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社區(qū)干部演講稿
3. 身份不同
寫述職報告的人已經(jīng)具有某一崗位并在這一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期,現(xiàn)在是在崗述職;寫競聘報告的人競聘的是未來的某一崗位,現(xiàn)在要競爭上崗。寫競聘報告的人,有的也許現(xiàn)在就從事著這一崗位的工作,但“公開競爭,擇優(yōu)選聘”的原則并不能保證在競聘過程中仍能從事這一崗位的工作;有的人從來沒有從事過這一崗位,但競聘優(yōu)勢明顯,在報告中闡述的施政構想出色,他就可能在競聘中脫穎而出。
4. 內(nèi)容不同
述職報告的重點在“述職”,主要講在一定時期內(nèi)的任職崗位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問題,內(nèi)容不外乎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具有總結性和匯報性;而競聘報告的重點則在“競聘”,主要講自己競聘某一崗位的優(yōu)勢、對這一崗位職責的認識以及工作思路和施政設想等,內(nèi)容具有針對性和競爭性。
二、述職報告的寫作要求
述職報告不同于工作匯報,不同于施政演講,不同于工作總結,也不同于行政公文中的報告。它是總結報告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主要特點在于“述職性”。寫作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鮮明的個性
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特點,述職報告這個文種對個性的要求尤為突出。每篇述職報告都是特定的述職者寫的,而由于每個述職者的職務不同,主管、分管的工作各異,思想素質(zhì)、政策水平、業(yè)務能力、工作經(jīng)驗和取得的成績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述職報告的寫作中,絕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要體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如果說有些文章(如領導講話)允許他人代筆的話,那么述職報告則絕對不可以由他人代筆。在寫述職報告時,要寫自己的工作實績,緊緊圍繞自己的工作做文章。我國的領導體制是集體領導下的個人分工負責制。每個述職者,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在撰寫述職報告時,既不能把實績和問題都歸為集體作用的結果,也不可把班子集體的政績和下屬的工作成績當作自己的工作實績來寫。在行文中,要具體分析個人履行職務的職責與班子整體配合發(fā)揮職能的情況,應該突出在集體或下屬取得的成績中自己出了哪些主意,做了哪些組織和協(xié)調(diào)工作,進行了哪些宏觀和微觀的指導,幫助制訂了哪些規(guī)章制度,并進行了哪些有效的監(jiān)督等。只有這樣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地去寫,才能既突出述職者在工作中的德、能、勤、績,又能充分展示領導者的領導才華和風貌。
2.要報喜也要報憂
寫述職報告,充分展示工作成績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成績是工作能力、工作業(yè)績的集中體現(xiàn),述職當然要充分肯定成績。然而,做工作不可能沒有缺點和問題。寫述職報告應堅持一分為二、實事求是的原則,成績要講,缺點也要講,既要報喜,也要報憂。有的人寫述職報告,只報喜不報憂,或多報喜少報憂。有的大談特談成績,一味地為自己唱贊歌,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視而不見,甚至是有意地加以掩飾。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產(chǎn)生這類問題的原因是:有的述職者驕傲自滿,講起“過五關”,眉飛色舞,一說“走麥城”,就吞吞吐吐,對自己的工作不能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還有的述職者懷有某種私心,從個人主義、本位主義出發(fā),有意夸大成績,掩飾缺點,惟恐缺點說多了會否定自己的成績。其實,只有既肯定成績,又不回避問題,報喜也報憂,才能給組織人事部門、領導與群眾留下誠信的印象,產(chǎn)生良好的述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