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師的競聘演講稿(通用3篇)
美術教師的競聘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
我叫魏,畢業于x學院美術專業,畢業同時得到xx大美術教育本科學歷。曾在友鄰鄉學校擔任兩年小學班主任,3年中小學美術教師,同時擔任學校宣傳干事。在任期間,除優質課外,曾輔導學生參加“雙龍杯”全國繪畫大賽獲得三等獎。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美術,善于創造想象。對于美術我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油畫、水彩、水粉、鉛筆畫、電腦美術等許多畫種。這是我的競崗優勢。
我的工作設想:
1、潛心研究教學方案,通過查閱和欣賞他人作品提高審美觀和了解如何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從而使學生體驗到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現美和創作美的自由和快樂。
2、實事求是,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欣賞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
3、在“趣”中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對美術感興趣了,才能更為有效地激發他們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欲望。
如果我很榮幸的成為美術教師,我將珍惜這個機會,扎扎實實的工作。反之不能上崗,我也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
謝謝大家!
美術教師的競聘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我叫魏,畢業于xx學院美術專業,畢業同時得到xx大美術教育本科學歷。曾在友鄰鄉學校擔任兩年小學班主任,3年中小學美術教師,同時擔任學校宣傳干事。在任期間,除優質課外,曾輔導學生參加“雙龍杯”全國繪畫大賽獲得三等獎。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美術,善于創造想象。對于美術我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油畫、水彩、水粉、鉛筆畫、電腦美術等許多畫種。這是我的競崗優勢。我的工作設想:
1、潛心研究教學方案,通過查閱和欣賞他人作品提高審美觀和了解如何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從而使學生體驗到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現美和創作美的自由和快樂。
2、實事求是,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欣賞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
3、在“趣”中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對美術感興趣了,才能更為有效地激發他們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欲望。
如果我很榮幸的成為美術教師,我將珍惜這個機會,扎扎實實的工作。反之不能上崗,我也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
謝謝大家!
美術教師的競聘演講稿 篇3
我任初中美術教學工作五六年,有了不少體會,要讓學生學到畫畫的真本領,掌握一技之長,并非易事,除了教師的專業知識過硬、藝術素養高,還要有得當的方法和足夠的耐心。同時教學目的也要明確: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才華,興趣培養都要考慮。還要使學生感受身邊的美,體驗生活中的美。
現在的美術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上面演示步驟要具體清晰,方法適合學生實際接受能力,語言表達清晰生動,既能從技藝上讓學生佩服,又能易于學生掌握。教師要保證學生每節課學有所獲,評價激勵及時恰當,讓人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學生興趣就不斷提高,繪畫成績顯著。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優補差,共同提高。在作畫過程中,輔導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與合作能力,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不感枯燥于壓力,下一節仍有學習繪畫的興趣與沖動,想從內心有種表達情感的沖動,讓他感到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每一次上課都要精心準備:首先考慮創作的主題,要生動鮮明,接近生活,學生熟悉。例如,在一節美術課上,要畫一只大公雞,主題定為:《勤勞的爸爸》,向學生講清:公雞爸爸不怕辛苦,每天早早起床,鍛煉身體,為大家準確報時,周圍有其他動物都向他學習。繪畫和生活緊密聯系,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生活中也能明白道理。
其次、范畫要清晰:色彩鮮明、線條流暢,主題突出,簡潔生動,能感動學生。學生一看就懂,簡潔深刻。
第三、上課示范我注重學習效果:力求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教學內容,講清重難點,讓每位學生看清步驟,過目不忘,課后能獨自完成作業。
第四、對于學生的作業要多鼓勵,多說優點,激勵學生不斷進步。例如有個學生的作業,線條不流暢,色彩不美,造型也不準,心里想批評說:“你畫的不好,沒有認真畫?沒突出主題。”但我不能說出口,那樣會傷害孩子的學習美術的興趣,常此以往,他也許就不想學習美術了。而是以驚訝的神情表揚他畫中好的地方,如果再認真些就是一幅漂亮的作品。他心里很高興,家庭作業大有進步,我發現孩子的繪畫能力需要培養,是在教師的不斷鼓勵和表揚中成長起來的。當孩子們美滋滋的向老師展示作業時,內心需求的并不是指導和 挑剔,而是想訴說,想得到老師的肯定。如果我當時不是給學生改作品,而是說,你畫的很好,也很用心,如果線條再流暢一些,或是構圖再合理一些會更好。我想,效果肯定是另外一番天地。所以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中,學生表現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
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表現美。明白了學生的心理,在課堂上,我在學生交作業時先給予肯定,而不是隨手就修改。不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建議或任何評論要更加重要些。因此,在教學中出現一些分歧與矛盾時,我們應及時地捕捉,悉心地察辨,從細微處培養學生。藝術興趣的發現與培養也正是在這學習中建立并達成的。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的思維高度集中,創新的火花迸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
學生的作業都要精心保存著,我可以在其中感受學生們的成功,孩子們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心喜、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些作品就是學生們勞動與活動中收獲,每次學生們看見了自己的作品,都異常興奮。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繪畫積極性,上課的紀律更好了,學生體會到的是經過自己一番努力之后獲得的成功,而他沒有獨自品味這份成功,而是想著把自己的快樂與幸福與老師分享,這不僅是學生的自豪,也是作為美術老師的我的自豪。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都應該把自己的成功和人一起分享。我也感動于自己的一顆敏感的心,能夠從教學生涯中的點滴小事,有所感悟,有所體會,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學生一起成長、發展。每天都應該以一顆細膩的心面對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用心感受,把自己和學生融為一體,才能夠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那是至善、至真與至美,那師生熔爐與共的最好的境界。
教師從教的心情愉快,學生學習的心情愉快,師生之間的交往愉快,那樣何愁教育的質與量呢?教師要帶著一顆師心而來,童心、愛心,這樣就會感動學生,感動自己。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常思考:素質的培養在于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而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源于興趣,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教師要在教學上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把興趣作為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制作出更多成功的作品,進而激發出更大的學習潛力。
在多年的教學生活中,學生的互相合作交流是自然引發形成的,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在課堂上得到了開發與表現,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美術課程要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改革,是人性化的改革。在今后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力爭做的更好。