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防溺水安全教師的演講稿(通用3篇)
國旗下講話防溺水安全教師的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周一好,對于每個人來說,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種有效途徑。而在現實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你是否注意到:在我們周圍經常有許多人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最近一段時間,連續發生了幾起溺水事件,許多鮮活的生命轉瞬即逝,令人痛惜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傷害和無法彌補的損失,為了學生的安全,作為教師,我們要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監管和教育。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好每一關,關心學生勝過關心自己。我們要做到:
1、認真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積極開展預防溺水事故教育宣傳活動,落實“六不四牢記正確施救”教育。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業;建立每周一次專題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課前課后進行安全提醒。
2、各班利用班會課,進行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課”主題班會活動,并且通過具體案例、典型事例警示學生,讓學生談談自己身邊的事例并且談他們的感受,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如果他們在遇到危險情況時能夠冷靜的處理,盡量把傷害降到最低點。
3、家校聯合,共同防范。發一份“防溺水告家長書”,把它帶回家,讓家長和他們共同學習“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識,也可以上門家訪或電話聯系等方式,共同提高防范意識。特別是在節假日要做好安全工作,要讓家長也明確:孩子下水游泳必須有家長的陪同,平時不到河邊玩耍,更不得擅自同學結伴游泳。
4、加強學生上課,放學等的出勤管理,明確專人點名匯報,及時掌握缺勤學生信息,對請假學生采取追蹤調查,了解缺勤和請假學生去向,不明去向的學生要第一時間向學校匯報,并和家長聯系。
5、深入學生,了解班級學生狀況,發現有游泳動向的學生,及時談心引導,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切實提高認識,從源頭上杜絕學生下河游泳。
6、特別要教育學生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并立即尋找成人幫助,學校也要向學生講解防溺水知識,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
同學們,遵守規則,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就是對我們所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負責。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嚴格履行請假制度,嚴格服從學校管理,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只要嚴守規則,每一朵生命之花就會更加嬌艷,每一個家庭就能更加美滿,整個社會就會和諧發展。事故隱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校園安全,你管,我管,大家管。謹記:安全第一,生命是天!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防溺水安全教師的演講稿5
夏天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國旗下講話防溺水安全教師的演講稿 篇2
各位同學:
家早上好!時間過得真快,這個星期是本學期第x周,學期將半,周六周日九年級要進行畢業班質量檢測,預示著全面進入中考前復習階段;七八年級下個星期舉行期中考試;如果天氣允許的話,我們還將在下個星期舉辦本屆體育節之田徑運動會。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時間很緊,既要復習,又要備戰運動會。
有同學說,老師啊,您知道我時間緊,還占用我們時間進行國旗下講話?是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想必我們大家都聽說過。我們就是那刀子,父母老師就是那磨刀人。我們父母平時怎么磨刀?簡單粗暴。我們原諒他們不是專業磨刀人。老師大概要算是專業磨刀人了,所以老師想在考前賽前幫大家磨磨刀子,并教給大家使刀的方法。
庖丁解牛的故事我們可能聽說過。庖丁說過這樣的話,叫“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庖丁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呢?因為他講究使刀的方法。使刀有方法。“勢如破竹”講究的是順勢而下而不是硬砍。我們學習也是這樣,聽懂了再做作業,就猶如破竹。不聽課,沒聽懂,直接拿作業來做,就像攔腰硬砍,不僅砍不斷,而且傷刀子。還有,刀子砍柴,活柴容易砍,死柴死疙瘩。所以要及時完成作業,及時進行復習消化。
不管是倚天劍也好,屠龍刀也罷,只有我們愛刀惜刀,父母老師才不會頻繁磨刀,我們這把刀子才不會磨損報廢。
所以今天借這個機會幫大家磨磨刀子。也就是跟大家談談心態調整問題。既然命中注定要成為一把刀子,那我們就心甘情愿地做一把有作為的好刀子。
先說說體育節。舉辦體育節的目的是要增強體質,提升素質,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磨練意志。奧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強”,就是要不斷超越,超越對手,超越自己,超越極限,發揮潛能。體育運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我們積極休息,調整情緒,更好地學習。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就怕同學們不能全身心投入。結果沒運動好,也沒學好,一事無成。希望大家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班級爭光。還希望大家妥善處理好學習與運動、休閑、娛樂之間的關系,玩就玩個瘋狂,樂就樂個痛快,學就學個踏實。
再說說學習。學習是另一種比賽。好多同學感到學習壓力大,負擔重,幻想逃避。其實是逃不掉的。有一位成功人士感慨:畢業后才知道校園值得留戀,老師的話值得回味,讀書生活令人陶醉。
第一,不讀書行不行?我看不行。原因眾所周知。過去很長時間,我們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只有一部分精英才能有讀書機會,絕大多數人連讀書的機會也沒有,所以,多一兩個人不讀書無所謂。再說過去主要是農耕經濟,對知識的依賴性比較小,讀不讀書對生活影響不大。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科技的依賴性越來越大,活到老,學到老,尚且難以應付。所以,不讀書在當今時代是沒有出路的。
第二,讀書是不是真的苦不堪言。我認為讀書也苦也不苦,也累也不累。我們同學中流傳一句話叫做“讀書苦讀書累,讀書不如參加黑社會。”都說讀書苦,但三百六行哪一行不苦?都說讀書累,但三百六行哪一行不累?黑社會不苦?黑社會不累?黑社會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干活,早上出門,不知道晚上能不能進門,隨時有掉腦袋的危險,豈止是苦,豈止是累?有同學說,父母好快活,又不要上學,又不要寫作業。錯。父母更苦,父母更累。母親不苦,怎么年紀輕輕臉如土?父親不累,怎么未老先衰駝了背?既然行行都苦,行行都累,我們就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對于讀書,我有幾個比方。首先讀書如滾雪球。開始難,后來易。其實,讀書雖苦,苦中有樂趣;讀書雖累,累后有收獲。這種樂趣就在于戰勝自己超越對手;這種收獲就在于獲取知識獲得能力。讀書之樂可以化為進取的動力;讀書的收獲可以化為進取的能力。如此良性循環必然會產生滾雪球效應,讓我們的樂趣越來越多,讓我們的收獲越來越大。長此以往,循環往復,何愁搞不好學習?
