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選國旗護衛部部長演講稿(通用3篇)
競選國旗護衛部部長演講稿 篇1
敬愛的組織:
真的很慶幸我曾接受過三次軍訓,我和教官,還有我的同學們在一起生活,鐵一樣的紀律,火一樣的熱情,讓我對軍隊的生活充滿了無限向往,多久以前,成為一名軍人就成了我的夢想,來到大學我要抓住了每個機會,因此我想要成為國旗護衛隊正式的一員。
曾經在電視上看軍人們升旗,內心中充滿了向往,喜歡他們流露出的莊嚴的表情和傲視一切的氣魄,這是任何平常人都比不上的。面對國旗,我看到的`不僅僅是那火紅的旗面和那金黃的五星,還有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偉大。我感覺到了沉重的使命感,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護衛我的國旗!自加入國旗護衛隊以來,隨著一個月訓練與磨合,我原本隨和的心也隨著每天看國旗一點點升起變得高昂起來了。橄欖綠展軍營風采,鐵血魂揚求是精神。國旗護衛隊,巍巍浙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無數個明媚的早晨中,我們迎來了燦爛的一天。在我的心中,加入學生國旗護衛隊就意味著一種使命、一種責任。為保證高質量地完成升旗任務,我們每周堅持刻苦訓練,用最標準的動作襯托國旗的莊嚴。可能有時帶傷參加訓練,但我卻不曾有一絲怨言。作為在讀大學生,我也從未放棄對自己學業的要求,在出色完成升旗任務的同時也努力保證學習成績的優異。因為我知道國旗護衛隊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以護衛國旗為使命,以宏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己任,力求展現當代大學生團結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是我校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
這一個月的生活,雖然有些枯燥,但是神經就像繃緊的橡皮筋一樣,拉的緊緊的,整個生命好像就是繞著這根神經而存在的,我喜歡這種充實的生活。清晨早早的起床,復習前一天學習的動作和要領,反復的練習與回味中包含著無限喜愛和歡愉,大吼兩聲,讓自己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釋放,原本繃緊的臉也漲紅了,一種從心底涌上的興奮。
一個月的訓練讓我進一步認識了國旗護衛隊,有紀律,有歡笑還有相互合作與互助的團隊精神,我的隊長說的一句話:"我要的是你們一個整體,拿出來就是一個漂亮團隊,這里沒有更好,只有最好。"就是這種氣勢一種圖騰般的精神,正是這種氣勢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其實剛剛進入大學,生活過于安逸,我早已沒有了那份銳氣,心中的那把火炬很久沒有被燃起,生活好像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國旗護衛隊的精神讓我又抓到了自己的夢,繼續前行的路。一個信念就是我要留下來,最終我事做到了。我愛國旗護衛隊,他給予另外我感人的紀律,磅礴的氣勢和無限的力量。目標只有一個,我會是一名合格的隊員,一個合格的兵。人最寶貴的是青春,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不能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為我加入國旗護衛隊而驕傲而自豪,因為我沒有虛度我的青春,我把我的青春要奉獻給最偉大最壯麗最驕傲的事業了。
今天,我雖然向組織提出了入隊申請,但我深知,我自身還存在著許多缺點和不足,離國旗隊組織標準還相差很遠。因此,我渴望國旗隊組織對我從嚴要求,并給予無私的幫助和培養,我一定自覺接受國旗護衛隊組織和同志們對我的幫助和監督,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早日加入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國旗護衛隊中的一員。
尊敬的組織,我知道我要承擔的責任,我愿意去服從組織,服從國旗,服從訓練,請組織考慮我的申請,看我的行動吧。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20xx年11月6日
競選國旗護衛部部長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班的,我今天競選的職務是國旗護衛部部長。我愛五星紅旗,每次在電視機前看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看到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獲得冠軍后賽場奏著我們的國歌升起我們的國旗,我都非常激動。如果能成為國旗護衛部的部長,我將感到無比的光榮,我一定會好好愛護我們的國旗,認真組織和負責好國旗護衛的工作,我將做到:
1. 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從各方面提高自己。
2. 嚴格按照國旗護衛工作的要求進行安排和組織國旗護衛工作。
3. 牢記升旗儀式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和關鍵,并認真訓練每一位升旗手。
4. 升國旗是尊嚴的、崇高的,我將保持這種精神狀態并傳遞給其他同學。 總之,我會管理好關于國旗的每一件事,盡我所能的愛護它、保護它。請同學們支持我,把手中寶貴的一票投給我,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謝謝老師們、同學們!
競選國旗護衛部部長演講稿 篇3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
風箏是古代兒童經常玩的一件東西,鄉村兒童每天放學時,都到山坡上去放風箏。把風箏放到白云上去,帶著他們的夢想,告訴鳥兒,告訴太陽,告訴藍天。
現在的風箏是五彩繽紛的,有燕子、老鷹、蝙蝠……多種多樣,數不勝數。
風箏,多么好聽的名字。乘著風飄呀飄,忽高忽低,忽起忽落。
風箏源于春秋時代,至今已20xx余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由于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讓我們在這萬里無云的日子里,盡情釋放自己的夢想,讓風箏在著你們的夢想飛向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