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學工作經驗總結
魏書生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意志品質方面較差的學生,我不歧視,相反卻給他們以格外的關照,我與他們建立了定期聯系制度,而且我認為,對于這些學生,激勵永遠比批評更奏效,讓他們找回自尊與自信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班有一名男生,學習成績一直較差,且較散漫,違紀現象較多,一些老師對他有看法,連家長也絕望地聲稱無可救藥,我卻發現他集體榮譽感強,講義氣、重感情,且字很有個性,我找到他,讓他擔任班上的板報組組長,他驚呀地說:“我能行?”我說:“你當然能行!”他說:“人家都看不起我。”我說:“尊嚴要靠自己去贏得。”然后,我幫他分析了他的長處和短處,并幫他制訂計劃和努力目標。他決心很大。果然,一學期下來,他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一大塊,而且還受到了學校的表彰。
(……舉例)。這一事例也讓我感慨不已:“應該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不能放棄任何一塊頑石”,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吧,關愛每一顆心靈吧,因為他們,可能就是明天的陳章良,明天的比爾·蓋茨。
三、拓寬教育空間,穩固學校教育的另一個支點
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但我們也絕不能忽視家庭、社會對學生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結構的變化,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僅僅管好學生就顯得不夠了,班主任要積極利用社會、家庭方面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優化學生的校外教育環境,特別是家庭教育環境。每學期,我都把家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我給自己規定,每學期家訪人數不少于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爭取達到二分之一。我認為,家訪的目的至少有四種:一、通報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情況;二是了解學生在家中表現;三是傾聽家長的心聲;四是傳播家教知識,協調家長與學校老師的關系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舉例)。
除此之外,我還定期召開家長聯誼會,讓家長相應交流家教體會,向家長介紹家教知識,受到了家長的熱烈歡迎,他們都稱贊此舉令他們受益非淺,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的家長也說:“以前我們就怕開家長會,自己孩子學習差,我們臉上無光甚至還要受班主任的‘教訓’,現在我們不必擔心了,因為張老師是讓我們長知識來了。”教育學生不僅僅是教師的事,也不僅僅是家長的事,而是教師和家長共同的事,爭取家長的支持,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家訪和家長聯誼會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方法。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人格
傳統的教育管理比較注重學生外在行為的指導,而現代教育更重視對學生心靈的關懷,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幾年前,我感到自己在這方面的欠缺,于是,我找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書刊,如饑似渴地學習起來,研究學生心理發育的特點,常見心理障礙及其排除,并開始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我給學生提供了演泄情感的渠道──班主任“心靈熱線”。這個熱線不是靠電波連結,而是靠文字,因為我考慮高中生不太愿意面對面訴說心靈深處的隱秘,筆談可能更易為學生接受,學生可以把自己心里的困惑、苦惱用筆寫下來,“班主任熱線”有二條:一是班上專門準備了一個硬皮本,命名為《心聲》,學生可以在上面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二是學生還可以通過周記,或者寫信等形式,將內心感受直接傳達給班主任,而我則認真讀學生的“心聲”,并及時給予答復,或者筆談,或約來面談。并且我立下規矩,所有回復不得超過一天。班主任心靈熱線,以其雙向互動,反饋及時,隱秘性強特點,大受學生歡迎。三條“熱線”反映學生的心理困惑是很多的,有時回答起來還真不輕松,有時我為了一個問題要多次查閱資料,或向別人請教,辛苦是辛苦,但這使我發現了許多學生心靈中隱性的障礙,及時加以疏導,避免了很多消極事件的發生,這是令我欣慰的。比如(……舉例)。
我認為,這種補救式的心理疏導還不夠,于是我利用班會時間,向同學介紹心理健康知識,我提供材料,讓學生展開討論,學會處理成長中的困惑、煩惱。如“如何渡過心理斷乳期”、“逆反心理好不好”“如何消除與家長的代溝”、“對自己期望值太高好不好”、“如何與異性交往”、“受到別人誤解與傷害應該怎么辦”……目前我正帶高三畢業班,我重點開展了考前心理狀態調整的輔導,開講座、座談、個別輔導,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在剛舉行完的幾次模擬考試,我班各科成績大多在年級位居第一。考前心理輔導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五、耕耘的收獲
我參加工作至今,共做了××年的班主任工作,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努力鉆研,力爭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各級領導對我的工作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德育上所獲得的成績)。
在抓好德育的同時,我也非常重視抓學習成績,我所帶的畢業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教學上取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