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技巧的探討
人類的進化使我們擁有思想,并使人的嘴不僅僅是進食與呼吸,更多是用來講話與溝通。每個人的知識、思想、能力、素質不同,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的口才也各有差異!能說會道不一定有能力,但不會說一定是沒有能力,至少是表達能力上的缺憾。社會上講空話、廢話、客話、套話盛行,只能說明這些人文化水平是高的,口才是好的,決心是大的,聽的人則是毫無用處的,聽多了令人厭煩和惡心。
在古希臘時代,他們創造了民主。民主是憲政的基礎,在民主條件下他們的競選演說,詭辯文獻充斥市場。同時期的我國夏朝啟帝則選擇了世襲,世襲是專制的基礎。專制的兩大武器是暴力和謊言。道家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儒家的:能說會道是小人,少說多做是君子。這些被專制者剽取為謊言文化的依據。謊言文化使我們有身子的人多,有腦子的人少。有人說:人性奴化是中國人的集體腐敗,代表著思想的演講,詭辯文獻必是少了。
在西方,會議場合多元,演講以即興發言為主。在我國,多見板著的臉在照章宣讀,著正裝還是統一深色,場合嚴肅酷似追悼會。在西方不是即興講話恐怕很難當上總統,照本宣讀是一種低能的表現。顯而易見,我國與西方在會議和演講方式及水平上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
在社會上和企業里,演講水平是個人和企業的形象展示,講不好也會丟人現眼。講得好給人藝術上的享受,方法工具上的給予,知識信息上的交待,精神信心上的激勵。高水平者掌握技巧和藝術,給人享受,妙語連連創造良好的會議氛圍。每個人都不想在大庭廣眾下出丑,而如何發揮演講潛力我們來共同探討。
一、平時的基本素養是基礎。溝通與演講的內容來自于日常知識,經驗的積累。講話內容有知識、思想、信息、方法等等特點。腦袋里沒貨,講話也就沒有內容,所以講話以聲波的形式體現你的知識、思想和素質。這些都需我們日常的學習與功夫不斷地積累。性格上的內向會造成人的靦腆,講話中難以形成平常心來說話,這是一種欠缺心理,需外部的調教與自我調節。這種心智障礙是完全可以跨越的,面對上級同級和下級的人心跳加速,講話必然失語失態。講話音量要適中,聽不見不行,喧叫聲令人厭惱。鍛煉一下朗讀,提高普通話的水平,讓你的地方普通話讓人絕大部分能聽懂,否則是白說一場。
企業里要有演講培訓,我們自己也要進行鍛煉,否則講話中主語、謂語、賓語的缺失會形成語法顛倒和語無倫次,甚至斷句連連。在我國學校和企業普遍缺少語言表達能力的培訓,成為一塊普遍的短板,同時也使人缺少一種必備的工具。在企業里會議、交流、政治思想工作都需要這門工具,對干部來說格外重要,是必備的基礎。
二、演講的基本技巧。事前睡眠要足,頭腦不清醒腦袋里有貨也難以發揮。發言稿或提綱事前要多看幾遍,講話時找不到材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講話內容第一個要有針對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基本要求,不能偏題也不能對牛彈琴,事前對有關數據和信息做好搜集,說三道四需要廣泛的知識面基礎,數據要基本正確,知識要符合時代性,否則會使自身掉價。
開場白的套話不能過多,有人說領導干部的職業病是說空話,廢話和套話,這值得我們反思。紅白喜事都能用的話只能引來反感,并且是一種對不起企業的額外會議成本。讓人反感肉麻的話,我們可以不說、少說,重復與啰嗦要盡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