緩緩流下。在沙漏的低端,沉淀著我們的過去。我們不舍的日子,就這樣淌過我們的青春。日記里的喜怒哀樂記錄了我們每一天。那些只屬于十七歲的誓言,總是離夢想還差一點。我總相信,我們有著年輕的固執與張狂。面對夢想,我們有自己無盡的力量。
記得我們站在同一片熾烈的陽光下,記得我們鏗鏘有力的步伐,記得我們的軍歌嘹亮,記得我們一起嬉笑、暢想。就這樣,我們相識,這些要一起走過三年的人。我記住了他們的眉眼,記住了他們每一張笑顏。
從那刻起,我想,我們一定會攜手沖向未來!
相知。日子總是知識與書海連接起來的。我們在一個同屋檐下,看著同樣的面龐,聞著同樣的墨香。就這樣,我們變的熟悉、依賴,牽扯出情緒,纏繞成關系,氤氳成感情。有了對老師,對朋友的一份關懷。于是,我們的頭發長了短了,衣服新了舊了,我們站在大地上哭了笑了,都有了老師關切的話語縈繞在耳邊,有了朋友的貼心溫暖了心底。
朋友說,這日子真奇妙,就在不久前,我們還是陌生人,生活在各自的圈子里。可現在,我們就肩并肩的走在校園里,成了最 好的朋友。
是,時間過得太快,來不急在去緬懷什么,就又開始了新的征程。但相知,使我們未來漫長的路不再寂寞,因為我們會一起為夢想拼搏!
45個人,45顆心,每個人都有自己張揚的一面,個性的一面,這個大圈子里,又有了許多小圈。就是說,我們都有志趣相投的人,然后一起談論或是做我們志趣相投的事。但是,大圈子要是有了開口,那么小圈也會散落。因為我們知道也銘記這點,于是,45個人連同45顆心一起跳動,45顆心一起吶喊,45顆心互相遷就,互相安慰,互相愛惜。
抬頭看看天空千絲萬縷的藍,是否向我們沙漏中的誓言一樣,美得發亮。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5父親節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3
奧運——中華民族精髓之擔當;雪災——中國人民血脈相承之擔當;雅安地震——中華兒女吶喊出另一種震撼心靈的擔當:人民群眾的大愛無疆,人民解放軍的義無反顧,這都是最有尊嚴的擔當。
20xx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五年前的汶川地震,五年后的雅安地震,一個個完整的家庭被殘忍的地震一次次撐破了。但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在地震震倒了我們的家園之后,全體中國同胞在第一時間伸出了億萬雙溫暖厚實的手,千千萬萬的子弟兵、人民解飯軍冒著暴雨、踩著泥濘、頂著狂風、踏著江水,,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們義無反顧連續奮戰幾天幾夜,即使生死一線也要將鬼門關的同胞們救回來。這,就是保家衛國人民解放軍;這,就是人民解放軍對人民、對國家的擔當。
還記得20xx年4月16日3時15分,在龍崗國防基地我們進行了高墻攀爬嗎?還記得那些頂天立地的男生嗎?知道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把同伴推上高處,這種集體配合的奉獻行為叫做‘人梯”嗎?一個男生趴在墻上,另一個男生半跪摟著男生的腰,一架小小的人梯就這樣形成了。一架梯子,離不開各個部件的咬合結構;一架“人梯”則更不可能由一個人構筑而起。然而這種愿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同伴推上高處,即使疼也一聲不吭的任百人踩踏的行為是多么的偉大,他們用行動詮釋著他們的擔當;用堅持詮釋著對團結的理解。
同學們!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或許不能如解放軍叔叔一樣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候站在最前線,但是我們可以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承擔生活中的每一份責任。努力學習、遵規守紀、尊敬師長、團結合作、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這是對自己負責應有的行為,只有這樣將來才能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所擔當。加油吧!同學們,讓我們努力成長為有責任心,能擔當的新一代。
國旗下的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