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和交際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在社交上,最好的談話,是有別人的話在里面。那種看來不愛說塢不愛聽的人們,常常坐在客室的一個角落里,吸著香煙。當他偶然聽見另外一伙人哄然的笑聲時,也照例的跟著一笑,但這種笑顯然是敷衍的,因為笑容隨即收斂,他的眼光已經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了。雖然這種人絕對不會單獨來看你,但若在別人家里遇著,或一個宴會里剛巧坐在你的身邊,那么你就不能不想個辦法了。首先你要明白,這種人大概是一班人當中年紀較大或較小,或學問興趣較高,而同時在座的其他人比較市井氣一點,談天說地,問題無非是飲食男女,或出語俚俗,言不及義,使較有修養的人望而卻步,所以他才獨自躲在一角。只要你知其癥結所在,應付是不難的,你可以在幾句談話中探得他的學問興趣如何,然后才和他談論下去。只要你會提問,就可以保持著一個增長你學識的機會。如此一來,僵局打開了。年紀較大或較小的一類,亦因興趣不同,故氣味不相投合,原則上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
在社交上,說話恭敬,對人客氣,是一件美德。但不分皂白的恭敬和過度的客氣,那就不太好了。假若你到一個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對你異常客氣,你每說一句話,他只有唯唯而答,每和你酬答時,總是滿口客套,唯恐你不歡,唯恐開罪干你,如此一來,你一定覺得如芒刺骨,坐立不安,終于逃了出來,如釋重負。這情形你大概經驗不少吧?同時你也得想想,你是否也如此待過你的客人?雖然是客氣,但這客氣顯然是給人痛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請大家謹記此旨,開始會面時說幾句客氣話倒不成問題,若繼續說個不停就不太妥當了。談話的目的在溝通雙方的感情,而客氣話,則恰恰是橫阻在雙方中間的墻。如果不把這堰搬走,人們只能隔著墻作極簡單的敷衍酬答。
感恩知己所以如此之甚者,除了二人有相同的愛好外,子朔能在他心的深處,給他真摯的贊美。所以喜于說話的人,每每因一句贊美的話說得適當,就為他的前途奠下了一個基礎,這并非奇事。從心里發出的敬佩別人的話,才有意思。如果對于對方沒有清楚地研究過,就不可盲目地恭維,不切實際的恭維是容易使人討厭的。至于對一個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則贊美時所用的字眼應當另為研究。首先要想到,一個名人他能夠成為名人,一定是在他某一項工作上有特殊的貢獻,而在他成名之后,恭維他工作的人一定很多,積久生厭,你如果一樣地用別人所用過的話來恭維他,是不會令他高興的,這些話他聽得大多了。
大多成名的人,對于他的工作已成了習慣,你的恭維若不能別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里。對付這種人,最好揀工作以外的另一種事情去贊美他。要欣賞他那些不大為別人所知道的,卻是他自以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為既是恭維,不怕會得罪人家,便不妨亂說,那就錯了。不由衷的話,很容易鬧出毛病的。正如你不能隨便看見女人就贊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實在是不漂亮時,心里也許會覺得你浮猾。有些女人,你可以贊美她漂亮,或說她活潑,或說她苗條,或說她健美,或贊美她的才智,她的聰明與幽默,或恭維她處理家務的井井有條,教育兒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長處,雖是贊美,也要加以選擇。因此,恭維話一不能亂說,二不能常常用上同一的方法,還有第三要注意的,就是不可多說。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風,即使你真個見識比別人高明,這種態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簡直不為對方留一點余地,好象要把他窘迫到無路可走,才覺得滿意似的。這種習慣使你自覺于一切的朋友和同事,沒有人肯提供你一點意見,更不敢向你進一點忠告。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談論的十有八九沒有絕對是非標準的問題當中,你的意見下一定是對的,而別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是錯的,把雙方的總和再行分配,你至少有一半是對的,那么你為什么每次都要反駁別人呢?有這毛病的卻是聰明人居多數,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見解,以為如此可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實,是不必費心作更高深的研究,至少我們日常談話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的,既然不是在嚴肅地討論問題,又何必在瑣屑的事情上執拗呢?所以你要注意在輕松的談話中不可以太認真。在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大家說說笑笑便了,你若要硬作聰明,拿出更高超的見解來,對方絕不會樂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隨時擺出像要教導別人的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