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怎么寫(精選3篇)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怎么寫 篇1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是4月18日,有誰知道4月22日是一個什么紀念日?對,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20__年4月22日是第__個世界地球日。下面我把世界地球日的來歷給大家做簡單介紹。
地球日的由來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的宗旨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全球環境狀況在過去30年里持續惡化。有資料表明: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年平均溫度升高了0.6攝氏度,最暖的13個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后。20世紀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災害影響的人數平均為1.47億,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上升到2.11億。目前世界上約有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在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自然環境的惡化也嚴重威脅著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度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枯竭。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地球日的主題
每年的“地球日”沒有國際統一的特定主題,它的總主題始終是“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今年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地球日的行動
在地球日來臨之際,全國范圍內,正大力倡導健康、節約、環保的消費模式和良好的社會風氣,使全社會都積極投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在此老師想向大家提幾點建議:首先,同學們應該積極鍛煉身體,科學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以良好身心狀態投入學習;同時要儀容整潔,生活簡樸,節約資源,愛惜環境,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追求人與環境的健康與和諧--這種追求應當是身與心、內在與外在、短暫與永恒相統一的。例如,在校園里如果你能做到:節約水電,不亂扔廢棄物,自覺維護校園環境衛生等文明行為,從每一個細節體現桂外人的良好素質和修養,那么將來的你就會成為與環境自然和諧的“文明地球人”。“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讓我們以實際行動迎接地球日的到來,希望好習慣成就你的一生!
最后,祝我們的地球健康長壽,祝愿每一位地球人擁有健康美好的未來!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怎么寫 篇2
43年前1970年的美國哈佛大學校園,也像我們今天一樣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有一位叫丹尼斯·海斯的年輕院士,組織了一次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規模盛大的活動。有一萬所中小學、兩千所大學和兩千個社區共兩千萬人參加,大家共同來呼吁減少污染,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4月22日就被定為了“世界地球日”。
我們中國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共擔綠色責任,展示綠色中國。實現綠色中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同樣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的責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地球家園變得更加美麗。
也許我們無法阻止人們砍伐日益減少的樹木,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節約每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也許我們無法阻止人們捕殺珍稀動物,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愛護我們身邊的小動物;也許我們無法阻止工廠的廢水污染,但是我們可以做到關掉水龍頭隨手關燈,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也許我們無法阻止鋪天蓋地的白色垃圾污染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不亂扔廢棄物,看見廢電池收集起來。
我們可以多步行,少乘車;我們可以保護一花一草;我們可以參加植樹造林;我們可以去做小環保宣傳員;只要人人都有了環保意識,人人都為綠色中國盡到了自己的努力,我們的家園一定會:天湛藍、地碧綠、水清澈、陽光明亮、和平生活、萬物復蘇!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怎么寫 篇3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今日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類歷的第一個"地球日',是1970年的今日由美國哈佛高校法學院的一個剛滿25歲的同學丹尼斯海斯在校內發起和組織的,如今他被譽為地球日之父。或許有同學認為,關懷地球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或者說這是環保部門的事,與我們無關。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全部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環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為例,說明節省用紙、合理用紙與愛護地球環境的關系。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統計之后,我們會發覺這一結果是特別驚人的。
一張紙從何而來?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樹皮等植物的纖維"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幾年、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人類有時卻很無情,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被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人類對紙張的過度使用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家知道,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凈化空氣,森林是制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汲取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可見,節省每一張紙,對愛護地球環境至關重要。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平常你們有沒有節省用紙、合理用紙?有沒有將垃圾分類,并送到可回收的垃圾箱里?還有哪些行為規范是你做得不夠的?你有沒有做到節省用水?是不是常喝不健康的瓶裝飲料?"良好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其次身份',一個人的勝利與否,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古人就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至理名言,一個人連生存的環境都不能搞好,還談什么掃天下?要知道,良好的習慣是愛護地球環境的重要保障。我想對大家說:只要大家都多盡一份心,多出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妙!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頭吧!我們從地球日動身,將今日作為我們關注生態環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投身生態建設的新起點!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惜、愛護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鋪張糧食',"不鋪張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干凈的世界'。信任你們肯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