讀書又如長跑。剛起步時,差距不大,越往后來,差距越大;差距越大,越難趕上;越難趕上,越沒力量。惡性循環,結果要么退出,要么失敗。如果一開始緊緊盯著對手,不松懈,不掉隊,即使跑到終點,不能獲得冠軍,也不至于輸得太慘。
讀書還像騎自行車上坡。從小學到初中一個坡,從初中到高中一個坡。從七年級到八年級也是一個坡。有同學上坡時很輕松,有同學上坡時很吃力,但都一路騎上來了。也有同學騎不上去。為什么?力不足,勁不夠。因為他沒有思想準備,因為他騎在平路上時沒用力。等到到了坡前才用力,已經晚了,有力使不上。
所以,讀書也是這樣,萬事開頭難,就怕輸在起點,就怕積重難返,怕就怕半途而廢。
有同學說,我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已經積重難返了,我已經半途而廢了,怎么辦?錯。讀書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我們現在只是處在這場比賽的某一階段上,比賽還沒有解釋,結果還不能預期。只要我們奮起直追,我們還是有縮小差距的機會。西方諺語說“誰笑在最后誰笑得最好”就是這個道理。
讀書還像淘金、拾荒。淘金、拾荒與讀書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三者之間,卻有一些類似的地方。先說淘金。淘金首先得找到金礦;其次得將金礦開采出來;再次得將金礦破碎了,拿水淘洗,所謂淘盡黃沙始到金。可見,沒有一種執著的精神,沒有一番淘洗的功夫,想得到金子是不可能的。
再說拾荒。拾荒首先得放下架子;其次得四處尋覓;再次得將拾荒所得進行分揀、歸類、整理。沒有一番分揀、歸類、整理的功夫,則所得再多,不過是廢品而已,不能利用,更不可能換錢。
最后說讀書。讀書,首先要選書。這個過程既類似于淘金者找礦,也類似于拾荒者尋覓垃圾。其次,要讀書。這個過程既像淘金者開采礦石,又像拾荒者撿拾垃圾。再次,要對所讀之書進行梳理,將書本知識系統化。這個過程既像淘金者之淘洗金礦,又像拾荒者之分揀垃圾。沒有選擇地讀書,沒有梳理地讀書,則所讀再多,不過書蟲而已,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學問的。所以,盡管從表面上看,三者之間風馬牛不相及,所謂隔行如隔山;但從本質上看,他們之間卻是有相通之處的,所謂隔行不隔理。所以,讀書者既要像淘金者那樣貪婪,又要像拾荒人那樣勤苦,只有如此,才能學有所成。
國旗下講話防溺水安全教師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夢想》。
鳥兒因為有了夢想,能在天空和白云之間翱翔;魚兒因為有了夢想,能在大海更深處漫游。每個人都有夢想,它是人人所向往的。沒有夢想的人生將是空虛的,人生沒有夢想就如飛機失去航標,船只失去燈塔,終將被社會所淘汰。但夢想總是隨著思想的前進而改變的。碌碌無為是庸人所為,奮發圖強是智者之舉。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想當一名音樂老師,帶著我的學生們每天都快樂地唱歌,唱出我們美好的生活,唱出我們遠大的理想,唱出我們對未來充滿的希望。美妙而動聽的歌聲讓我感到快樂、幸福。唱歌是我快樂的源泉,是我消除煩惱的方法。
夢想像一粒種子,種在“心”的土壤里,盡管它很小,卻可以生根開花,假如沒有夢想,就像生活在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有了夢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奮斗的目標,有了夢想,就有了動力。夢想,是一架高貴橋梁,不管最終是否能到達彼岸,擁有夢想,并去追求它,這已經是一種成功,一種榮耀。在追求夢想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在成長。它會催人前進,也許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中,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困難,但沒關系,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為自己的夢想而前進,畢竟前途不僅靠運氣,也靠自己創造出來。相信,通過我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實現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