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四、提升能力,勇擔重任,以優異成績推進學院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是學院實施三年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的起步年。暑假期間,學院組織了以“提升能力,創新工作”為主題的干部理論讀書班,對學院今后的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們、同志們,作為學院的主人和建設者,在構建“學制教育、社會化技能培訓鑒定和校產運營”三位一體的辦學格局、“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創建全國示范性技師學院”和貫徹落實學院三年發展規劃目標等重大舉措的過程中,我們如何為學院建設添磚加瓦,如何承擔起學院未來發展的重任?這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和回答的問題。借今天這個機會,我提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要嚴謹篤學,爭當骨干,在打造創新團隊、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上勇擔重任。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既是學院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我院“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創建全國示范性技師學院”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們大部分教師都是“一崗多責”,既要承擔教學工作任務,又要履行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管理的職責。總體上看,我們不乏教學能手,但教研科研的力量相對較弱,服務社會的能力不強。目前,我們要集中力量優先培養一批有實力、有潛力、有凝聚力的拔尖人才和學術骨干,進而以他們為核心,分別建立起結構合理、方向明確、特色鮮明、素質過硬的教學團隊、科研創新團隊和社會服務團隊,更加有效地發揮人才的支撐與推動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研究制定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保證師資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科研和服務等工作的協調性;師資管理部門和各系要對每位教師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希望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客觀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實力,主動作為,扎實行動,確定一個符合實際、經過自己努力可以達到的發展目標,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奮斗,努力成為學院師資隊伍和所在系部、專業團隊中的骨干力量。
(二)要夯實基礎,探索提高,在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上勇擔重任。學院三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經過3年的建設和發展,使學院辦學水平、教育教學質量和綜合效益顯著提高”。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院多年來通過實踐探索出的一條有效經驗。關于教學模式創新的問題,我在前面已經講到。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認真思考教學模式創新的課題,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推動者和實踐者。要加強學習,及時學習補充本專業本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新技術;要多做調研,了解企業需求,把握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要科學規劃一體化教學的內容,探尋課堂教學和生產實踐無縫對接的方式和方法;要注意培養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教學并不是課本內容的重復,而是對知識探究的過程,是思考學習的過程,是開發潛能的過程,就會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不聽課是一種損失,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學質量必然會獲得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示范性技師學院建設的基礎也會更加牢固。
(三)要抓住重點,主動作為,在打造專業優勢、提升創新能力、服務社會發展上勇擔重任。專業建設是一項具有整合性與影響力的工程,也是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建設的基礎;反過來,專業建設又依存于科學研究的水平與服務工作的成效,三者相互促進,密不可分。這三項工作既需要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更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和務實作風的專家教師,需要專業方向明確、創新水平較高、結構層次合理的創新團隊。在這一方面,電氣工程系的程厚強老師已經嶄露頭角,電氣工程系的創新團隊建設也搞得不錯。今后,要研究制定政策,鼓勵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發展的水平。要堅持教研科研工作和服務社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課題立項要堅持向解決企業生產實踐難題傾斜的導向,將抓好社會服務、開展課題研究與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緊密結合,尋求專業建設、科研創新與社會服務的最佳結合點。希望大家主動走出去,深入到企業和生產一線,拓展服務空間,增強服務針對性,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企業開花、結果,不斷提升學院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四)要博學善教,厚德立人,在樹立良好教風學風、打造學院文化品牌上勇擔重任。廣大教師是推動學院事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是決定學院未來發展的核心要素,愛校興校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家的工作成效,決定著學院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培育出什么樣的成果;大家的行為風范,決定著學院的文化和風尚;大家的精神狀態,決定著學院的發展和未來。師者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只有一片丹心育桃李,才能桃李芬芳香滿園。希望全體教師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為榜樣,自覺加強師德修養,自尊自律自強,既要有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既要樹立集教育、引導、愛護、管理為一體的育人理念,又要不斷錘煉愛崗敬業、廉潔從教的優良品質;既要有慈母般的關愛與引導,也要堅持嚴格約束與紀律規范,以高尚的師德教風帶動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希望大家把個人發展與學院的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與愛校興校的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與學院的未來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胸懷一顆感恩的心,正確對待個人得失,用自己的所學所能回報學院的培養與期望,在教學與科研上多做貢獻。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勤思考,多用心,保持主動工作、拒絕平庸、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狀態,認真踐行博學善教、厚德立人的教風,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共同打造務實、奮發、和諧的學院文化,把學院事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