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技巧
著名推銷員羅伯尼,有一次去美國某大學演講“成功術”。他以自己的減肥為話題展開,著重論證事在人為,從而為聽眾鼓勁。他說:“眼前站在你們面前的這個人, 156磅重,但他曾經不是這樣,而是一個重達207磅的‘圓球’!假若有人需要減肥的話,其實是一定辦得到的。我———羅伯尼做得到,相信你們也一定能行!”
此話一出,人人都在翹首以待聽他的“成功真經”。可見,有時候,如果演講者能把自己的親歷親聞運用到演講中去,就會給聽眾以親切、真實、可信之感,這樣調動起聽眾的熱情,也就自然增強了演講的感染力。
氛圍已經營造完了,下面的場就需要自己來撐,自己來把握了。古人云:話須通達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所以我們就需要充分的發揮演講的自身氣勢效應。
理足而氣壯。演講氣勢效應是一種力量的體現。其實質就是一種理性的力量,它源于深邃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同時,演講內容的理足,還需要壯美的語言來表達,也就是說演講的氣勢還來自語言巧妙而藝術的運用上。演講的語言要字正腔圓,清新流暢,生動感人,活靈活現地闡述真理和抒發感情。一般說來,鏗鏘的語調,排比對偶的手法都可以加強演講的表達力量,顯示演講的不凡氣勢。
情真而意切。情感是藝術的靈魂,也是演講氣勢動力的源泉。沒有演講者的真摯情感的流動、跳躍和燃燒,演講氣勢就無從談起。 意切,就是演講的氣勢必須符合演講的主題、聽眾和時境情況,也就是演講的氣勢要切旨、切己、切近聽眾、切近生活。這一部分我會在后面繼續說明,所以就不多說了。
德深而技精。演講是演講者內心世界的表露和人格的再現。演講的氣勢是演講者思想、品格、文化、情感、藝術的綜合反映。這些就是對自身硬件的要求了!有些演說家,他們能在講演中加入表演術,能夠毫無畏懼地表達自己并使用獨特的、個人的、富于幻想的方式,來說出要對聽眾說的話。而表演本身,就融人了表演者的個性,才華和機智。借鑒和學習表演藝術使自己的演講更生動、形象。例:姜慧
演講過程中造勢。
一、欲揚先抑法
抑,即收斂或貶抑;揚,即振發或褒揚。在演講中,運用欲揚先抑的方法,可以在表情達意上造成一種反差,營造一種氣勢,使演講跌宕起伏,搖曳多姿,富有動感,引人入勝。
例如,美國一位女官員在南卡羅來納州對某學院全體學生發表演講:“我的生母是個聾子,因此沒有辦法說話,我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也不知道他是否還在人間,我這輩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去做事。如果情況不如意,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加以改變。一個人的未來怎么樣,不是因為運氣,不是因為環境,也不是因為生下來的狀況。一個人若想改變眼前充滿不幸或無法盡如人意的情況,只要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我希望情況變成什么樣?’然后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動,朝理想目標前進即可。“我的名字是阿濟?泰勒?摩爾頓,今天我以美國財政部長的身份,站在這里。”
這一段演講辭,極力渲染演講者本人過去逆境的不堪,是抑;展示今日地位的輝煌,是揚——通過欲揚先抑的“造勢”技巧,激起了聽眾心中的波瀾,從而使聽眾對演講者的“簡單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語義轉折法
在演講中,運用語義轉折的方法,可以造成一種內容和情感上的“水位落差”,使演講形成飛流直下的磅礴氣勢,產生動人心魄、感人肺腑的藝術魅力。例如,陳典福的演講《我們也是偉人》中的一段精彩演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